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系动态 ]梁天刚:草业科技助力通渭草产业发展
文摘
科学
2024-07-29 12:16
四川
文│梁天刚 沈禹颖 李彦忠 王明利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东南部,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7.7℃,降水量300~600mm,具有紫花苜蓿、红豆草、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的天然优势,是全市重要的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和旱作农业区,发展饲草料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通渭县大力扶持发展以优质苜蓿和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链条,优质饲草连片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在产业基础上,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产方式相对滞后;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规模分散;三是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大,融资渠道不畅通。在产业培育上,草畜结合不够紧密,草产业发展水平与畜牧业发展不匹配,草业对全县畜牧业发展很重要,但没有延伸做大做强。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融合不够,固守一业、单打独斗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饲料企业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经营管理上,部分饲草料企业传统经营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无论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现代科技还没有更广泛地运用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中,饲草料的资源优势和生产能力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针对该县牧草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遥感监测与智能管理岗位梁天刚教授、牧草栽培岗位沈禹颖教授、牧草病害防控岗位李彦忠教授和牧草产业经济评估岗位王明利研究员及团队成员20多位专家组成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通渭县科技特派团牧草组确立了5个方面的科技帮扶工作任务:第一,大力扶持陇山等乡镇草畜龙头生产企业,加强紫花苜蓿、红豆草、饲用燕麦、饲用玉米等牧草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第二,从品种选择、栽培与施肥管理、杂草及鼠害防控、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品质检测及评估等环节出发,推广牧草精细化栽培与管理模式。第三,跟踪监测和评价通渭县牧草生产不同技术措施、不同品种、不同经营模式的生产经济效益,提出生产经营模式的改进措施。第四,强化本地技术人才培养,推动草畜循环经济发展。第五,打造恒盛苜蓿青贮草和苜蓿干草等牧草品牌。在通渭县牧草产业联络协调小组的密切配合下,科技特派团牧草组近2年多以来在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断强化品比试验示范,推动饲草大田生产的良种选择和田间精细化管理。对接服务通渭县陇山镇恒盛农牧专业合作社、甘肃牧原草业公司、通渭县马营镇景盛源农牧林农机合作社、通渭县羌姜羊业有限责任公司、通渭县金晟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牧草生产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服务,建立了甘肃牧原草业燕麦品种驯化引种协同育人基地和陇山镇牧草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在2022-2023年期间,先后引种3种紫花苜蓿(中天1号、中牧1号、甘农3号)、5种青贮玉米(五谷8567、丰贮一号、京科青贮516、先玉1710、豫青贮23号)、7种籽粒玉米(五谷738、甘玉265、五谷621、陇顶728、五谷756、五谷3861、先玉335)、2种粮饲兼用玉米(五谷8568、五谷8818),以及山黎豆、红豆草和燕麦品种。在此基础上,2024年春季在试验示范生产基地引种了9种青贮玉米(大京九23,贵青1号,金凯7172,五谷8567,京科青贮932,垦玉1608,豫青贮23,北农青贮208,京九青贮16)、4种粮饲兼用玉米(先玉1321、佳玉3550、五谷8149、五谷629)和冀饲3号、冀饲4号、冀饲139、冀饲240等4种小黑麦品种,以及定燕2号和定燕4号2个燕麦品种。已有试验结果表明,中天一号干草产量在引种的3种紫花苜蓿品种中最高;京科青贮516、五谷8567和丰贮一号鲜草产量较高,分别达4.67、3.68和3.55吨/亩。∆ 图1 通渭县三合元农牧公司牧草生产及试验示范基地针对留床苜蓿出苗不齐、盖度降低、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提出采用补播红豆草的生产技术,提供红豆草种子500多斤,改良了100多亩退化苜蓿草地。红豆草属于豆科多年生植物,因为茎秆柔软,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较好,饲用价值可与紫花苜蓿媲美,被誉为“牧草皇后”。苜蓿和红豆草混播可以弥补紫花苜蓿产量低和红豆草寿命短的缺陷。同时,在2023年“玉米+山黧豆”间作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研究基础上,对玉米和山黧豆青贮混合比例及相关技术进行了联合研发,为后续“玉米+山黧豆”和“苜蓿+红豆草”混播栽培及草产品加工生产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山黧豆和玉米是粮饲兼用型重要作物,在通渭县有较长的栽培种植历史,当地农户有丰富的栽培种植经验。利用其生长特性、营养组成等方面的互补特点,探索其复种/套种模式和青贮技术,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土壤肥力,提升抗逆能力和稳产保收,提高青贮饲草蛋白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加速推动草畜联动、农牧耦合、产业融合发展。深入研究了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种植及管理技术,形成优质青饲草种植、田间管理和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提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粮饲兼用玉米种植和加工技术,以及燕麦复种小黑麦、冬季放牧等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了可直接用于肉羊或肉牛饲喂、全株玉米等多种饲草和农作物秸秆发酵全日粮混合饲料裹包加工及配送模式;开展了利用饲用燕麦、饲用玉米、苜蓿、小黑麦等多种牧草及小麦、山黧豆等农作物秸秆和精饲料的全日粮颗粒饲料加工,以及饲喂肉羊等家畜生产管理技术示范,进一步提升种养加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了打造牧草产品地方品牌,提升发酵青贮混合牧草加工和颗粒饲料生产的相关技术,牧草产业组为陇山镇恒盛农牧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可利用多种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生产颗粒饲料的粉碎机及颗粒生产机。每年开展高产优质牧草栽培、牧草病虫害防控、栽培牧草遥感调查与监测评价、优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骨干100多人次,对强化优质牧草栽培、牧草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草产品质量提升和草畜一体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图12 张英俊首席在通渭县调研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科技帮扶情况∆ 图13 牧草产业组研发的“牧草云”平台——病虫害防控大数据管理系统登录界面 总体而言,在继续做好试验示范、退化苜蓿草地改良等技术帮扶基础上,通渭县在草畜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发展“玉米+山黧豆”等混播栽培和品种多样的牧草种植,积极推广多种牧草及农作物秸秆发酵全日粮混合饲料裹包、全日粮颗粒饲料生产等先进加工技术,加快推进草畜一体化建设,做优做精有机养殖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形成饲草料储备和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推进饲草料提质增效,实现草畜联动、生态循环发展,着力集成示范优质饲草“种、收、贮、用”实用技术,做足“丰草”文章,唱响“肥畜”之歌,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主办: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 联合 • 友谊 • 创新 —
— 勤 • 实 • 深 • 简 —
总编:张英俊
主理人:刘刚
策划:孙娟、肖国庆
审稿:沈禹颖
编辑:张腾薇
文中图文如有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草牧经公众号:forage-classics
敬请关注「草牧经」
邮箱:350903876@qq.com
感谢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