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处,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沐川。
摄影 | 水也
在这座“四面环山,两河水绕”的小县里,四季没有明显的分界,时光似乎也流淌得更加缓慢。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沐川是低调的,相比大都市里人山人海的喧嚣,这里到有着难得的安逸和美好。
摄影 | 小法师老陈
欢迎来到小城生活报
第十九期
-沐川-
沐川,自然与古朴并存。
沐川县城的空气很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7.34%,因此被誉为是“天然氧吧”“绿色明珠”。
摄影 | 水也
沐川和其他县城一样,悠闲自得的生活下沉淀着悠久的历史。
摄影 | 小法师老陈
早在周朝,沐川为僰地,汉朝,属犍为郡。
唐乾符二年,为防彝患,筑城驻兵,置沐源镇;宋代,在此设沐川寨,并驻兵防守。
摄影 | 小法师老陈
千年历史一笔笔清晰地记录在小城的街头巷尾中。
摄影 | 躺平生活家
保留下来的箭板古镇、千佛岩摩崖造像、永济古桥是沐川活着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接力者。
能从中回望过去的同时,也早已融入了沐川人的生活中,并在持续见证着沐川的点点滴滴....
摄影 | 小法师老陈
箭板古镇
箭板古镇坐落在沐川县城以东42公里处,背靠陡峭的鱼箭山,脚踏蜿蜒的龙溪河。
摄影 | 王铁军
在箭板古镇内,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挑不完的商州,塞不满的箭板”。这也证明了曾经的箭板,是周边盛极一时的贸易重镇。
而再看如今的箭板,却已经变成了一座落寞的古镇。
摄影 | 路过蜻蜓
箭板古镇和高庙、望鱼一样,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在古镇内寻找不到一丝商业的气息。
摄影 | 路过蜻蜓
沿河而建的主街,从远处望去像是一条蜿蜒的龙,街道两边分布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摄影 | 路过蜻蜓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爬满了绿色的青苔,古镇内行人很少,很原住民都已经搬离了这里。
留下的只有一座座黯然失色的老屋,但透过一些建筑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见曾经的辉煌。
摄影 | 路过蜻蜓
河边的古树是从历史的洪流中走来的老者,以一种别样的姿态在古镇外屹立了几百年,见证着古镇的兴衰。
摄影 | 路过蜻蜓
站在码头上,向古镇望去便能看到岸边的一排吊脚楼。
吊脚楼历经风霜却依然坚挺,斑驳的老墙带着厚重的时光痕迹,透着古老原始的美。
摄影 | 路过蜻蜓
永济古桥
坐落于沐川县城内的永济桥又名“凉桥”,横跨在沐卷河之上。
摄影 | 躺平生活家
永济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距今已有242年的历史,是沐川县内保存的唯一一座石墩式木制廊桥。
永济桥是一座小型廊桥,建造工艺十分精妙。
桥上重檐歇山式的屋顶,给人以层层交叠、错落有致的观感,檐角处还附有精细的飞鸟雕塑作为装饰。
摄影 | 躺平生活家
如今的古桥之上依就人来人往,连接着两岸的交流。
沐川人喜欢坐在廊桥内的长凳上乘凉休息,在轻摇的蒲扇间话聊家常,十分悠闲自在。
摄影 | 躺平生活家
每至夜幕降临,升起的月亮倒映在水中,桥下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着闪烁着微微月光,故而有了“凉桥秋月”的美景。
永济古桥从历史中走来,继续带着历史的烙印也持续抒写着关于小城的故事。
摄影 | 躺平生活家
沐川竹海
绿色,是沐川的本色。
沐川这个名字给人的第一感觉:有一种身处山川自然之间,如沐春风的清爽感。
摄影 | 水也
透过沐川二字,仿佛就已经看到了这坐小城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
而事实也是如此的,沐川区域内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气候独特,自古就有“干中都,湿沐川”的说法。
摄影 | 水也
位于位于沐川县东南方的永福镇,有一片50余平方千米的绿色海洋——沐川竹海。
这里因有成片慈竹10万余亩,故得竹海之名。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走进竹海之内,便恍若置身绿色海洋,谷幽岭翠,遍山皆竹,丹霞地貌、瀑布、桫椤等地貌与珍贵物种触手可及。
摄影 | 水也
在竹影婆娑的绿荫,听风摩挲竹叶所发出的沙沙声响,聆听自然给予人们的回应;感受凉爽的清风,在绿色的海洋里尽情养肺。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登上观海楼,俯瞰整个竹海。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绵延起伏的山峦和沟壑纵横的河谷被竹子妆扮成绿色,微风拂过绿色的海洋,掀起阵阵绿波荡漾,浩浩茫茫....
四面环“海”不是海,却同样拥有海的辽阔。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自然与古朴在沐川相互交织,它们共同守护着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
摄影 | 筱蕊成长日记
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不忍心让外界的喧嚣声打扰了这座安静的小城。
摄影 | 水也
小城地址:
高铁转大巴动车:
成都南站——乐山站——(转大巴)乐山联运汽车站——沐川县
大巴:
石羊客运站——沐川客运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