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再不重视人口问题,必将失去未来……

时事   2025-01-28 06:07   山东  


在这个本应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春节时刻,作为一名心系民族命运的炎黄子孙,我不得不提起这个关乎国家前途的重大议题。人口问题,如同一把悬在中华民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现在不立即行动,及时应对,必将影响中国的未来兴衰。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年人口数据:


2021年,中国人口增量创新低,2022年正式见顶开始负增长,当年减少了85万人,2023年加速减少,减少了208万人。
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口再度减少139万人:


面对这一数据,不能不感到忧虑!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口问题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数量范畴,成为关乎国家命运的核心议题。对于中国而言,人口问题犹如一座潜伏在深海中的冰山,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若不及时警醒,这座冰山一旦浮出水面,必将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当前,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制高点,其争夺尤为激烈。中国虽在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前路依然荆棘密布。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日益凸显。尽管中国目前仍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人口负增长的警钟已然敲响,若不及时应对,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回顾历史长河,中国曾是全球人口的主导者。公元元年,全球人口约1.2亿,而中国汉帝国的人口已达6000万,占全球人口的50%;1802年,全球人口突破10亿,中国清帝国人口达3.66亿,占比36.6%;1949年,全球人口24.48亿,新中国人口6.12亿,占比25%。然而,时至2024年,全球人口已达80.2亿,中国的人口占比却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变化,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变迁,更是中国在全球格局中地位变化的缩影。


从上古时期看,4.5万年前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遗址的年代测定显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共同祖先可能在此分野。此后4万年,东亚黄种人以中国北方为中心,向外扩张,在人口数量上一直保持领先。然而,曾经的辉煌如今却面临严峻挑战。


如今,形势急转直下。自2008年起,日本人口开始负增长,至2022年降至1.23亿,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韩国的情况更为严峻,2020年人口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2023年末总人口减少50万,新生儿仅23.5万,老龄化程度甚至超过日本。中国大陆也未能幸免,2021年人口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2023年出生人口降至902万,下降趋势明显。


现代中国经历了40年的强制计划生育,尽管2021年放开三胎政策,但社会经济压力导致生育率持续低迷。类似韩国,由于婚房成本高、生活支出大,年轻人晚婚、不婚现象普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龄未婚女性数量已超千万。按照当前生育率,2035年后人口将急剧减少,到2060年代,中国人口预计仅6.8亿,占全球5.6%。这一数字的背后,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人口优势将消失殆尽,对今后的种群生存将形成巨大的危机。


人口下降一旦形成趋势,将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国内市场需求将加速萎缩,粮食、教育、住房等领域供大于求,国内市场活力不足,就业问题加剧。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庞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挤压公共项目开支中的发展型资金。此外,东亚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也将受到人口减少的影响,以往的领土争端和未解决问题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将面临新的困境。东亚地区面临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衰落,东亚黄种人出局的风险并非危言耸听。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多方面的应对措施。首先,应改变“戕害自然繁育规律”的行为,恢复人类的自然属性,尊重生育的自然规律。其次,重塑积极的社会生态和环境,避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婚姻和生育。政府应加大对年轻家庭的支持力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供更多的生育福利和育儿支持。再次,强化纠偏政策,助力人口繁育,稳住人口基本盘。最后,谨慎对待大规模异型移民问题,避免因移民政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只有全方位多措并举,抓住宝贵机会,我们才有望扭转人口不利局面。否则,在未来国际竞争舞台上,中国因人口问题陷入被动,必将失去竞争力,输掉未来。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东亚人口危机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它是关乎经济、社会、国际地位和民族命运的严肃命题。中国若在人口问题上继续犹豫观望、行动迟缓,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这是我们绝不愿意看到的未来。重视人口问题,不仅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唯有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口基础,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
有些人认为,历史是沾满了尘埃的过去,是距离当下相当遥远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而之后,这些现在发生的历史将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笔者想将当下发生的一切以一个当事者的身份记录下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