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波走世界| 世界最北、最后的村子——劳动力问题

文摘   旅游   2025-02-08 10:02   陕西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_

世界最北、最后的村子——劳动力问题

北方以北,格陵兰岛纪事


怒波

走世界


打不着海豹了,像艾道尔这样的人靠什么维生?捕鱼不是不可以,但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是人类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控的。如果你说想让它再冷下去、回到原来的温度,那就需要努力让当前的气候变化变缓甚至停止,这也许需要上千年的平衡,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以我一路走、一路愁,看到因纽特人的生存模式真替他们担心。原来咱们不关心,因为那是遥远的事儿,一听就是讲故事呢,跟咱也没关系。但你来到了这片冰原上,世界最后的这么一片冰原上,而且遇到了最后的因纽特部落的人,你又跟他们交了朋友,你就会替他们担心。一路走,因为艾道尔不擅长英语,他只是一再比划,还会随时回头看看我,怕我从雪橇上颠下去。再加上我的脚一直伸在外面,看到有大冰块,他都会细心地及时拍我一下,提醒我把脚抬起来,否则一撞肯定会把我的脚撞坏了,所以艾道尔真的很细心。越是这样的人我就越替他们忧虑。

因为我们是沿着海岸线走的,所以就看到了北冰洋的融化已经给这里带来了生态危机,这就一路替艾道尔他们担忧。这时,我又看到了右边山上有各种颜色,我猜黑黑的一定是铁矿,发绿的一定是铜矿。而且我还听说他们这里发现了大的金矿,他们的石油储备达30多亿桶,这就很了不起了。这样看来格陵兰岛的未来,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对渔业和捕猎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引起冰盖融化,这样它的矿业资源会不会由此就显现出来,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不是科学家的论断。目前开采矿业资源有很多的困难,因为这里的地理条件、招工条件都受到很多限制。但另一方面,你要意识到格陵兰岛是储藏人类最后的、最宝贵的多种矿产资源的地方,除此之外这里的稀土资源也很丰富。随着气候变暖,这些资源的开发性、可获得性越来越大了。

1979年格陵兰岛自治以后,自治政府就拿着矿产资源(就是我路上看到的那些山上的矿产)做文章。很早的时候,这里的矿产资源就被这一带的人盯上了。17世纪初丹麦人就对这个丰富的矿产资源很感兴趣,他们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于1605年和1606年装备了两支探险队去格陵兰岛收集白银。我想起来了,这就跟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以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政府靠从南美、印第安人这些少数部落弄来不知多少亿两白银一样,西班牙就富裕起来了。后来英国、法国眼红了,也去开发竞争海上力量。在这个地方,也在同一时期,丹麦人也去找白银了,由此可见那时候的白银是硬通货,但结果他们带回来的是毫无价值的云母。

之后的100多年的时间内,大家觉得格陵兰岛没什么东西,就不去了。但是到19世纪初c德国的一个地质学家就把绘制出来的格陵兰岛西海岸的矿产油气资源地图给了丹麦国王。这下丹麦人就来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来这里探险。1854年的时候,丹麦政府第一次组织人员前往格陵兰岛的一个城市,开始寻找矿产资源,到了1933年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1935—1979年丹麦政府拥有了控制格陵兰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并享有管理和开采矿产资源的专用权。到1979年格陵兰岛地方政府自治后,他们就把自己的矿产资源做出了重要的地区发展战略,制定了《矿物原料法》。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矿产资源的任何盈余收入都应用于减少丹麦政府对格陵兰岛的补助款。超出补助款的收入分配方案将在未来进一步协商。这个法规很有意思,它是要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各项事宜都规划好了,实际上就是为了它的完全独立做准备。

它还有一条规定,格陵兰岛人对自然资源享有基本权利,这个意思就是说所有自然资源的收益都要归格陵兰岛所有。格陵兰岛的自治政府法案是2009年正式生效的,这个时候格陵兰岛的自治政府享有了除外交、司法外的所有权力。它的法案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格陵兰岛自治区政府开始全权行使格陵兰岛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的管理权力。这就是一个地区要独立的一个前奏,这也是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实际上,尽管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少有的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它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所带来的问题却很大,那就是它不容易开发,还有就是与此相关的争议也很大,而且大家都在盯着这一块土地。比如2012年9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就来到格陵兰岛,他与当时的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就绿色增长、资源开发和开辟北极航线等双边合作方案进行了讨论,还签了四项关于资源合作开发的谅解备忘录。

