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转战陕北庄科坪旧居

文摘   2024-11-17 06:30   天津  

194742傍晚,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由子洲县高家塔沿淮宁河向西行军60里,于43日凌晨到达子长县庄科坪村,住在郝应宽家中。

庄科坪,现为子长县涧峪岔镇刘家坪村的自然村。庄科坪因地方发音,也被书写成庄窠坪、庄果坪。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曾在此地避难十多年,当地人称淮宁河道为重耳川,这个村也在千年历史上直至今天的官方称谓里叫做重耳村。由于近些年村庄合并的政策,现在归刘家坪行政村管辖,故还叫刘家坪村,以至文物标示牌也就写成了刘家坪毛泽东旧居。涧峪岔镇政府所在地也在庄科坪村,毛泽东旧居就在涧峪岔镇政府大院西侧。现在,我们还是按当年毛泽东主席来此地时及现今人们的口头语,叫这个村子庄科坪吧。

庄科坪村庄不大,以薛姓为主。毛泽东旧居是一排三大二小的石窑洞,本属村名薛秉贵的家产。时有八路军129师战士郝应宽在对日作战中左腿负伤并被截肢,成为二等残疾军人,复员回乡后,借助在了薛秉贵的窑洞中。43日凌晨,毛泽东到达庄科坪后,住在了这排窑洞的东边第一孔窑内。郝应宽拖着病腿,搬来了炕桌等,以备毛主席办公所用。

毛泽东一行已经行军一个整夜,很是劳累,就在窑洞内准备开始休息。而在此时,我骑兵侦察员带来紧急情报,说胡宗南八万大军从涧峪岔横扫过来,距离已是越来越近。获此情报,毛泽东、任弼时、叶子龙等决定继续前行,以摆脱追兵。根据行军路线,要从庄科坪出发翻越大山,去往石家湾。山路崎岖,道路不明,必须得有向导引路。而先前的向导未知何故,不肯带路了。警卫员又找来两位老乡,是当地民兵。这两位民兵担负着本村保护公粮和女人、孩子的重任,起先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暗中发现前来的是毛主席,就很快改变态度,积极当起了向导。

庄科坪到石家湾之间的大山有崖靠山和营盘山,异常险峻,杂草丛生,狭窄难行,无法骑马,只有摸索着步行翻越。攀爬过程中,战马踏空掉进了深沟,驮文件的骡子摔倒,倾倒出了随军的文件。

这段路是毛泽东一行转战陕北时走过的海拔最高、道路最险的一段。也就是因为这段艰难而危险的行程,诞生了毛泽东的又一首军旅诗词《张冠道中》。诗曰: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这是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创作的许多首“马背诗词”中著名的一首,也是转战陕北过程中唯一的一首。

说道这里,大多人要问“张冠在哪里?”考察庄科坪、崖靠山、营盘山、景武塌、王家湾一线是找不到“张冠”这一地名的。《毛泽东诗词全集》的注释为:“张冠道,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的一个地名。”也很粗略、笼统,带有猜测语气。但到了庄科坪当地,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据说,毛泽东当时向村民询问这里的地名,村民回答说“庄科”。而“庄”在陕北发音为“zhang”,与“张”的发音相同;“科”在陕北的发音为“kuo”,“冠”在陕北的发音也是“kuo”,两字音同。毛泽东毕竟在陕北停驻了十多年,对当地方言有所了解,但也不可能完全搞通,便以音会字,就将“庄科”理解并写作为“张冠”了。

这首诗写出了部队在早晨出发行军的场景,但见朝雾弥漫,露湿衣衫,战马嘶鸣,鸦雀恐喑,战士披霜,须眉结冰,所有官兵如行塞上,在艰险中英勇行进。诗词以景明志,表达出这股革命的核心力量,无畏艰难险阻,踌躇满志,充满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体现出对革命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43日晚,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及军队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到达子长县的石家湾村。

野马神旅
我的脚步没有尽头,远方是我漂浮的家;我的双手永在攀爬,远方有我怒放的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