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老板应该做的10件事

文化   2024-11-11 07:01   江苏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苏商学院”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做老板的人首先是个经营者,应把管理的事交给部下做。
作者 | 宋志平

来源 | 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

定战略

战略是研究做什么的学问,企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抉择,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战略要把谋事和谋势结合起来,把谋当下和谋长远结合起来,做企业要学会战略性思考。就是要研究好战略,判断方向,确定目标,权衡机遇与风险,平衡当期利益和长远发展。定战略是老板的事,企业里虽然也有战略管理部门,也有董事会,但最终战略决策还是要老板做出,企业老板要对企业战略负责。

战略的目的是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一般在战术上犯个错误改过来就可以了,但战略性错误是那种一生一世的错误,市场往往并不会给你改正的时间。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生不能犯战略性错误。

战略制定后,企业还要把整体的战略分解成一个个相关的战略行动,形成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战略组合,进行落实落地。

选业务

企业选业务很重要,一些做得好的企业,往往是选到一个好业务,然后扎扎实实把它做成功,而有的企业选业务却朝三暮四,花了不少成本,最后还一事无成。业务一旦选错,就可能无法补救。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往往有业务扩张的倾向,到底是坚持专业化还是选择多元化,或者兼具专业化和多元化,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中小企业来说,建议做专业化;对中大型企业来说,建议做相关多元;对大型投资集团来说,建议做多元化,业务之间并不一定要相关而要有对冲性,就是那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投资结构。

做好业务选择,首先企业要进行“四问”,即在行业里自身有没有优势?市场是不是有空间?商业模式能不能被复制?跟资本市场能不能对接?这四问能帮助排除很多干扰项。其次还有个“四不做”,即产能过剩的业务不做、不赚钱的业务不做、不熟悉的业务不做、有明显法律风险的业务不做。最后我们还要坚持“四要”,即要评估风险、要专业协同、要收购团队、要执着坚守。

找对人

做企业是先人后事,而不是先事后人,知人善用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选业务与选人之中,选人更为重要。如果有了好业务,选不到合适的人,业务可以放弃不做。我选人用人的核心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才为主。也就是从好人里找能人,做企业是个很复杂的事,只是好人不见得做得好,还必须是个能人,才能做得了。

一流的领导者要有一流的人格。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一个干部品德不过关甚至存在大问题,那么他的能耐越大,对企业的损害就越大,不仅会把整个团队的风气带坏,还会把企业的基础搞垮。

所以,有才无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用。当然,有德无才也不行,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个“好好先生”,做企业也不会有大的起色。正确的选人方法是在品德好的前提下选择有才能的人。以才为主,关键就在于寻找那些精通于专业、对专业有深刻理解的痴迷者,也就是那些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能把自己的工作都做好的痴迷者。

常布道

企业领导者的正向影响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领导者要与社会、与员工做好沟通交流,赢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我是个布道式的领导,以前在企业时,每个月的月度会上,我都会给大家布布道,讲形势、讲战略、讲经营、讲文化等。我很少和大家红脸,我总觉得思想一致才能步调一致,做领导主要是统一大家的思想,而纠正大家的一些动作,则尽量交给部下去做。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思想,有一流的思想才能引领一流的企业。企业家不应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而应是一个视野开阔、思考深邃、思想先进的人,有思想才有影响力。布道的过程,就是传播思想、传播文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岗位的不同,企业家们需要快速转换角色,与时俱进,以领先的思想带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会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不创新等死,而盲目创新会找死,而且往往会死得更快。创新就是要敢吃螃蟹,但又得会吃螃蟹。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资本是创新的杠杆,而企业家是能用创新思维点亮企业的人,不仅是要勇于创新,关键时刻还能敢于做出改变。企业家的任务是运用资本进行有效的创新,并平抑、减少相关风险。创新是一种新组合,在组合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是科技,衡量企业家能力的重要维度就是看能不能把科技这一要素组合进来,科技创新是现在企业创新的核心。

创新既有规律可循,也有模式可依。创新模式有好几种,主要包括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集成创新与协同创新、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企业的创新一定要有目的,德鲁克说,有目的的创新能减少90%的风险。另外,创新还要有组织、讲效益,企业家还要学会在企业里给大家创造一个开放的、活跃的、能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整资源

今天企业家们面临的能力挑战,不见得是创造资源的能力,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

按照我们过去学过的企业成长理论来讲,企业往往靠的是内生式的成长,关注的是如何让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依靠现有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但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仅靠内生式的成长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可能会错失一些市场的窗口期。因而,企业家们除了要重视现有资源和业务外,还要更多关注系统性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尤其是要重视提升资源整合后的效应和综合价值。