所以,可以看到稍微成熟一点的国家都在盯着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但是是否有能力在格陵兰岛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实在具有挑战性。比如说稀土,现在勘探证明格陵兰岛所蕴藏的稀土资源,量很大,这是很了不得的,但是开发成本很高、难度也大。稀土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已经很广泛了,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中国现在也要打稀土牌,因为中国在稀土开发、开采、提炼以及环保方面都具备世界比较靠前的技术,所以很多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合作。格陵兰岛的自治政府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派代表团参加中国一年一度的矿业大会,展示它的矿产资源,招商引资,以及拉近和中国矿业人士的距离,说:“来吧,共同开发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

但是这个挑战很大的,先不说较远的西方国家,英国于1851年、1852年就开始在格陵兰岛开采铜矿。从那个时候起丹麦王国就成了矿业大国,随后,人们在格陵兰岛上又发现天然冰晶石。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冰晶石开采一直是格陵兰岛最主要的矿产开发项目。由于不断开采,逐渐枯竭。但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格陵兰岛的采矿业都不是很活跃,2005年随着岛上的金矿和西部的橄榄绿煤矿的开发,它的矿产资源产量又到了新阶段,但是条件还是蛮具有挑战的。它现在的一个状况就是勘探许可证从2004年发了22个,到了2008年发了67个,再到2015年它又发了70个,你看这个勘探许可证发得就越来越多了,说明它对矿业开发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大。

这段时期主要是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小公司在投资,格陵兰岛自治区政府希望到2030年矿产开采活动将提供超过总价值300亿克朗的税收收入。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期望值,是因为矿产证的增发令他们对开采前景感到相当乐观,但是到了2015年底政府只发了6个开采许可证,为什么?大家都不来了。格陵兰岛截至目前没有正在运营的矿山,以前的矿山都因为处于亏损状态就关掉了。按说这个时候格陵兰政府应该欢迎大家多来,但是政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第一,他们大型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及经验不足,缺乏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民众对开发矿山意见很大,世界环保组织也出来捣乱,看法也很多,说不能开发,要保护好最后一块净土。可问题是这儿人民的生活保障、这儿的经济独立怎么办?第二个挑战是劳动力缺乏。2013年格陵兰有将近6万人,有一半是适龄劳动力,但大部分都是渔夫和猎人。它们这里只有一个大学——格陵兰大学,2012年的毕业生人数仅有76人,2012年的中等职业毕业生才136人。那你说他要开展这些工业活动,哪来劳动力和技术人才?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果从外面引进劳动力,当地民众就不干了,一是原本指望说矿产资源开采活动能提高本地人的就业率,但实际并没有。二是因为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比本地人高,这就会引发矛盾。前段时间努克市有几百个年轻人罢工,上街打着口号要求跟丹麦人工资一样,同工同酬,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对中国企业来说,到这里来投资是有很大挑战的,说到这里我是有发言权的,现在到海外投资,尤其是对这些生态脆弱地方的投资,比如在北欧投资风险特别大,因为北欧地区是非常保守的,尤其对外来的异乡人更保守。你想它是维京人打下的天下,骨子里他就觉得外来人是不能够在这里发展的。来这里的移民是解决他们的劳动力问题的,来这里的难民是作为底层的人来干他们不愿意干的那些活的。从长远看100年后,通过引进移民不乏是他们这些地区的一个战略。格陵兰岛80%的人都应该是拥有丹麦、挪威的基因,这应该就是他们这么多年的一个大的战略。

