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普通人分析经济形势(5)--分析产能过剩

文摘   2024-09-20 23:53   北京  
各位朋友大家好呀,本系列的前4篇不知道大家看了多少,前4篇每篇也就2000多字,花个几分钟时间看一看,至少能多了解点儿知识吧。

拨开迷雾见真章,普通人如何分析经济形势(1)
拨开迷雾见真章,普通人如何分析经济形势(2)
拨开迷雾见真章,普通人如何分析经济形势(3)
拨开迷雾见真章,普通人如何分析经济形势(4)

本系列之所以取名叫拨开迷雾,是因为经济学这个东西并不难,他的基本原理不多,也不复杂,很多人经济学考试成绩也挺好的,但是用这些基础的原理分析当前的经济,却不一定能得出适当的结论。

原因是,我们看到的经济新闻、研究报告等,加了很多“迷雾”在里面,所以我说,拨开迷雾看一看,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并不复杂。



01
产能与产量
 

有了前面那4篇的基础,我们今天可以拿来分析一下“产能过剩”这个话题了。

首先我们说一下产能与产量的关系。其实很简单,产能决定了产量的上限。如果一个生产线,产能是100万吨/年,意思是说开足马力,1年也就能生产100万吨。但是如果不开足马力呢,如果一年停工2个月呢?或者直接停工一年呢?

所以说产能决定了产量的上限。虽然教科书上不一定这么写,但我们普通人只要多思考一步甚至半步,就能想到这个逻辑结论。


0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然后我们聊一下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显著特征在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直接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在这种经济形态下,生产规模通常较小,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劳动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食物、衣物和住所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状态,使得生产活动更多地面向市场,以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生产商品并出售它们来获得利润,而消费者则通过购买商品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自然经济的生产规模通常较小,技术进步缓慢;商品经济的生产规模可以很大,技术进步快速。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经济下不是说没有商品,而是说商品占产出的比例很低。商品经济下也不是所有的产出都为了拿出去交换,有些产出也为了满足自己或自己的家庭的需求,并没有拿出去交换。这里的“产出”请参考第(1)篇里的产出。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概念在好多书里都有提到,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即使是完全没有经济学学习经验的小白,看一遍也就知道说的是啥意思了。


03

从基本理论与事实出发


在本系列的第(4)篇,也就是昨天发的那篇,我们在最后聊到,经济学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可以用多种指标来衡量,比如人均收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医疗保健条件等。当我们说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高时,通常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有较高的收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生活质量较高。

简而言之,就是其国民享有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的高低,直接受到该国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影响。生产能力就是产能,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生产各种物品和提供劳务的最大能力。

生产出来的各种物品和提供的劳务,用货币来计量,就是GDP。所以产能决定了GDP的上限。

这一理论并不是绝对真理,它有点儿唯生产力论(产能论)、唯GDP论(产量论)。

在本系列的第(2)篇,我们提到过,经济学原理一说的是,人们面临权衡与取舍。同时这一原理包含了一个假设,就是人们的欲望和需求是无限的。但是一个人拥有的资源又是有限的。

结合经济学原理一和原理八,我们经过深入思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将全世界看成一个经济体,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人类世界的产能过剩是必然要发生的!

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人类经济的历史长期处于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不过才200多年。

从世界范围看,是什么让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答案是工业革命(科技进步)。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起源,然后扩散到欧洲,持续了大概80多年。

因为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根据经济学原理八,要提高生活水平,就要提高生产力(产能)。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很快就导致了产能过剩。

终于在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经济危机!

1825年经济危机,也称为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普遍经济危机,对英国乃至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危机的过程如下:

在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工厂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纺织、冶金、煤炭等行业发展尤为迅速,大量商品被生产出来。

工业生产的迅速扩张导致商品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大量的纺织品、钢铁、煤炭等商品积压在仓库中,无法销售出去。工厂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许多企业面临破产。

由于商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亏损。农产品价格也受到影响,农民的收入减少。

工厂的减产和停产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社会矛盾加剧,工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同时,失业问题也影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1825年经济危机迅速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地。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失业增加等问题。

所以大家看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就发生在1825年,距现在只有区区199年。

某些国家天天叫嚣中国产能过剩啥的,也不想想你们199年就开始出现产能过剩了,不去反思一下自己近200年都干了啥,咋有脸批评中国的。




在自然经济时代,没有整体性的产能过剩问题。因为自然经济时代,用于交换的商品很少,大部分是自产自用。不用于交换的产能过不过剩没啥意义,即使有用于交换的产量过剩,那也是局部的、偶然的,不会造成多大范围的影响。

进入商品经济时代,才有可能出现普遍的产能过剩。因为商品经济时代,产出品主要是用来“交易”而不是自用。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

可是,人们的欲望不是无限的吗?为什么还会有“过剩”呢?

首先,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个基本假设本身就有问题。其次,只有负担得起的欲望,才有可能转变为“需求”,负担不起的欲望,根本不可能转变为需求。

自打人类历史进入商品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产能的增长超过人们需求的增长,是必然会发生的。

04

各种理论解释

为了解释产能过剩的问题,马克思、凯恩斯和现代经济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这是剥削导致的。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因此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随着生产的扩大,资本家将更多的利润再投资于生产而不是提高工资,工人的购买力就会相对下降。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总需求(即消费加上投资)不足以吸收全部产出,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当富人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时,即使生产扩大,整体需求也不会相应增加。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收入不平等和资本回报率高于劳动报酬增长率导致的。

收入不平等理论说,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因素可能导致技能溢价上升,从而使得高技能劳动力受益更多,低技能劳动力则可能面临工资停滞甚至下降的局面。这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导致大部分人口的购买力无法跟上生产扩大的步伐。

资本回报率高于劳动报酬增长率理论说,研究表明,在某些时期内,资本所有者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速度快于劳动者。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财富更加集中,并削弱了广大劳动者的购买力。

要我说,马克思的理论有一定道理。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说,虽然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但他们只要把剥削的部分都拿去消费,就不会导致需求相对不足,这样产能也不会相对过剩。这真是太滑稽了。

收入不平等理论认为大家的技术是不一样的,技术先进的群体会占得先机,分配更多的工资,技术落后的群体分得更少的工资,能负担起的需求更少了。

资本回报率高于劳动报酬增长率理论只是承认了资本家比工人分得多这种现象的存在。

以上几种理论,都直指了一个问题:分配问题


马克思直接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不公平。

凯恩斯认为资本家分得多,工人分得少是正常的。

收入不平等理论说,别光盯着资本家,别的群体也有分配不平均这个现象。

资本回报率高于劳动报酬增长率理论只承认现象,回避了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要我说,科技进步是根本原因,分配不公平加剧了产能过剩的过程。

本文至此结束,欢迎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长文不易,欢迎点赞,欢迎分享,欢迎扫码关注本号,关注后回复“关键词”,看看有哪些发现吧。




白龙财经
关注“白龙财经”,纵览财经风云!我们深入挖掘财经事件的本质,为您提供客观、准确的财经报道和深入分析。无论市场如何变幻,白龙财经始终陪伴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