我们做企业既要重视内生式的成长,也要重视联合重组。联合重组也要以盈利为目的,做好联合重组,有五个重要的整合工作要做,即机构整合、业务整合、市场整合、管理整合、文化整合。只有这五大整合做好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协同效应。

定价格

稻盛和夫讲,定价即经营,定价定生死,他讲的很有道理。我们熟知一个公式,利润=销量×价格-成本,我们的企业家一般只重视销量和成本,往往认为价格是市场给的,要随行就市,这大错而特错。

其实我们应该首先重视价格,因为价格对利润是十倍数关系,成本对利润是六倍数关系,销量对利润是四倍数的关系。用降价的方式去争取市场份额的做法往往会没有利润,成本是刚性的,而且靠成本削减所实现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企业不可能永远降低成本,到了一定程度再降低成本就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企业应有稳定的价格,赚取合理的利润,从而持续赢利,这是企业健康运营和发展的基础。

在短缺时代,量本利比价本利奏效,因为可以靠多销降本获利,但过剩时代,量上不去,降价也不见得能多销,所以过剩时最好是价本利,即要稳价保量降本,即使适当减量,也要稳住价格,因为即使少销20%,也只影响利润下降15%,而一旦降价5%,则可能会影响利润下降60%。当价格和销量不可兼得时,首先要确保有合理的利润,找到价格和销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一味牺牲价格去增加销量是行不通的。

做品牌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有要素的集合,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表面上看,品牌是企业产品的标识,实际上却凝聚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文化精神的全部。大家都熟知施正荣的微笑曲线,赚钱的是技术专利和品牌服务,而制造往往是赚钱较少的那个下嘴唇。

今天,各种产品制造、技术迭代都很快,一家企业能做的东西,其他企业很快也能做。未来,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同质化,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同质化,唯独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品牌。也就是说,做企业还是要靠品牌赚钱。

品牌问题至关重要,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由质量跨越到品牌的时代。品牌工作不仅是销售人员、品牌专家的分内之事,更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要打造品牌,首先就是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要重视质量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品牌并不是凭空诞生的,它的建设也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地坚持,并不断加大对品牌的投入。我们平时除了要多多宣传和维护我们的自主品牌之外,还要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品牌的新认知,要把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提升为让世界爱上中国品牌。

建机制

做企业两件事很重要,一是有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好的带头人,二是干部员工能以厂为家,让大家成为真正的主人翁,但要成为主人翁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内部经营机制。

所谓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没有机制。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手段,让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效益挂上钩。有的企业家对把钱分给员工的提法常常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样做是把企业所有者的钱都分给大家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企业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有了好的分配机制,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活力都会增强很多,企业本身也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可见,机制并不只是对员工有好处,对所有者也是很有益处,正可谓“你分得多,我就会分得更多”。

凡是有好机制的企业今天都做得很好,或者说,今天做得好的企业一定都有好的机制,没有好机制的企业是难以做下去的。所以,我常说,做企业有机制不需要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华为成功走到今天,有两点很关键,就是有企业家精神的带头人任正非和“财散人聚”的机制。

尽责任

以前大家都讲做企业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创造利润,那现在大家也一致认识到,做企业是为了让社会更美好。这意味着我们做企业不仅是要保护所有者的利益,还要照顾到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企业的客户和员工,也要把他们的利益照顾到。同时,我们的企业家赚了钱之后要多多反馈社会,要尽到社会责任。

最近我到厦门参加了陈嘉庚诞辰150周年活动,很受感动。陈嘉庚是个南洋华侨,大概是在100年前,他先是投资了他的家乡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后来又建设了厦门大学。在抗战的时候,他也是积极的支援抗战,建国以后,他又把大学贡献给了国家,并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都用于爱国和教育,给人印象极为深刻。毛主席还专门给他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们都已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企业,为什么而赚钱,赚了钱之后又该怎么办。企业家要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2024苏商中东投资考察之旅”

即将启航

沙特×阿联酋,深入中东三大核心城市

探访两国行业标杆•链接顶级政商资源

考察产业贸易园区•打卡世界知名地标

出海加速,掘金中东,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


苏商学院
江苏地区唯一一家以“企业创始人培育与未来商业领袖培养”为目标的实战型、投资型、孵化型商学院,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苏商学院以扎根实业多年的知名苏商大佬为主要导师团队,并邀请顶尖的专家学者、金融大佬为学员授课,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和持续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