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技术强到能解决我95%的问题,怎么能说它不够强呢?然而,很多时候,就是这剩下的5%问题,区分了能用跟好用。
最近去了好几次医院,身体状况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大问题,但小毛病一堆。
不能坐太久,因为坐骨神经痛,不能站太久,因为下肢静脉曲张,也不能躺太久,因为有腰肌劳损…...
总之,我悟了,面对生活的唯一姿势,只有趴着。
这时候,以前看不顺眼的智能小家电,全都顺眼了。
能动口的绝不动手,能让机器干的绝不亲自去干。
01
很早之前,某二手平台曾经评选过多次「最无用小家电排行榜」,名单有一长串。
本人不幸,大部分都体验过。
但是,这些小家电,并不真的没用,而是太过「有用」。
它们实在是太切中需求,导致人们期待值过高,于是产生了错位。
比如空气炸锅这个东西,早年宣传就是替代油炸,饮食健康。
油炸一般是家里很少使用的烹饪方式,一是太费油了,二是很多人对油有恐惧心理。
所以当初人们看到这些营销,对空气炸锅的期待是,能做出跟油炸一样好吃的鸡翅。
还不费油!还安全!还健康!三全其美!
结果买回来后发现,空气炸锅并不能完全还原油炸的口感。
那些网上花里胡哨的空气炸锅食谱,大部分呢,也不是太靠谱。
于是空气炸锅一度被视为智商税产品。
一开始,我把空气炸锅买回来,也是比较失望的。
毕竟我也是冲着它能油炸鸡翅来着。
但是在我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后,我发现它其实是非常好用的。
它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烤炉,一个加热工具。
如果用来处理一些预处理食材,味道计算比不上油炸,也是相当不错的。
尤其像薯条这样比较成熟的品类。
所以,像空气炸锅这样的产品,被看作不好用,其实只是定位问题。
如果它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宣传,不搞那些噱头,也不至于让消费者有了错误的期待。
就像电饭煲能做饭,也能焖排骨,但你不能把它主要卖点定位为焖排骨。
而是告诉消费者,这就是一个用来做饭的工具。
02
另一类小家电,则不是需求错配的问题,我把他们归类为,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类。
最典型的,就是扫地机器人。
跟其他小家电一样,扫地机器人一开始被诟病,就是因为它太有用了,太切中人们的刚需了:就是不爱做家务。
我小时候,我妈为了培养我爱劳动的习惯,就不给我零花钱,需要我做家务来挣。
洗一次碗五毛钱,拖一次地1块钱,干得我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但是他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件事并没有培养我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相反给我树立了十分正确的价值观:让我干活,是得付钱的。
所以每次有朋友看到我家很乱,问我为什么不收拾的时候,我都想回答:那谁给我钱收拾呢?
所以不想做家务这件事情,我承认,懒是一方面,但这个懒,本质上是做家务,给我的满足感很少。
我认为,不给钱的家务,是一件价值感特别低的事情。
如果我真的懒,那我为什么会经常熬夜写稿,然后坐骨神经痛呢对吧。
只是我休息的时间,我更喜欢看电影,出去摄影,或者骑自行车溜两圈,哪件事都比家务对我的吸引力要大。
每次回家,我爹妈都说我懒,但我逐渐就发现,他们说我懒,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报仇。
因为他们的爹妈也说他们懒。
这很合理。
基本上每一代,看到下一代,不做跟他们一样的事,或者用工具去替代他们手动的事,就会下意识,用懒去概括。
点外卖,不想做饭,就是懒。不叠被子,就是懒。用洗碗机,就是懒。
甚至我家刚有洗衣机的时候,我家老人还觉得,用搓板手洗不好吗?
但自从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洗衣机以后,就真香了。
03
所以,免费的家务,作为一件价值感很低的事情,是一直有被机器替代的刚性需求的。
不管是洗衣机替代了手洗,烘干机替代了晾晒衣物,微波炉/空气炸锅降低了做饭门槛等等,这些家电的一大目的,都是把人从家务里解放出来,去干点别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扫地机器人,不仅是有需求,还可能是家务里需求最大的。
因为扫地、拖地,通常耗时最久,也是最累的活。
也正因为对清洁地板的需求最强烈,所以人们最初对扫地机器人的不满,也是最多的。
最早的扫地机器人,其实原型是用来排雷的,地面移动技术和规划导航技术用的都是排雷机器人的。
不过和排雷机器人不一样的是,家用机也不用考虑家里会不会爆炸是吧,所以采用了「随机碰撞法」来面对障碍物。
简单来说,那时候的机器人就是「瞎子」,在地面移动,只能走固定路线,然后碰到障碍物,就自动转向或者停止。
这个技术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成本,即使还不够好,也迎来市场的广泛欢迎。
可见大家有多么需要机器人来扫地。
但是,很快大家就不满意了,因为发现这样的扫地机器人,太死板,只能根据规定的路线行走,没法给全屋进行清扫。
不是有些地方扫不到,就是有些地方扫了很多遍。
之后,扫地机器人又不停迭代,通过slam算法、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等方式,不断进化,又引入了基站,解决充电和清洗问题,变得越来越成熟。
照理说,经过这么多年进化,堆了这么多技术,扫地机器人应该让大家满意了吧?
