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文坛山药蛋派:孙谦纪念馆

文摘   2024-11-02 06:30   山西  

孙谦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南安镇南安村,在孙谦故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21年开馆。

孙谦,原名孙怀谦,山西文水著名作家、编剧,中国代小说流派山药蛋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2044出生,199635日逝世,76孙谦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1938年在部队前锋剧社入党,曾在晋绥边区文联、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局创作室、山西省文联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山西作协副主席、山西电影家协会主席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孙谦纪念馆建筑面积共400余平方米,分为一展厅、二展厅、电影厅等,全面展示了孙谦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人生足迹、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展陈内容由《读书成长 投身革命》《延安学习 晋绥从文》《光荣使命 电影先锋》《人民情怀 泥土芳香》四个单元组成。

孙谦在数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人民大众书写出了大量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1948年写出个人的第一个电影剧本《盐》,此后,担任电影《农家乐》《夏天的故事》《山花》的编剧,编写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改名《泪痕》搬上银幕,与马烽共同编剧《咱们的退伍兵》,等等

孙谦出生在一个木匠手艺的农民家庭。1936年后半年参加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在新军二纵队政治保卫队先后当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等职,转战于太行山、吕梁山。期间他接触了“五四”以来的一些新文艺作品和共产党书籍。新军粉碎阎锡山的晋西事变后,他随队来到晋西北根据地开展革命宣传。

1940年秋,孙谦随吕梁剧社到延安学习,聆听了毛泽东关于革命文艺工作的报告。之后从“战斗剧社”转业到晋绥边区文联,从此走上了践行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文学创作道路,创作了许多散文、特写、短诗、戏剧,发表在《解放日报》《抗战日报》。抗战胜利后,孙谦参加反奸反霸、巡回演戏、对敌支前和农村土改工作,用文学作品反映当时火热的斗争生活。

1947年起,孙谦肩负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电影事业的神圣使命,先后在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中央电影局艺委会、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他秉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的创作原则,刻苦钻研,精细创作,成为新中国电影文学队伍中知名的、剧本成活率较高的一线编剧和创作先锋,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7年,孙谦从远离农村的北京回到山西工作,与马烽等五战友又聚一起,他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常年深入农村,创作了大量具有“山药蛋”泥土气息、展现农村伟大变革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农民朋友的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时代经典和不朽佳作。

孙谦告诫文学爱好者:“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付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

孙谦,新中国电影文学的基人和开拓者,他坚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秉持为时代写作、为农民立传的文学情怀,创作出了大量的电影剧本、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在新中国电影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野马神旅
我的脚步没有尽头,远方是我漂浮的家;我的双手永在攀爬,远方有我怒放的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