今天大事件:恒瑞医药二季度业绩爆发式增长。恒瑞医药公布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1.78%,净利润同比增长48.67%,扣非净利润55.58%,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度提高,业绩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恒瑞医药的核心业务肿瘤药,恒瑞肿瘤药毛利高达92%,向茅台看齐。恒瑞创新药营收66.12亿,同比增33%,占总营收的一半。
我在本周一写的《当下是投资医药和医疗股的最佳时机
医药投资卷土重来,聚焦哪些点?》文章中讲过恒瑞和科伦的创新药拐点到来。恒瑞创新药管线非常丰富,当然,新药管线在半年报中有详尽叙述,我只挑重点。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恒瑞有2项NDA受理,10项三期临床,这些就是恒瑞未来1年创新药增收增利的底气。其中值得关注的:其一是GLP-1减肥的HRS9531和HR17031进入三期临床,今年5月,恒瑞将HRS-7535(国内二期,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HRS9531(国内三期,GIPR和GLP-1R的双激动剂)、HRS-4729(临床前,肠促胰岛素)的中华区以外商业化权利授权给美国Hercules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恒瑞GLP-1类药物能够很快落地,并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其二是单抗和ADC等肿瘤药及联合疗法,如单药SHR-A1921和SHR-A1904联合阿得贝利单抗疗法,国产肿瘤药的市场占有率在显著提升,而国产best in class肿瘤药物,既省钱,疗效又好,市场份额势必在未来节节攀升。
类似恒瑞这样的中国药企,未来发展路径和前景非常清晰:
首先,以高毛利创新药替代低毛利仿制药,创新药在营收中占比越高,企业未来成长性越好。其次,提高药物的市场渗透率。恒瑞的发力点是肿瘤,当然,研发能力也覆盖麻醉药和减肥药等领域,但肿瘤药业务依然是恒瑞最重要的业务。那么二季度恒瑞赚这么多钱,是肿瘤病人变多了吗?显然不是,病人就那么多,肿瘤患者是有概率的。而恒瑞所要做的,就是让患者选择恒瑞提供的肿瘤治疗方案。提高市场渗透率,既要技术过关,也要有良好的渠道关系,要让患者容易获取。
最后,全球化或者是创新药出海,5月在GLP-1上和美国合作是一个开始,2023年恒瑞海外营收仅2.7%,海外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一家大药企,光在国内卷是不够的。
新产品(创新药)+新市场(出海)+渗透率提高=恒瑞的业绩增长。那么恒瑞目前的估值贵吗?理论上看偏贵,上半年业绩对应市盈率超过40倍,即便只用2季度的20亿利润为样本,那也是35倍的市盈率。而实际上恒瑞估值刚刚好,因为恒瑞以上业绩增长的动因还会继续强化,换句话说,未来会更好,业绩增长会弥补估值上的虚浮感。
最近,医药板块谈的有点密。主要是医药企业盈利能力正在边际改善。仿制药降价带来的负面已经被创新药带来的收益给对冲。以史为镜,日本在地产泡沫破灭后,医药行业通过创新和全球化发展穿越经济周期。诸如武田、第一三共、安斯泰来、卫材、中外制药等如今都是知名的跨国药企,武田制药市值接近500亿美元。当然,日本药厂竞争力不如中国药厂,原因很简单,中国有庞大的市场纵深,一个药,中国市场的潜力是日本的14倍,只要你能研发出来,就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在等着你。就好像中国车超越日本车,中国药超越日本药也是时间问题。甚至,美国药也可以挑战下,只要提高中国健康支出占GDP的比重。
好消息是,业绩改善的药企并非只有恒瑞,如正大天晴(港股中生制药)调整后净利润也有14%的增长,百济神州营收同比增长65.4%,科伦药业净利润同比28.24%。怎么找到这些优质药企?很简单,拿着研发费用投入排名去筛选,如果药企成功的关键是创新药,那么年研发费用10亿以下的药企一般就不用看了。当然了,年研发费用10亿-20以之间,也有个别药企存在风险,比如有些药企对单一创新药的依赖性太高。长春高新上半年净利少2成,就是对生长激素这个单品依赖性太高,拼命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单一品种的依赖。比如复星医药,虽然创新能力很强,但疫苗和XG药物等产品需求退潮,也需要一年时间来缓冲。所以,创新药的核心是未来有潜力的大单品药物,最好是默沙东的K药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