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经科学发现:大器晚成才是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不要过早消耗他们的元气

2024-11-04 11:34   云南  

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一个养娃的段子:


出生时觉得自己家孩子是个天才;

幼儿园时觉得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

上了小学觉得可以上个985、211;

上了初中觉得可以上个重点本科;

上了高中觉得能上个大学就行;

上大学了,觉得孩子活着就行。


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个段子确实生动地反映了我们逐渐降低期望值,接受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不过,再次提起这个段子,我想把关注点放在“天才”上。


古今中外,大家一直对极具天赋的“神童”津津乐道,因为稀少所以珍贵,这本无可厚非。


然而,现在受精英文化的影响,我们对“赢在起跑线上”的追捧近乎狂热,导致育儿焦虑不断加剧,却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


我们期待孩子是“神童”,如果不是,就按照“神童”的条件培养他们。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在学习幼小衔接的知识;进入小学,就开始准备小升初的内容。还有兴趣班、各种竞赛,一个都不能落。


而且,这并非只是家长“卷”。学校、老师、企业、媒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推动了这一现象,试图让孩子尽早进入快车道,直奔名校和高薪的未来。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抢跑”是成材的关键吗?早学、早慧、年少有为,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取得成功吗?


《福布斯》杂志发行人、美国记者里奇·卡尔加德,在研究了众多“少年有成者”和“大器晚成者”之后发现:


少年成才,并非终生成功的必然前提;

大器晚成,才是我们大多数人成功的现实。


里奇的研究著作《大器晚成》

“事实上,我们许多人都是某种类型的大器晚成者(或者潜在的晚成者),我们会在某些节点上进入瓶颈期……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更轻松地前行。”



“抢跑”的代价


里奇发现,现代社会已经患上了“少年成才狂热症”。


媒体们争相恐后地报道少年精英的故事,推出了“30位30岁以下”的成功人士的评选、“20位40岁以下”的精英名单,却鲜少关注大器晚成者。


早教机构、学校针对三四岁的孩子推出价格昂贵的课程,动辄两三万美元/学年,却声称这是一种明智的投资,因为它能为孩子15年后进入顶尖大学铺平道路。



家长们也非常焦虑,即便支付了高昂的学费,还是压力重重。


“有许多家长联系我说,14岁的子女在暑假时虚度时光,这让他们很是苦恼。”斯坦福大学前招生办主任伊蕾娜坦言。


我们似乎越来越相信:成功要趁早,不然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但,这真的是事实吗?少年得志真的是实现人生成功和圆满的必要前提吗?


答案可能恰好相反。


许多少年成才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遭遇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的情况。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格雷格·邓肯在2017年针对这一现象专门提出了“凋零效应”的概念。


他发现,在儿童早期,通过“抢跑”和“灌输式教育”取得的成绩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甚至成为孩子未来成功的阻碍。


在他的研究中,那些接受过提前教育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确实更好,但到了高年级和青春期,他们的表现反而不如从未接受过早教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孩子从48周开始训练爬楼梯,另一个从53周开始按部就班地训练,最后他们在54周都能掌握这项技能,但是提前训练的孩子,对这件事产生了反感情绪。


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还提到过另一种情况:


少年有成者可能很容易对其早年获得成就的方式,形成一种定式思维,他们会因为信心膨胀,而停止学习和进取。


不管是产生厌恶情绪,还是骄傲自满,都可能带来“伤仲永”的不良结局。



而从一个更普遍的视角出发,我们对“年少有成”的过度迷恋,还可能带来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危害:


它会导致孩子们心理脆弱,惧怕失败。


在一个本该心存梦想、勇于尝试的年纪,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却在不遗余力地教孩子们拿成绩、得高分、不出错。


这势必会让他们害怕尝试,害怕被比较,害怕输给别人。


在一次采访中,一位10年级的女孩曾问新闻记者梅根:


“我理解你说的要尝试新事物和挑战困难,但在我目前参加的一个国际文凭课程中,班上只有5%的人可以拿到A,我该怎么去尝试这门自己可能拿不到A的科目呢?”


女孩想问的是:如果注定失败(没拿到A就是失败的),那还要去尝试吗?


德韦克在观察斯坦福大学新生后,痛心地对里奇说:今天的孩子们似乎更脆弱、更容易筋疲力尽。


他们都是如愿进入斯坦福的“人生赢家”,但这几届比往届学生更加害怕失败,害怕评估。大家都想保护好自己,不想被他人评价。


这些,都是迷恋少年成才的代价。


25岁后,

人才开始成熟


事实上,人的培养不仅过早无益,就算一个孩子长到18岁,他也还是无法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18~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仍然缺乏成年人的一些重要的行事能力和素质。


以里奇本人的经历来说,他就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25岁那一年,虽然从斯坦福大学毕业5年了,他却只能干一些洗碗工、守夜人和临时打字员的工作。


他没什么志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现挣现吃、仅够糊口的日子越发加重着他心底的自卑感。


直到快27岁或28岁,他才觉得自己好像从一场“中学时就开始沉睡的长眠中”苏醒过来,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理性地思考,可以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行事。


于是,他不再沉迷于打发时间的消遣,转而阅读政治和商业报刊;他也学会了规划和经营自己的事业。


终于,在34岁时,他与人联合创办了硅谷首份商业杂志;44岁时,成了《福布斯》杂志的发行人。


回看自己的人生,里奇开始思考人生的起点究竟在哪里,是参加高考并取得成绩以后,是拿到大学毕业证的时候?