可是对不起,对扫地机器人的吐槽,依然很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质还是我说的,一个需求临界点的问题。
大家对于扫地机器人的理想,是完全不用管它,它就能把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
但实际使用中,扫地机器人可能经常会碰到障碍物,又或者打扫不到部分区域。
所以现实就变成了:
即使扫地机器人已经可以识别大部分障碍物,但被卡住或者进不去床底,就需要人类帮忙。
即使扫地机器人已经能清扫95%以上的区域,但只要边边角角没扫到,你就闹心,还得自己来。
即使基站拥有了清洗功能,如果洗不干净拖布,就还得我拆下来手洗。
任何一个细微的需求达不到要求,还需要人们起身来亲自动手,就会惹人生气。
你可以想象,一台洗衣机,总不能说我能洗干净衣服的95%,剩下的5%需要您亲自动手,但我节约了95%的劳动,所以我是一台好机器吧?
你只想把它拆了。
扫地机器人也是一样,想要体验好,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强。
04
总的来说,扫地机器人发展到今天,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个是避障,怎么有效识别障碍物,并且能进去低矮空间。
第二个是清扫边角,怎么把角落,还有柜子下面的脏污清扫干净。
第三个是自清洁问题,怎么能让扫地机器人工作完毕,不需要人动手清洗。
追觅的扫地机从x10开始,就一直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到了最近发布的x40 pro ultra,已经在方方面面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目前来说,轻薄化是扫地机器人的一个趋势,毕竟只有做的足够轻薄,扫地机器人才可能去床底这类低矮的空间进行清扫。
但问题是目前主流使用的LDS激光雷达方案,因为结构原因,是必须在机器上有一个凸起的。这就导致只要使用LDS方案,就很难把扫地机器人做到10cm以下。
如果放弃呢,目前的技术,就多少会牺牲掉一些避障体验。结果可能就是,不小心卡住,人们又得起身帮忙。
追觅采用的方案是,360°DTOF激光雷达+AI双目3D视觉+夜视补光。这基本就是目前扫地机器人,最精准的避障系统,能识别大部分的物体。
而面对低矮场景,追觅选择了给激光雷达研发了一个升降系统,当激光识别到床底啊沙发啊茶几啊这些地方,就会自动降下主机上方的激光雷达,这时候x40 pu就完成了超薄模式,不仅可以进入低矮空间,还不用牺牲导航避障体验。
目前x40 pu的最高吸力有13000Pa,这个吸力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垃圾,包括一些卡在缝隙里,难以去除的垃圾。
但是,不是只有吸力强,就能解决所有脏污问题的。如果清洁不到边缘和死角,即使吸力再大,也会残留一些垃圾。
在x20 pro的时候,追觅受到仿生机器人的启发,开发了仿生机械臂。具体来说,就是碰到墙角这些地方,机器会「伸」出一条带有拖布的「手臂」,再通过「扭屁股」的方式,将死角清洁干净。
x40 pu在这个基础上,升级了更完善的「双仿生机械臂」,一条用来扫,一条用来拖,并且拖布外扩的距离,比起前代也有不小的提升。
不管是死角还是缝隙,当x40 pu识别到以后,就可以先一只「手臂」进行清扫,把一些垃圾扫出来。再利用另一只「手臂」拖地,拖完还能自己检测干不干净,不干净就会自动回基站,用热水把自己清洗干净之后,回来再拖一遍。避免再出现清扫完毕,还需要人来补漏的情况。
并且,x40 pu拥有了边刷、主刷和拖布三个清洁工具,但是三个清洁工具都拥有独立的升降系统,因此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主刷+边刷负责干垃圾,拖布则是负责湿垃圾。在进行清扫的时候,一个清洁工具运作,另外两个清洁工具可以抬起,这样就避免刚扫过的地被拖布弄脏,或者刚拖干净的地被刷子污染。
如果面对地毯这种比较娇贵的物品,不想被拖布弄湿,也可以让x40pu自动拆卸掉拖布,只用清扫功能,吸干净地毯上的灰尘。
还有一个对我这种长发人士比较友好的地方,就是主刷的防缠绕升级。
虽然我没有猫,但我自己也掉毛啊!
头发比较长的同学应该都有体会,卫生间这种地方两三天不清理都会有很多头发。
清洁完毕后,x40pu返回基站,灰尘和垃圾会被自动放入到集尘袋中,基站则会自动清洗拖布,并经UV紫外线杀菌。尘袋和污水箱都经过除臭处理,所以事后更换除尘袋、清洁水箱,都很方便,不会一打开,一阵恶臭。整体一套流程下来,官方说可以做到母婴级除臭抑菌,对于养娃养宠的还是很有吸引力。
这些设计,可以说,基本都是围绕当下扫地机器人消费者的痛点去构思的。核心目的,就是进一步降低人的干预,让人可以好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不是隔三差五,给扫地机器人帮忙。
05
最近,我看到一篇关于sora生成视频的文章。
文章里说加拿大有个团队,尝试用sora取代摄像机,制作了一部1分多钟的短片。
结果就是:sora很强大,但是实际人力其实提高了。
因为是文本生成视频,sora无法生成一段连贯视频来满足需求。但是,如果通过多个镜头进行拼接,玩过AI画图的同学就应该能体会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即使文本描述相同,前一个片段和后一个片段生成出来的,却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这就导致团队相反需要花更多的人力去进行修改。
所以,sora的技术强不强呢?很强,这是用过的人都得出的结论。但是,技术强大,到使用方便,还有很多路要走。
作为一个工具爱好者,我常常有一些非常个人化的需求。这些需求看似很离谱,很作,但对我而言,其实往往是关键需求。
一个技术强到能解决我95%的问题,怎么能说它不够强呢?然而,很多时候,就是这剩下的5%问题,区分了能用跟好用。
扫地机器人从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除了技术方面的进步,最重要的,还有洞悉使用者的需求,死磕这最后5%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