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讲究:“知己知彼”,这个知彼不仅包括对手用兵策略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对方的情报。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方面就有不少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我党提供情报。
施亚夫就是其中之一,他从1930年起就从事情报工作。1942年受共产党的派遣,深入到汪精卫的日伪政权中,并成为了师长,后舍身为新四军传递情报,挽救了未来大将军粟裕的性命,四年后,又光荣的回到了部队之中。
一、孤身入敌军
施亚夫是江苏南通人,1929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南通的茶陵县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战,对中国革命尽心尽力。
1942年,施亚夫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共产党要求他扮成日伪军,打入汪伪政权内部,为新四军传递情报。施亚夫对这个任务欣然接受,一是他具有搜集情报的相关经验,二是这会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受任务的施亚夫在家乡成立了名为“绥靖军第七师”的部队,这个部队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汪精卫这条大鱼上钩。当时的汪精卫刚投靠日军,急需大量的兵力来充实自己,正是网罗人才的时候。
那在南通这样的一个小地方,怎么着让汪精卫注意到这样一支军队呢?那肯定是要多加宣传啊!这时候施亚夫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南通城里贴满告示,告示的署名都写“绥靖军第七师”。
想法有了,就开始实施了,施亚夫开始在南通城里贴满告示,果不其然,这个消息传到了汪精卫耳中,他想这不正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吗?
于是汪精卫抓紧派了自己的助手严甸南与施亚夫联系,得到消息的施亚夫内心狂喜,看来之前的宣传有效了。并在消息中称不久要来南通与之会面。
施亚夫知道鱼已经上钩了,那怎么样让这条鱼咬住鱼饵不放呢?施亚夫考虑到自己的部队实际兵力只有二三百号人,根本达不到一个师的规格。到时候严甸南一来看不就露馅了吗?
于是,施亚夫去买了一本《百家姓》,借了一本电话簿,连夜从百家姓和电话簿中组名字,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本子上编造出了一个师的名字。
后来,严甸南到达南通后,施亚夫将这个花名册呈给了严甸南看,严甸南一看这么多人,煞是满意,就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汪精卫,汪精卫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让施亚夫带着他的部队进入到我们的政权中。”
严甸南征求施亚夫的意见,施亚夫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答应了。隔天,严甸南传来消息称施亚夫为师长。就这样,施亚夫如愿的进入了汪伪政权的内部,这为以后给共产党传递消息提供了便利。
二、舍身递情报
进入到汪精卫麾下的施亚夫,在汪精卫身边为他“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很快就取得了汪精卫的信任。这样的话,施亚夫传递情报就方便的多了。
新四军确实从施亚夫那得到了很多可靠消息,这也降低了新四军财力物力的损失以及伤亡损失,甚至还在关键时刻救了一位未来的大将军——粟裕。
1942年,日军与日伪军在苏中南地区决定“清乡”,所谓“清乡”就是指日本侵略军在攻占一个地区后,为了巩固对于该地的统治,对该地残余的革命势力进行清理。
施亚夫听到这个决定后,立马把消息传给了当地以“粟裕”为首的新四军,接到此消息的粟裕,立马召集各方领导,陈毅、叶飞、陶勇等纷纷赶来,在南坎镇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主要是针对日军与日伪军的“清乡”运动,会议中在座的各位集中智慧、努力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反清乡”的策略。
会议召开的同时,汪精卫政府正与日军在一起吃饭,当时有人来报告日军司令:中共在南坎召开了会议。日军司令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卫振奋,于是就当场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并且决定在新四军开完会返回的途中,一举歼灭。
施亚夫自然也是出席了这场晚宴,席上的他听到日军司令的话后震惊不已,但是很快镇静下来。认真思索:为什么新四军召开会议日军就会知道呢?答案昭然若揭,显然是新四军内部出现奸细了呗!
然而,眼下这个奸细是谁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军司令一举歼灭的计划,施亚夫也意识到这个消息必须立马传出去,但这么重要的饭局上,施亚夫怎么脱身呢?
善于随机应变的施亚夫立马想到:我可以用去厕所为借口离开一小会,然后利用这一小会的功夫把消息传给新四军。施亚夫就这样行动了,他对汪精卫说,他肚子疼,需要去厕所方便一下,汪精卫自然是同意的。
到达厕所后的施亚夫,把消息写在了厕纸上,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日军打算在新四军开完会返回的路上设下埋伏,将他们一举歼灭;二是提醒新四军内部有日军派去的奸细。
正在开会的新四军收到这个情报后震惊不已,立马改变了原先返回的路线,制定出了新的路线,这让日军扑了个空。施亚夫传递消息的及时挽救了新四军的性命。
三、光荣归部队
日军计划破灭后,日军司令不免怀疑内部消息出现了泄露,然而当时饭桌上除了日军之外就是日伪军了,汪精卫自然是信得过的,这就把目光放到了刚来不久的施亚夫身上,但是没有证据也无法直接定罪,只能对施亚夫进行降职处理,从师长降到了副参谋。
施亚夫从日军此举也能看出,自己恐怕不得他们信任了,离着暴露不远了。这时候陶勇给施亚夫捎来了一个好消息:党组织决定召他归队了。
施亚夫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很激动,但他决定在临走前给日军送一个“大礼”。于是在1944年的1月5日,那天联合叶飞、粟裕进行了一场日伪军反抗日军的运动,这场起义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日军的统治秩序,为中国革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时隔四年,施亚夫光荣的回到了部队之中,他不仅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回归后的施亚夫一心为革命,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结
潜伏在汪精卫手底下度过四年的施亚夫,可想而知他每天的日子,称得上是“如履薄冰”了。就这样的他还能在关键时刻为新四军传递可靠情报,可见他傲人的胆识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军衔时,说道:“假如没有施亚夫,我这条命就没喽!”从这也可看出粟裕对于施亚夫的感激之情。正是因为施亚夫舍身传出来的情报,才让未来的大将军粟裕逃过一劫,也让中国新四军逃过一劫。让我们向施亚夫先生致敬!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