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 | 周洲:储能保险产品现状及发展展望

教育   财经   2024-12-27 21:21   北京  

储能保险作为保障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的创新工具,正逐步受到政策和市场关注。尽管储能保险未来预期规模较大,但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从投保主体来看,经济压力以及对保险认知不足限制了储能保险需求释放;从保险公司来看,风险评估困难、产品定价受阻以及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制约其发展。本报告通过梳理储能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难点,对如何促进我国储能保险产品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一、储能保险概述


(一)定义


储能是通过介质或设备存储能量并按需以特定形式释放的循环过程,按能量储存方式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电磁储能。其中物理储能包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囊括锂离子电池,以及钠硫电池、铅酸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氢能等,电磁储能包括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储能。而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主要有新型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机械储能等。储能保险目前尚无官方统一定义,本文中特指针对各类储能项目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类型,保障范围贯穿储能项目的技术研发、建筑安装、运营、售后等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


(二)政策进程


随着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储能保险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风险评估体系逐渐完善。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国家层面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保险行业在支持包括新型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与任务,为各地保险机构探索适合新型储能发展的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模式提供了政策遵循。同时各地方监管也积极响应推进储能保险发展,如深圳金融监管局在2024年提出要大力推动构建包括储能保险在内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地方政策的细化与落实,形成上下联动的政策合力,全面拓宽储能保险的政策支持网络。


从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来看,2024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抽水蓄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和《电化学储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推动风险减量服务的标准化、线上化和智能化,助力保险公司构建储能电站统一风险排查标准和指标模型,实现风险状态的可视化呈现与动态管控。此外,通过对储能电站建设期和运营期风险的分析评估,建立涵盖“保前—保中—临灾—灾中—灾后”的风险减量服务闭环,切实提升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水平与抗风险能力。


表 1 储能保险相关政策梳理


(三)市场实践


目前,我国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随着近年来这两类储能规模的持续上升,对于相关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就新型储能保险中的电化学储能保险来看,根据鼎和保险与中再集团联合发布的《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报告》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可达到10亿量级。


从保障范围来看,储能保险保障储能项目中建筑安装、运营、维修等多环节的风险。以电池储能保险为例,目前服务已经涵盖从设计、建筑安装、运营,到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保险产品类型涵盖建筑工程一切险、启动延误险、各类责任险(第三方、破坏及恐怖主义、董监高、环境损害等)、营业中断险,以及网络险、税务保险解决方案、履约保证险等不同类型保险,确保在项目不同阶段都能提供相应保障与服务。


表2 电池储能保险产品与服务概览

资料来源:Marsh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ESS)及其他公开资料整理


二、面临挑战


(一)投保主体:成本压力和风险认知制约储能保险需求释放


储能项目成本压力和储能风险认识有限是制约储能保险需求释放的关键因素。储能行业现阶段自身还面临比较大的成本压力,经济性有限。目前发电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是规模增长较快的领域,其中发电侧储能主要由各地新能源建设的强制配储政策推动,但储能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尚未完善,企业需承担较高的资金压力,导致企业在预算分配中优先考虑核心支出,对保险投入意愿较低;而用户侧储能虽然依托峰谷电价差的商业模式取得一定发展,但地区间差异显著,超过半数地区的峰谷电价差不足以支撑经济性,项目投资回报率偏低。在此背景下,用户对储能保险的支出意愿不足,抑制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同时,储能项目方对保险在转移风险和保障项目稳定运营中的作用认知不足,一些企业未能将保险视为储能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现有储能保险产品缺乏针对性的行业专属条款和宣传,客户难以全面了解其保障价值。这种认知不足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和用户在购买保险时存在顾虑,进一步阻碍了储能保险市场需求的增长。


(二)保险公司:技术复杂性导致风险评估困难


储能技术的复杂性和项目多环节特性使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中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系统具有显著差异的风险特征。例如,电化学储能电池面临多重风险,包括热失控风险,单体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不仅不可逆且易向周边电池迅速扩散;化学风险,如电解液泄漏和析晶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伤害,同时增加环境污染隐患;以及电气和操作风险等。而抽水蓄能则高度依赖地形和水文条件,其主要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如大坝渗漏、滑坡、地震及洪水)以及蓄水系统长期运行中因设备老化或维护不足导致的结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储能项目涉及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退役等多个环节,各环节风险相互关联且复杂,例如选址不当可能放大自然灾害风险,设计缺陷可能影响系统效率和安全性,运营管理不足可能引发事故,退役环节亦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潜在问题。这些多维度、多阶段的风险特性,对保险公司在技术理解、风险量化和承保方案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保险公司:数据缺乏阻碍产品定价和创新


由于储能行业整体发展时间较短,保险公司在保险产品定价和创新中面临数据缺乏和积累困难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历史赔付数据和风险事件记录,尤其是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相关数据的空白使得难以准确评估不同储能技术和项目的风险特性和事故概率,直接影响了保险产品的风险定价科学性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部分储能项目(如电化学储能)在承保和理赔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数据回溯机制。由于技术复杂性和事故原因的多样性,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面临难以完整积累承保与理赔数据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对风险模式的深入研究,还妨碍了基于数据分析的保险产品设计与优化。


三、发展建议


(一)持续更新风险评估指标,提升动态适应能力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风险因素不断演变,建议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抽水蓄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和《电化学储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的基础上,持续动态更新风险评估指标以应对新挑战。针对储能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退役等不同阶段,可进一步细化评估指标。同时通过持续收集承保、理赔数据及行业案例,对现有评估指标进行数据验证,及时调整与优化,确保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与实际适用性。此外,积极建立从保险业务一线到风险评估体系制定者的反馈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反馈指标适用性与精准度,优化评估体系设计。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同开展新型储能材料或技术风险研究,增强储能行业风险认识和管理能力。


(二)积累数据资源,优化定价和产品创新


建议保险公司加强与再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再保险公司在数据分析、风险分散和技术支持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构建储能保险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整合,为风险评估和产品设计提供全面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科学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保险定价模型,提升定价精确度。此外,根据各储能项目的风险特性和需求,创新设计差异化的保险产品,满足多种储能项目在不同场景和阶段的保障需求。


(三)完善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助推储能保险发展


建议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积极推动储能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的优化,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间接增强投保主体的投保能力和投保意愿。首先,通过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例如引入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储能设施的初期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加投保主体的投保能力同时,推动电价改革,提高峰谷电价差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为用户侧储能项目提供更具经济性的回报,间接提升用户对保险支出的能力和意愿。此外,建议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持续推动储能标准化建设,明确各类型储能项目不同环节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承保规范,为保险产品开发提供统一依据。


参考文献 

[1] 傅若兰,李秋念,窦健.电化学储能保险创新发展研究[J].保险理论与实践,2022,(08):85-98.

[2] 金融时报.保险业加速构建储能产业风险大坝[EB/OL].https://www.desn.com.cn/news/show-1732218.html

[3] 刘奔,林国斌,卫冰原,等.保险行业视角下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J].劳动保护,2022,(11):90-93.

[4] 王玉.储能行业发展与工厂物流数智化升级[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4,29(02):64-66+68-69.

[5] Marsh. Renewable energy: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ESS)[EB/OL].https://www.marsh.com/en/industries/energy-and-power/expertise/battery-energy-storage-systems.html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周洲、郭紫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发展及未来展望浅析
2、IIGF年报 | 2023年绿色保险进展报告
3、IIGF观点 | 光伏绿色保险应用分析及发展展望
4、IIGF观点 | 碳保险产品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


作者:

周洲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张雅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