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破浪:厦门集美李林园

文摘   2024-11-10 06:30   山西  

李林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南薰楼东侧,为纪念在集美中学毕业的抗日年轻女英雄李林而建,园内布设了李林纪念碑和李林烈士纪念馆。李林园的标志性建筑是李林英勇战斗的动感雕塑。雕塑为李林骑着骏马手握短枪、脸庞回首后方的开枪之势,下方是一座长方形碑,上有薄一波同志于1987年题词:“李林烈士,女中豪杰;为国捐躯,永垂史册。”

李林 ,原名李秀若,1915年11月15日出生于福建龙溪县(今龙海市)一贫苦农民家庭。出生四十天后,被华侨夫妇李瑞奇、陈茶收养,幼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李林回国,进入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次年转入集美女子初级中学。1933年冬,赴上海,就读于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春,加入“抗日救亡青年团”,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林在集美女中期间,非常喜欢文学和体育,造就了优秀的文字功底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起她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行径的仇恨,她在作文中写道:“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去上海求学,是因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她一定要来到这个圣地“寻报国之道”。李林入党后,因崇拜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将姓名“李秀若”改为“李林”,以取列宁之谐音。

1936年年底,李林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南下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并担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1937年,先后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八路军120师独立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等,奋战在雁北抗日前线,与日伪军展开顽强的斗争。李林曾写下一首短诗《心爱的战马》:

当黄色的风沙吹起在沙滩上,

我的战马快如飞,

飞过山岳,飞过平川,

风啊,我和你比一比。

敌寇的血,

染红了我的马蹄;

敌寇的头,

滚在我的脚底。

她多次参加战斗,不断取得胜利。1938年3月,李林带领第8支队30多名战士行经山西右玉县田成村时,对路遇的一个伪军中队发起进攻,杀伤了不少伪军,缴获了大量马匹。7月中旬,李林率骑兵营乘夜袭击大同长流水的敌人据点,消灭了据点敌人,接着又袭扰了平绥路上红沙坝车站的一股日军小队。

1940年4月,日伪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机关干部和群众500余人被包围。李林不顾身怀三月之孕,跨上战马,率领骑兵勇猛冲杀,引开了日伪军,掩护了机关和群众的突围,自己却被围困在平鲁县小郭家村的一个山头,身体多处负伤。4月26日,虽经英勇战斗仍无法突围,李林宁死不屈,将最后一发子弹射进自己的喉部,壮烈牺牲。

李林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周岁,令天地动容,万人含悲。周恩来称她为“中国的贞德”,贺龙赞她“了不起,我们的女英雄”,中共中央妇委会唁电:“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李林投身革命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往来,直到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人多次前往上海等地寻找她的下落,皆无果而终。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反映李林抗日事迹的电视剧《烽火侨女》播出后,李林的弟弟妹妹们才既悲又喜的知道了姐姐李秀若已成为一名长逝在抗日前线的女英雄。

小贴士:

1938年12月,李林与革命战友屈健在山西省山阴县玉井镇沈庄窝村一个窑洞结婚,成为一对红色伉俪。1940年4月26日,李林牺牲后,村民们自发将李林遗体抬回村里,擦洗干净,一位老妇拿出自家珍藏的白粗布将李林的遗体裹好,盖棺入殓。屈健悲痛万分,泣不成声:“日寇又欠下了我家两条人命。”晋绥边区各界为李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屈健,1914年生,河南省桐柏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山西平鲁牺盟会特派员、平鲁县委书记、雁北专署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二分区土改工作团副团长、晋南南下梯队参谋长等。解放后,曾任云南垦殖局局长、水电部农水局局长、中顾委委员等职。屈健每年4月26日,都要去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遥向西南方向,深情悼念爱人李林。1982年,屈健撰写文章《忆李林》。2013年屈健逝世,享年100岁。

野马神旅
我的脚步没有尽头,远方是我漂浮的家;我的双手永在攀爬,远方有我怒放的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