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 FEET LANE
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有一条长约百余米、宽仅两米的窄巷——六尺巷。
一条笔直窄巷,不过两米宽、百米长,既无小桥流水,也不蜿蜒深邃,却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跟随总书记脚步,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珍贵价值,领略治国理政智慧中的文化基因,从“六尺巷”感受“和文化”。
六尺巷巷南一侧是清代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故宅,巷北一侧是张英隔壁邻居吴家的故宅。整齐的两面墙体,砌筑的每一块青砖上面,都隐隐镌刻着两个字:礼让。
COMITY
礼让
远在京城的宰相张英派人往桐城故里送来一封家书。他的家人打开家书一看,是家人给张英所写书信的原件,张英在书信后面亲笔批注了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个月前,张家派人驰书张英,说邻居吴家新近起屋建宅,不经家人同意,就私自占用了自家的一块隙地。家人多次与吴家交涉、争执,都不管用。家人无奈,只好向张英报告此事,原是想借重宰相的威权,要回属于自家的隙地。当时的张英是朝中重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发一句话,地方官员岂敢怠慢?不想,张英的回信却是劝家人将隙地拱手相让。
收到张英的诗后,张家主动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为宰相的宽宏大度所感动,倍感惭愧,也将地基后退三尺。张吴两家住宅之间,也就有了这一条名为六尺巷的巷子。六尺巷两端,有两块后人所立牌坊,一块,刻着“礼让”;一块,题有“懿德流芳”。巷虽窄,但蕴藏其中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据说,此后的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桐城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此地至今名六尺巷。”文中的张文端公即张英,他逝世后,朝廷赐谥为文端。六尺巷的故事,从清代一直流传到今天,从前在桐城是家喻户晓,而今则世人皆津津乐道。
《清史稿》记载有康熙皇帝对张英的评价:“张英终始敬慎,有古大臣之风。”易宗夔所著《新世说》则云:“张敦复忠实无畦轸,外和内刚,一私不染,同官及后进皆倾心相向。”张英,字敦复;畦轸,本指田间的界道,这里是说张英待人真诚、透明。一代名臣张英的功勋劳绩,不能与他的儿子张廷玉相比,但他秉性平和宽容,忠诚勤勉,正色立朝,对于民生利病、四方水旱之事,知无不言,多所谏诤。
君子之泽,百世不斩。张英的儿孙里,有名望有建树者众多。次子张廷玉在朝近五十年,尤其深受雍正皇帝重用,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父子二人相继为宰相,张廷玉更胜其父,是军机处首批大臣,死后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英之后,张家代有才人出,有“一门之内,父子双宰相,三代得谥,六代翰林”美誉。父子双宰相,是张英、张廷玉;三代得谥,张英谥文端,张廷玉谥文和,张若渟谥勤恪,在古代都是美谥;六代翰林,是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和张聪贤。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传承
张氏父子是桐城人的骄傲,桐城人也世代以张氏父子为榜样,礼让之风、进取精神在民间风行数百年。张英的诗《家书》,镌刻在六尺巷巷口的太湖石上,镌刻在桐城人的脑海里,也镌刻在世人的心中。
TIMELESS
历久弥新
现在的六尺巷,其实是2002年在原址上复建扩建的。
历史上的六尺巷,在战火与拆建中基本拆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政府高度重视。1985年,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事过境迁,但六尺巷故事里闪耀的光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有人感叹居位高者必当修身清廉重家风,有人看到邻里之间的“各退一步”,有人羡慕“文都”桐城的文化积淀,而守护六尺巷文化的桐城治理者们,看到了一个细节——
因为互不相让,张吴两家官司曾打到县衙。县官难以决断,才有了张家人千里修书之事。为什么县官解不开的邻里矛盾,会因张英的打油诗,“化干戈为玉帛”?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思路。
从当地法庭运用六尺巷典故劝导人,到逐步提炼“听、辩、劝、借、让、和”六字法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再到全市将“和”“让”精神扩展至基层治理领域、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2023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六尺巷文化的传承与赓续,更是六尺巷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300多年前,张英以一己胸襟,换来睦邻友好,留下了“六尺巷智慧”,依托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2400多年前,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指出“礼之用,和为贵”。随着“和为贵”思想的不断丰盈,“和”成为最具中华文化内涵的汉字。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的民族基因从未变异,‘和’的文化源远流长。”
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礼让与和谐之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信仰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我们需要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信仰、传承文明,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在面对利益冲突时,通过退让与理解,化解矛盾,达到“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END-
主审: 曹登宏
主编:江喆
审核:李文颖 李涵桐
文案:牛对苗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编辑:张姝薇 魏铭阳
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学工部(处)
执行负责:西安美术学院西小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