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印刷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推进会在内蒙古隆重举办,会议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以“数字化工厂的现在和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印企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现摘取其中亮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现场图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杜万全
安徽新华在数字化方面已探索多年,目前仍正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启示。
在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首要任务是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作业的标准化水平,这是构建企业数字化的关键。若标准基础不牢固,后期会反复调整信息化系统、优化生产流程与生产管理,不断“翻烧饼”,将会产生很多麻烦。因此,企业必须先确立标准,若尚无既定标准,则须自行创建模型与范式,为信息化管理开一个好头。
企业实施标准化之后,将步入信息化管理阶段,以ERP系统为起点,逐步深入MES系统,这一过程须谨慎推进,确保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MES系统的成功核心在于数字采集与整合,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处理,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从而让企业能够获取更为真实、准确的生产运营信号。企业完成ERP、MES等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后,下一步应实施WMS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通过多次的数据连接与整合,构建起多元机构间的数据网络,从而实现全面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数字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数字化侧重于生产质效及过程精度的持续提升,而信息化聚焦于企业资源及流程的高效管理。安徽新华近两年的工作重心围绕数字采集与数字有效应用管理展开,希望通过大数据屏幕直观展示企业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如开机时间、生产产量、机器运行效率等,服务生产、协同管理,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同时,我们也会运用自身的管理经验与工业知识,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实际效用,确保数据能够真正服务于生产管理,提升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车间整体管理水平。
如今,安徽新华建设了局域网,通过应用ERP系统和数字资源库,实现了印刷文件管理及使用的标准化、高效化;搭建了网络服务平台,可为客户提供远程信息服务;建设了WIFI工厂,将MES系统应用到终端机台,并通过应用视觉检测技术,提高了质检效率。尽管安徽新华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已探索多年,但与行业领军者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安徽新华将持续努力,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力求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苏州同里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严建中
同里印刷的ERP系统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采用第三方提供的ERP系统,主要是为了替代人工操作,仅实现了信息的简单传递。经过十多年的实践,2015年,我们意识到原ERP系统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随后与深圳一家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为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新的ERP系统。该系统自启用以来稳定运行近7年时间,这期间,我们逐渐意识到软硬件协同的重要性,累计投入超8000万元用于硬件设备的升级,以确保ERP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带动公司业绩增长。随着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公司人均销售额实现了从65万元到120万元的翻番式增长。然而,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我们逐渐意识到该ERP系统在管理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我们决定引入新的ERP及MES系统。
工程师历经半年时间进行生产流程梳理、精准分析及车间、仓库等各环节的准备工作后,2022年3月,新的ERP及MES系统成功上线,不仅优化了公司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还促进了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从2004年开始建设ERP系统到2022年全新ERP系统上线,其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习惯了手工报单的一线基层员工而言,新系统的引入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我们要求每位基层员工在工单上线时执行特定操作以确保数据准确。数字化系统上线初期,业务、质量、生产、行政及财务管理等部门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适应难题,凭借管理层坚定的信念与团队的共同努力,历经3个月的磨合与调整,最终成功切换全新ERP及MES系统,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带来了积极作用。
我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技术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更是实现安全生产、合规管理、能源优化、质量控制及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数字化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我们坚信数字化的未来在于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数智化转型为企业的持续改进提供明确方向。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王旭东
北京华联印刷作为中华商务在北京的全资子公司,继承着中华商务近百年出版物印刷的辉煌历史,尤其在精装图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底蕴。我们的数字化建设虽尚处起步阶段,对数字化的应用有待优化,今天分享几个点供大家参考。