一想到自己的中等成绩、只能到专科就读(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的经历,他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两次失败成为他人生的终极评判标准,那他会有什么下场?


他很庆幸在那个时候,社会对少年的筛选机制不像今天这般管用。


但他很快原谅了曾经那个浑浑噩噩的自己。“毕竟我大脑的前额皮质,也就是行动能力的区域,当时发育得并不十分完善。”


“实际上,我的大脑并没有做好一飞冲天的准备。”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赞助的一项大脑发育纵向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至少要到25岁时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大脑中的髓鞘决定一个人融会贯通的能力,它的主要生长期在20岁之后;


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即规划组织、解决问题、抑制情绪冲动等的前额皮质,也通常在20多岁的时候才会成熟。


因此,从生理规律的角度来说,多数18~25岁的年轻人还无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他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也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是,社会却在这个时候评估他们余生的成就,并要求他们(通过考试、评估、面试)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出抉择。


这并没有什么道理。


要求孩子尽早有出息,既给孩子们施加了过多压力,也让家庭承受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对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对大器晚成者的努力也是一种否定。


其实,人们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应该清楚自己可以有所作为。


20岁时,人脑对信息的处理速度达到顶峰;

30岁时,人的自我同一性发育完善,对自己和人性有更全面的了解;

40~50岁时,人的创造力达到巅峰。

60岁时,人的语言能力达到峰值,展现出更多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所以,晚一点,没关系。



要允许年轻人

“空档期”


美国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弗里·阿奈特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定义18~30岁这个阶段。


社会文化的变迁、对深造学习的需求增加、入门级工作机会的减少以及晚婚趋势,这些因素都在提示我们,这个年龄段是年轻人进行自我探索的关键时期。


在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这段时期,暂时休整一两年,也是符合神经科学的做法。


研究发现,成就较高的人在其大脑突触持续扩增的时期,都享受过较长的休整期。



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在其《自传》中坦言,他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空档期,是他开创鞋业公司的灵感来源。


如果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可能会成为一名会计,过着像父亲那样劳碌而缺乏成就感的生活。


资深调查记者大卫·爱泼斯坦同样推崇“尝试期”,在TED演讲中,他提到:


纵观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一开始就确立目标,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而是在早期涉猎更多的兴趣爱好,进行过更多的尝试。


因此,哪怕最后确定专攻领域的时间比别人晚,匹配度却更高,发展潜力也会更大。



他的观点在提醒我们:


作为父母,我们不必急于求成,而应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在孩子成熟之前,鼓励他们广泛探索,培养他们的终身成长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这让我想起蔡志忠说过的那句话: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

每个人都可以厉害100倍,只是自己不相信。


不管是年少成才还是大器晚成,我们都应当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和人心向上的斗志,信任孩子,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参考资料:

①里奇·卡尔加德.《大器晚成》.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也许你还想看看

【如何养出快乐的孩子?】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我在学校接触了不少年纪轻轻、老气横秋的孩子,早早就躺平了、想过老年人的生活,不想努力、只求安稳、不愿冒险。我理解他们的选择,过去20年太累了,几乎消耗掉他们所有的灵气和元气。

而我们之所以着急、急功近利,不仅仅是环境变了,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硬性地将孩子的成长限定在人生很短的前半段,或者认为孩子的成长具有延续性和路径依赖性,开头的好坏会决定将来。

但实际上,人生很长,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都是弯弯绕绕、起起伏伏。花开四季,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和节奏,或高或低、或早或晚,少年成才固然好、大器晚成也不错。即使一辈子一直直伏伏伏也没问题,接纳并努力寻找美好和幸福就够了。

所以,大宝12岁了,依然普娃一个,简历很干净,我们也不焦虑。我们看到他的努力、也看到他的不足,查漏补缺当然要做,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慌张的时代,尽可能保护好他的灵气和元气,留给他更长的时间,慢慢长大。

推荐阅读

看完美国最新遗传研究,很多人果断放弃了鸡娃...

汪涵妻子承认鸡娃失败:为孩子搬到魔都,半年后落荒而逃

放弃千万学区房、转学私立学校,电影《学爸》没写的故事更刺激


心光芒心理工作室
为父母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父母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培育孩子的优秀文章,更可以在这里与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孩子的各种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