格陵兰岛自治区政府鼓励中国企业来投资,当然也有几家企业进来了。最早是有一个江西的公司,2008年8月与拥有一个铜矿、金矿开发权的英国公司合作,取得了20%的股权。后来这家英国公司运营不善倒闭了,就干脆把它的股权全部转给了中国江西这家公司。这样,中国就有4家公司进到北极格陵兰岛了。2015年1月9日格陵兰岛自治区政府宣布伊苏亚铁矿开采权由中国的大型煤矿及铁矿进口商俊安集团完全接手,这是中国在北极地区完全拥有开采权的第一个矿产资源工程。目前这个公司一直在评估开采的潜力,但是很难入手。

另外,中国有色公司还参与了科瓦内湾的稀土工程的设计,科瓦内湾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大的稀土矿藏之一,还伴藏的有丰富的铀,铀就是应用于发电、核武器制造等领域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这个意义上按说对格陵兰岛是不错的,但是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中国企业只要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引起警惕。比如说我到冰岛,尽管是总统推荐我买那个土地,是用来建旅游设施的,可美国人听说后带头反对,以致引起全世界哗然,这件事立刻上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政治高度。我到挪威准备买特罗姆瑟湾的一个海岸的地方,用于建一个度假别墅,这立刻引起了整个挪威的讨论。他们这些地方就是很保守、很警惕,他们可不像中国政府在早些时候说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有这种精神还是特别了不起的。这个中国的公司一进格陵兰岛就引起当地很大的争议,国际上也都纷纷关注。这就引起了丹麦、格陵兰还有其他西方国家的轩然大波,他们说:“你看中国人来了,中国人要侵略我们、要占有我们的资源,还要把污染留给我们。”

最有争议的是2012年底的时候,伊苏亚铁矿工程与中国公司、伦敦矿业公司合作,准备从中国引进3000名工人,这就引起了整个岛的轩然大波。格陵兰人开始担忧起来,说外籍工人——中国工人要来了,那我们本地人的就业怎么办。再一个问题,社会学家说话了,格陵兰一共就6万人,来了3000名精壮的中国男人,那会不会对格陵兰社会的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那格陵兰社会还能不能保持原生态的结构?这么说真是很有意思。你格陵兰在300年前被丹麦统治,然后被挪威统治,你们的女人都跟丹麦人、挪威人结婚生孩子,到现在全岛上的人已经有80%是混血了,中国人来了你就不能接受混血了?这个也蛮有意思的。这样的话,在整个国际社会上对中国的俊安集团把伦敦矿业公司股权彻底买过来,就有了议论,说现在铁矿石价格这么低,且短期盈利不了,为什么你中国公司要收购别人不要的股权,还一定要全部开采权,这是你中国的野心吧,这就引起了很多的政治家、评论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要进军北极地区的野心。所以媒体开始炒作,就像前些年我买冰岛土地一样,上升到了中国威胁论。

我坐在雪橇上瞎想着——往前看北冰洋融化得这么快,给格陵兰岛的生态和种族带来了永久性的危机;往后看气候变暖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势必会引起国际上又一轮对资源的争夺。这么想着,就感觉格陵兰岛离独立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可能要出现的社会问题也会很多。当然了,对格陵兰岛自治区政府来说,这个地方只有引起国际广泛的支持才能真正做到完全的独立。没有矿山资源格陵兰就没有办法独立,不独立就是民族问题,而独立了又靠什么活这也是个大问题!我一路走、一路想着这些似乎无解的问题,到了这里就看到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也是原来在中国我不用去看、也不用去想的问题。通过这些年的亲身体验,我感觉到了气候危机将会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毁灭性的后果,也许人类不是毁在原子弹上,而是毁在了气候危机、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涨,以及物种失去平衡的问题上。



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

“辛庄课堂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BOOK




往期精彩文章
卢锋:我国宏观调控概念提出与演进过程
吴敬琏:恪守经济学人的职责
张维迎:产业政策争论背后的经济学范式!
怒波走世界| 世界最北、最后的村子——冰层在变薄
张维迎、黄怒波、霍栋征祝您蛇年吉祥,福满乾坤!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辛庄课堂
本公号是一个面向企业家群体的公号,以传播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理念为宗旨。配合“辛庄课堂”发表相关文章和信息。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