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小时的航行,船终于抵达码头。驶向市区途中,一个巨大的标牌映入眼帘,上书“布查德花园”(Butchart Gardens)。
维多利亚岛上的布查德花园是久负盛名的景点,以其全年无休的美丽园艺和丰富多彩的花卉闻名遐迩。玫瑰园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微风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让人陶醉。春天时樱花与郁金香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片粉色与黄色交织的浪漫天地;夏日里,繁茂的紫藤垂挂在拱门间,为游客提供天然阴凉。日式庭院以其独特的枯山水布局和石灯笼吸引着游人的目光,潺潺流水与细砂纹理形成动静结合之美。而意大利风格的喷泉广场,不仅设计精妙,夜晚更有温暖灯光伴随音乐跃动,为观者增添浪漫视觉享受。
即便冬季来临,这座公园依然通过其结构和植物布局展示出不可抗拒的魅力。被薄霜覆盖下的灌木和冬青如同一幅安静祥和的冬日画卷,好似在述说精心设计与细致关爱的力量能超越四季界限。尽管冬季鲜花稀少,这个名字仍然唤起我诸多回忆。我第一次拜访布查德公园正值春天,那时满园郁金香与水仙争相开放,浓烈芬芳让我久久不愿离去。在日式庭院的小桥上,我曾驻足良久,倾听流水声与鸟鸣交织成天籁之音,那份宁静至今令人怀念。
这次来到岛上,我还有一个特别任务——帮一位北京家长看看他孩子大学申请情况。目前孩子就读于岛上一所高中,并计划申请多伦多的一所大学,而提交截止日期已迫近一月中旬。我欣然接受了朋友这个请求。
见到学生时,他显得有些紧张。他低垂着头,用手指搓着衣角,不时瞟向桌面,好像在寻找某种慰藉。
“老师,您怎么知道我会紧张?”他的声音轻若耳语。
我们一起分析了大学申请的重要环节,比如如何突出课外活动中的独特性,以及强调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还建议他在个人陈述中用具体例子展示兴趣和成长过程,比如一次科学展览经历如何激发了他对技术设计的热情。在整理完材料后,我给家长打电话说明孩子状况良好,让他们不必过分担忧。这项任务完成后,我感到非常轻松愉快。
在返程的路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布查德公园的大招牌,心里想着不如进去看看。公园外围,高大的松柏像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内部,而入口处的铁艺大门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金属光芒。尽管是冬季,常青植物和精致的园艺设计依旧散发出简约之美。然而,一番查阅后发现冬天景色相对单调,于是我放弃了这个念头。
回到温哥华,我与朋友聊起这次经历。“你居然到了布查德公园门口却没进去?”朋友惊讶地问。我笑着回答说:“确实啊,想想上次去还是九十年代初移民时呢。”谈话间,我不禁想起自家的后花园,以及那些让我领悟良多的植物。
“其实,不去布查德公园也不算什么遗憾。”我对朋友说,“因为我自己的后花园就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教育的道理。在那里,我不仅有草地,还有薰衣草和各种蔬菜。看到薰衣草随风摇曳、香气四溢时,总让我想到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美好。而种菜则让我明白,只有细心培养并不断调整,才能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哦?怎么说?”
“刚搬进新家时,后院一片荒芜,草地枯黄且土壤贫瘠,还能看到裸露的树根。为了让草地焕发生机,我挖掉老树根、施肥、压实土壤,再小心播种。几个月后,终于绿意盎然。”朋友点头赞同:“听起来像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
我继续说道:“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就像耕耘土壤。父母和老师需为孩子打造健康环境,让他们有扎根机会。”
首先是追光的植物。花园里的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会主动寻找光源。这是一种自然的生长本能,无论环境如何,它们总会朝着光亮的方向努力生长。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他们内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本能。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并不是替代孩子去寻找他们的光,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尽情探索的环境,支持他们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方向。
“那竹子呢?”朋友追问。
我笑着答:“竹子是我最爱的植物之一,却也最难处理。它们生命力极强,若不给予限制,会侵占整个花园。我记得有次几根竹子悄悄越过栅栏,占据邻居菜园,不仅破坏了土壤,还挤占其他植物生长空间。这让我不得不用铲子和锄头一点点清理竹根,就像在教育中设定规则,为孩子划定边界,这些‘边界’帮助他们理解责任和自律的重要性,让他们既能自由成长,又不会失控。”
植物的生长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作为父母,我们如同园丁,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的“光”,并设置恰当的边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既自由探索又保持自律,从而茁壮成长。
这次维多利亚之行不仅完成了一项特殊任务,还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不论是布查德公园精心设计体现出的规则与美感结合,还是自家庭院整理经历所强调的土壤和边界作用,都让我更加笃信:教育不仅是种植土壤,更是一场引导追光之旅。这‘追光’体现在为孩子设定目标,并鼓励他们在探索中找到兴趣。例如,一个热爱音乐的小孩,通过学习乐器感受成就,从而逐步探索作曲或制作音乐可能性。教育意义就在于点燃他们内心之光,引导他们朝梦想前进。
精细规划为植物生长提供方向,而适当边界则保护生态。同样,在教育中引导与规则也是孩子成长关键所在。
这些看似简单的回忆,背后却映照着成长的规律和父母的责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教育的核心永恒不变。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希望这些从花园中汲取的感悟,能引发更多家长的共鸣,陪伴孩子走出属于他们的路。
1
END
1
服务咨询请扫码
关于朱凡博士
加拿大森林山教育(Forest Hill Education Inc.)创办人,留学加拿大教育系列专著作者。
购书渠道
国内:京东、淘宝、当当、新华书店和中国商务出版社等网站;
加拿大:中文书城和网站(https://chinesebookcity.com/),以及大统华连锁超市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