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航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
我可以无愧地说,对中欧我已倾尽所有。
—— 张维炯
翻开中欧重要的老照片,总能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中欧人都亲切地称他“张老师”。从青丝到白发,张维炯教授已经陪伴中欧成长27年。1997年5月,他应时任中欧院长李家镐教授和副院长张国华教授的邀请,出任EMBA首任课程主任;此后相继担任副教务长、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和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的拓荒者,张维炯教授为学院课程的发展、教授队伍的建设以及中欧的日常运营数十年如一日倾力付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坚定的“海归派”
张维炯1953年出生于上海。与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命运相似,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不得不中断学业,1968年起在沪东造船厂造机车间整整做了10年工人。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张维炯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1982年毕业后,他以大学期间优异的表现留校担任政治指导员,1983年考上上海交大硕士研究生。同年,上海交大获得了由加拿大政府资助中国教育部10所高校管理合作项目所提供的一批研究生留学名额,张维炯被选中。
1985-1988年,张维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商学院就读,获得市场营销学硕士学位。作为工科生,到国外转学市场营销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十分闭塞,他咨询了多位在高校工作的亲友,居然无人知道市场营销学是什么。留学的第一年,他在学习英语和最基本的市场概念中苦苦挣扎,最终还是凭着在交大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坚强毅力,日夜苦读赶了上来。
尽管过程痛苦,但两年多的学习完全改变了他的思路与观念,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硕士毕业后,他回到交大管理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并担任院长助理和管理学院副院长。1993年,张维炯再次赴加拿大UBC大学商学院攻读企业战略博士学位。
当年与张维炯一起参与留学项目的交大青年教师有几十位,他是唯一一位博士学成回国的人。做教师的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交大对他的培养,都让他自始至终把建设祖国的使命放在第一位。
“那时应该很容易在海外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何读完博士依然回国?”面对这个问题,张维炯直言,自己从未想过要留在国外。
“我是在大学期间入的党,是上海交大‘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学生党员,后来又是学校派我出国留学,我非常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我理应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两次在国外求学的经历结束后,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EMBA课程的早期开拓者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欧的中方办学单位,中欧的两位创始人李家镐院长与张国华院长都曾为中欧的创建呕心沥血。张维炯教授与两位院长很早就相当熟悉,在他任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张国华教授是常务副院长,李家镐教授是名誉院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张维炯教授与中欧结缘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1997年张维炯教授回国后,恰逢中欧急需管理专业博士人才,受时任中欧副院长张国华的邀请,他出任EMBA首任课程主任。学院最初的想法是请张维炯教授担任MBA课程主任,后来考虑到MBA课程已有不错的发展势头,而EMBA课程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且张维炯教授的年龄、经历都与EMBA课程的目标人群更加接近,学术背景也符合要求,因此,最终决定请他担任EMBA课程主任。
上任伊始,张维炯教授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招生。一开始EMBA课程的招生情况很不理想,张国华副院长等学院领导为此十分着急,时任外方副院长苏史华也专门就此问题询问张维炯教授有何对策。张维炯教授结合市场营销理念,提出了一个当时国内并不常见的观点:将EMBA课程视为一种“产品”。
基于此,张维炯教授制订了市场营销计划,其中包括有步骤地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纸上刊登广告。当时为课程打广告非常少见,三四十万元的营销总预算也形同天文数字,但学院领导为了打开局面,对张维炯教授的提议给予了支持。
广告营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不少有需求的人慕名上门咨询。张维炯教授与EMBA团队一起组织报告会,有针对性地介绍中欧与课程。与此前外方员工做推销时主要介绍中欧本身不同,除介绍学院外,他们还着重介绍课程,更加直观地告诉企业家能在中欧学到什么内容,以及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性更强。
得益于正确的市场营销思路,加上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企业对管理培训的需求渐增,EMBA课程的招生情况很快有了起色。中欧EMBA课程1995年是一个班,1999年左右已发展到四五个班,近300人。学生数量有了保证,生源的层次也很高,1998级的一个班甚至被称为“部长班”,5个副部级的企业家学生在班里学习,还有许多大企业的一把手。张维炯教授回忆,在EMBA课程部的那段时间很辛苦,但也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北美寻师之旅
张维炯授在EMBA课程部任职了5年,是从0到1的“创业型”开拓者,为EMBA课程的务实文化和成本意识的塑造以及日后发展都奠定了坚实基础。2001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学院任命为副教务长,参与组建教授支持部,为中欧招募优秀的教授。
2013级EMBA国际班毕业典礼,张维炯教授致辞
在担任EMBA课程主任期间,张维炯教授曾与时任EMBA课程学术顾问温伟德(Wilfried Vanhonacker)教授一起为EMBA课程寻找师资。他曾参考国外大学名录给相关领域的华裔教授写邀请信,还动员自己在国外读书时的同学来中欧讲课,事实证明这十分有效。
出任中欧副教务长后,张维炯教授依然沿用这一“笨办法”。他与当时的教授支持部主任徐惠娟等人找来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将其商学院师资名单中所有的华裔教授列出来,一一去信。2003年前后,他与时任外方副院长兼教务长白思拓(Alfredo Pastor)教授一起飞到美国,两人租了一辆汽车,花三个星期跑遍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多个城市的知名商学院,当面邀请优秀的教授到中欧讲课。美国的行程结束后,他又只身一人去了加拿大,到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等多个城市的高校拜访教授。
