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有话说·第四十四期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辅导员培训心得与体会

教育   2024-12-10 20:34   陕西  

THE SUMMERTIME

艺术教育学院    王丽琪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2月7日-8日,我有幸和学院的几位同仁一同参加了马建青教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工作坊,感谢学院给了我一次宝贵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机会。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心理咨询方法,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马建青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两天的初级工作坊课程中,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和技巧,让我们发现自己专业技能的盲区,找到咨询和谈话新思路,这段经历深刻而丰富。以下是我在本次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倾听,仍是最应该反复练习的技术。你以为你听到的,和来访真正表达的,或许相去甚远。在一段话中,你选择与来访率先处理的,与来访真正希望得到帮助的,或许也并不一致。如何从来访或混乱或清晰或简洁或冗长的表述中,迅速抓住来访表达的主题。既跟随来访,但又不被来访牵着鼻子走,总是指向咨询目标,这是需要在一次次咨询中反复练习的。


第二,共情,仍是咨询中基础的基础。有人说“真诚就是必杀技”。在咨询中,或许也是如此。如果能够真正共情来访,或许只需只言片语,就能迅速贴近来访,与来访建立良好的关系。真诚的共情,是保护着咨询师与来访者的“金钟罩”。

第三,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技术,不仅考验咨询师的听,也考验咨询师的说。是否能够准确、不加篡改的把来访的情感与表达内容反应给来访,确实需要反复练习。

第四,聚焦于“白”,帮助来访寻找资源和力量。期待效应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什么,事情就更可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来访的力量和资源,并引导来访意识到它们,来访或许就能迅速脱离咨询师这个“拐杖”,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咨询室。或许,这也就是短焦之所以短的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并非易事。尽管理解了应引导来访者关注正面因素,但在实际练习中,往往不自觉地回到了旧有的模式,过多关注问题本身。理论上应该充当“引导者”,帮助来访者找到自己的答案,但在实践中,却容易陷入替来访者做决定的误区。焦点技术虽然易于掌握,但要真正内化并灵活运用,则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通过不断自我调整,逐渐改变自己习惯性的负面思维模式,学会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可以多多留意,有意识的运用焦点的思路看待问题寻找办法,有意识的转变习惯性关注于黑的思维定式。我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将努力推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审:  曹登宏

主编:江喆

审核:李文颖 

图文:王丽琪

编辑:刘懿男

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学工部(处)

执行负责:西安美术学院西小美工作室


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在线
西安美术学院学生新媒体工作室(西小美工作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