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文摘
旅游
2024-10-26 06:30
山西
武当山,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又名太岳、大岳、治世玄岳、太和山、仙室山等,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有“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赞誉。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形成许多悬崖峭壁,周边又有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十池、九泉诸胜景。遗存古建筑53处、文物5千余件。武当山以真武大帝为主神,历代传承,香火旺盛,成为真武大帝的重要道场。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玄武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在武当山修炼四十二年,功成道满,升天成神,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天上帝”,镇守北方。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在武当山开创中国道教重要流派武当派。武当派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倡导“道”为三教共同之源,主张性命双修。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荟萃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玄妙超然,浑然天成,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明代张开东称武当山建筑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寰宇所无”。从山脚到金顶,依次为玄岳门、琼台观、太子坡(复真观)、紫霄宫、南岩、太和宫、紫金城,宏构巨制,气势磅礴。玄岳门,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因山门牌坊额书“治世玄岳”而得名。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琼台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分上观、中观、下观。明清时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现保存完好的是中观,为元代青石构造的石殿,殿内供奉用青石雕塑的玄武圣像。太子坡,又名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殿宇至200余间。大殿内供奉真武神像和侍从金童玉女,为武当山最大的彩绘木雕像,历六百余年。太子坡还有回龙观、磨针井、老君堂、八仙观等景点。紫霄宫,又名紫霄元圣宫,始建于宋代宣和年间。紫霄宫坐西北朝东南,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大殿四周陈列上百尊元、明、清代铸造的神像和供器,多为铜铸饰金,琳琅满目。南岩为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又名独阳岩,于崖壁中段凹入,内建殿宇,称为大圣南岩宫,始建于元代至元到至大年间,状如垂天之翼。宫内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头香等建筑。其龙头香横空挑出,下临深谷,状极峻险。太和宫,即大岳太和宫,是武当山顶的道教宫殿。经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到达太和宫。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殿前一岩,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宇楼堂依山傍岩,布局精巧,是武当山的一处绝佳胜境。
紫金城,又名皇城,位于太和宫之后,天柱峰之巅,明成祖于永乐十七年(1419)敕建。紫金城是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宫殿建筑,是明成祖朱棣按照“紫禁城”规格,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城四周各建一座仿木石建筑的天门,东、北、西三门面临绝壁,只有南天门可入。金殿位于紫金城内,是武当山的制高点,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坐西朝东,高5.54米,为仿木结构鎏金铜殿,重檐庑殿顶,檐际悬铜铸鎏金竖匾“金殿”。殿内供真武祖师像,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金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大殿。武当山山石奇崛,林木茂盛,溪流婉转,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山中逍遥谷动物种类繁多,尤其是猕猴成群,出没丛林,是武当山“动八景”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很值得游客缓步漫游。武当山古建筑群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貌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