当时的中欧刚刚起步,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未树立,中国整体的发展状况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也相去甚远,要说服海外优秀教授来中欧讲课,谈何容易?张维炯教授除了向其介绍中欧的合资背景外,还重点介绍了中国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他们能在这一历史性过程中发挥的价值。
他的真诚打动了不少人,许斌、丁远、许定波、陈世敏等一批优秀的骨干教授正是在那时决定加盟中欧的。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还记得,在自己加入中欧的过程中,曾就关切的问题给张维炯教授写了一封邮件,结果一看问题有十六七个之多,于是在结尾自嘲“不知道这是不是您收到过的问题最多的邮件”,但他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张维炯教授非常坦诚地表示,这的确是自己收到过问题最多的邮件,但依然逐条认认真真地回复了所有问题。“在沟通过程中,我被这种专业、坦诚、严谨和高效折服了,觉得中欧确实是一个‘认认真真做事,简简单单做人’的地方,于是我很快加入了中欧。”
2002年,中欧只有9名全职教授,到2024年,中欧全职教授人数已有80余人,构建起一支世界级教授队伍,对此,张维炯教授功不可没。当然,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相比,中欧的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张维炯教授至今仍将招募师资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之一。
中欧的“总管家”
2005年起,张维炯教授担任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这个岗位堪称是中欧的“总管家”,他把将中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平台作为自己的使命,让教授们在中欧有良好的教学体验,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让员工有良好的工作体验。
1991年,张维炯已是交大副教授,两次海外求学的经历为他打下了学术研究的根基,他的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学术成果极为丰富且受人尊敬的学者,走学术道路对他来说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但当年的中欧迫切需要具体事务的管理者。建设世界一流的管理教育平台一直都是中欧人的心愿,李家镐、张国华等学院创始人从零开始,筚路蓝缕,使中欧这个平台得以初成。张维炯教授受其感召,最终选择加入他们。
尽管牺牲了做学术的机会,但张维炯教授并不后悔。在他看来,中欧就像一个舞台,即便有世界最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如果舞台建得不好,演员也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观众也无法尽情欣赏。尽管做的更多是幕后工作,舞台搭建者自有其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事无大小,皆需操心。
张维炯教授曾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上一个小时跟下一个小时的工作内容可能完全不相干。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他都要出面。教授提出需求,他必须设法满足;课程运营出现难题,他要帮忙克服;学生发生意外,他第一时间赶去慰问。此外,他还为学院的课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长年困扰张维炯教授的家族遗传高血压丝毫没有改变他遇事冲上前的习惯,他的做事标准只有一个:这件事是不是对整个平台的建设有利?只要答案是肯定的,他二话不说就会去做。例如,由于看到开学模块师资有青黄不接的风险,他花了几年时间和心血,牵头开发了“征程”管理实战模拟课程。经过精心打磨及反复演练,成功取代了过去20年在国内管理教育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舶来产品“TechMark”。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解决了课程受制于访问教授的窘境。
相反,如果某件事没有必要,他会很执着地将其“拦下”。张维炯教授的节俭在中欧几乎人尽皆知,他总是坚持“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该花钱的地方绝不吝啬,不该花的地方则一分都不能浪费。虽然严于律己,但对于学院员工和同事,他总是心怀关切。有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和问题,他总是热心地伸出援手,为大家排忧解难。
张维炯教授为EMBA“征程”管理实战模拟课程授课
出色的问题解决者
在中欧工作近30年,张维炯教授经历的大小难题数不胜数,无论是最初EMBA课程的起步,首届CEO班的设计推出,上海、北京校园的建设,还是中欧办学展期协议的签署……他都亲身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色的实事处理能力与追求完美的态度,使他成为历任院长的得力搭档。汪泓院长曾亲切地称他为“老法师”,因为他对学院发展历程和各项事务都知之甚详,犹如一本行走的“编年纪事”,总能就重大事项提出宝贵建议。国际化的经历、对学院的熟稔,也使他成为一座中欧双方合作办学过程中沟通的桥梁。
此外,在工厂的10年磨练造就了张维炯教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不怕麻烦的务实态度。在他看来,无论碰到什么难题,只要将其细细分解,想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自己的资源条件与最佳路线,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
为了使中欧北京校园的建设更加合理,担任项目组长的他便仔细琢磨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提出应将校园打造成“管理教育的生产流水线”,让身在其中的人上课、讨论、娱乐、生活都更加便捷高效。为此,他在作为课程主任带领中欧全球CEO班到哈佛商学院上课时,跑遍了哈佛商学院的每一幢楼、每一个教室,仔细研究设计的理念和细节,并将其应用于中欧校园的建设。
“哈佛商学院的校园风光、学术氛围、学校声誉都令全世界向往。”张维炯教授说,每次去哈佛,自己的内心都有很多感慨。在课程设计、运营、学生服务、教研质量等方面,他都看到了中欧的提升空间。“到哈佛去学习,是全世界很多年轻人的向往。中欧能否也成为令全球学子都向往的地方?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他同时也很笃定,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欧未来大有可为。
在学院30周年院庆启动仪式上,他曾吟诗一首,以表对学院的骄傲之情和诚挚祝福:“碧水红枫凝岁月,金桥锦绣谱春秋。非凡三十多风雨,铸就芳名动五洲!”
2023年,张维炯教授主持30周年院庆启动仪式
在张维炯教授看来,中欧能有现在的发展十分幸运。他对中国与欧盟政府和双方办学单位给予中欧的支持始终心怀感激,也对中欧人在艰苦创业岁月中的乐观与坚持印象深刻,更为自己当初毅然回国然后加入中欧的决定而深深骄傲。“在每个阶段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中欧,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已倾尽所有。我现在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这个学校,让学校越来越好,将来交好‘接力棒’,让继任者可以高水平起步、高起点出发,这是我最希望做也正在做的事情。”
本文内容摘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第六章“中欧领航人”,本书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