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金融监管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的有关精神,切实将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要求传达到位,要求县域机构加强县域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以新野农商银行为例,截止2024年8月末,普惠型涉农贷款16413户648614.46万元,当年累放普惠型涉农贷款105024万元,当年累放户数3757户,累计年化收益为7458万元,当年累放贷款年化利率为7.1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87户203173.54万元,当年累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98824万元,当年累放户数802户,累计年化收益为6673万元,当年累放贷款年化利率为6.75%。主动对接。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一是要求辖内机构围绕市县重点项目、银企签约项目等加强了对重点项目的调研,建立名单制企业和重点项目库,筛选锁定客户,实施差异化营销,精准投放,大力扶持培育优质小微企业发展。二是与当地税务密切合作,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共享交换信息,将企业的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企业、银行、税务三方共赢的局面。做好服务。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政策和产品推介对接工作,要求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对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宣传、财务辅导、产品推介等个性化培育辅导服务,努力实现“优先考虑资金需求、优先安排贷款额度、优先提供创新产品”。加强宣传。要求机构现场摆放宣传展板、发放明白卡、金融产品宣传手册、专职工作人员直接对接营销等形式,密切了银企合作,增进了交流互信,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新野县裕康面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成立,从事粮食收购、面粉加工及销售。近期,由于扩充生产规模,加快生产效率,需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原材料收购,但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及时供货。新野农商银行在得知客户的资金需求后,迅速组织相关部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主动与客户取得沟通联系。秉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前中后台联动,实现了贷款发放、审查、审批、放款等多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快速完成了贷款的审查审批。随后放款中心及时发放贷款,确保资金迅速到位,为新野县裕康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600万元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该企业资金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保障了企业资金连续性需求,缓解了企业资金的临时性困难,赢得了客户的充分肯定。加大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创新信贷产品开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不断创新服务,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和产品,有效满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民营及小微企业的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创新营销方式。县域金融机构要借鉴其他商业银行营销模式,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细化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实行分层营销。三是优化信贷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农商行实际的小微企业“一站式”服务,根据银行的信贷规模、业务发展、人员配置,探索各具特色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模式,简化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创新授信流程。推进普惠金融工程,提升基础金融能力。一是开辟民营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渠道。推进金融服务联络站布点,激发镇村两级参与创建金融服务联络站的主动和热情,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契合度,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联络站的建设成效。二是持续开展阳光信贷工程。通过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对存量客户做到限时办结,对已核准授信的客户尽量做到当日受理当日放贷,并通过公开授信,进一步简化民营及小微企业贷款操作流程,提高办贷效率。三是建立精准营销机制。通过建立客户资源信息库,实施精准营销。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到三农和民营及小微企业企业,及时与政府部门等建立多方渠道沟通机制,采集全县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行、个转企、民营及小微企业信息,下发至各支行,要求支行按客户经理金融服务区域落实到每位客户经理。加强风险管理,防控贷款风险。一是加强“软”信息调查。对于农商行来说,信息不对称是民营及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完善“三查”制度,通过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三是要做好贷后检查工作,通过调查企业所处行业情况、生产销售动态、资金周转状况等全而掌握企业经营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主编:郑 浩
责编:陈家鹏
值班审核:刘 涛 陈 昊
新闻热线:13592580388
投稿邮箱:hnjjbjrgc@sina.com
法律顾问:陈焕律师(15638522879) 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原创文章版权属河南经济报•豫见金融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