面对互联网、数字化、AGV等新技术的热潮,切忌盲目跟风。数字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涵盖业务流程、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体系。若生产管理仍停留在混乱状态,质量非常不稳定,设备依旧是老旧的落后水平,那么数字化建设将失去根基。我们一直认为,实施数字化的智能工厂建设,前提是要先实现产品的流程化、标准化生产,先实现用设备代替人,即实现自动化生产。为此,北京华联近5年来精耕于设备的自动化升级,从简单的自动升降台到复杂的连线图书包装系统,每一步都旨在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同时,我们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所有自动化改造均围绕提升质量展开,比如引入智能相机、电子检测等设备,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数字化进程中,北京华联并未盲目追求MES等数字化系统,而是根据实际需求,重点发展MIS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生产。以全新精装线项目为例,2017~2021年,我们历经4年精心的方案设计打磨,在新精装线已经实现通过JDF完成58个数据传输,从成品尺寸到主机各部位转版参数下发,数据驱动设备一直是我们重点研究方向。此外,在硬件方面还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开发了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如装箱机、跨通道提升机等,所有连线设备均使用中央控制系统,确保各生产环节设备的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
未来,北京华联将持续加强软件和硬件的升级,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并通过一系列努力,推动公司的品质与销售实现质的飞跃。
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殿斌
近年来,数字化已成为从国家策略到企业运营,乃至家庭生活中的热门议题,政府正积极推动企业尤其是央企和大型民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印刷业,尽管数字化、智能化的口号响彻云霄,但实际进展相对迟缓,其中包装印刷领域的步伐较为迅速,而书刊印刷领域稍显滞后。当前,许多印企在智能化设备上的投入不菲,但在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方面有所欠缺,多数印企仍停留在依赖单一ERP系统的初级阶段。
我们看到,大多数印企正努力配备在线或离线检测设备,但这些检测设备的数据利用率有待提高,许多IT部门仅停留在对产品质量的简单判定上,未能充分挖掘检测数据背后的价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华夏视科近年来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在书刊和包装印刷领域推出了丰富的全流程机检工艺及解决方案,包含从印前、印刷到印后的全生产流程,可按照既定工艺对检测系统进行合理地配置优化,让企业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机检设备全覆盖,精准分析各环节及机台的质量状况,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生产指导和决策依据,达到对各关键质量控制节点进行智能检测的目的。
此外,目前建设智能工厂已成为各行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推动印企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在如何全面实现印品质量智能检测方面,华夏视科为广大行业同仁带来了全新的印刷质量数字化分析与决策系统。该系统能够与印企现有的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对接,在完成相关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确保企业生产高效、稳定。当出现质量不合格产品时,该系统还可以进行信息溯源,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让数据说话”,发掘导致不良产品出现的原因,并以此找到企业存在隐患的环节,帮助企业对症下药。
未来,华夏视科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动印刷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印企创造更大的价值,共同迎接智能化、数字化的美好未来。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数智化方案部
业务分析经理 朱伟明
2016年,雅图仕正式踏上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于2018年自主研发并引入了ERP系统,随后自研MES系统以集成生产设备数据,近年来又引入了国际领先的ERP系统,于2024年1月成功实现了企业内部端到端的流程贯通。
在建设数字化工厂过程中,雅图仕提出了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运营决策的创新战略。作为传统印刷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反映异常数据,因此雅图仕构建了中控中心平台。该平台全面覆盖印前、印刷、印后等各个环节,实时监控生产计划、执行情况与异常状况。中控中心提示的异常问题,可能是数据质量问题,也可能是运营管理问题。面对这些异常情况,企业可以从数据质量和运营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精益管理理念深入现场,发现问题根源,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
目前,雅图仕正积极构建一条数字孪生生产线,旨在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现企业产能数据,全面洞悉生产流程。除此之外,雅图仕还整合了物料配送系统,将AGV与排产计划紧密配合,实现物料精准、高效地送达生产线,这一模式贯穿从纸张出库到切纸、印刷的每一个环节,虽尚处完善阶段,但效果显著。
我们认为要想打造一个真正的数字化企业并不简单,首先,不要想着引进软件或硬件后效果立竿见影,这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变革过程,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思维的改变,而并非单纯依赖技术工具。即使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若仍沿用传统模式或仅凭经验判断问题,也难以适应未来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是全员参与,关于人员管理与协同,我们深刻认识到,一把手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雅图仕特别强调跨部门、跨层级的紧密合作,确保高层战略能够顺利渗透至基层执行层面。只有构建全员参与、共同推进建设数字化工厂的企业文化,才能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每一项举措都能有效落地,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的协同生产。最后,技术提升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石,当生产流程的优化达到极致,人员协作紧密无间,再辅以先进的软件系统,数字化、数据化乃至数智化的转型便水到渠成。只有People(人员)、Process(流程)、Technology(技术)之间相互协调,才能最终达到成功。未来,雅图仕将致力于升级现有的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逐步向全面数字化企业的宏伟目标迈进。
上海西口纸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姚迪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超乎想象,7月初闭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发了我对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印刷业未来的深刻思考。
本次展会中,我观察到3大变化。第一是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人形机器人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它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某个展馆中,参展的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制造商多达近半数。可想而知,未来人形机器人很有可能会广泛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次展会中,来自蔚蓝科技的阿尔法机器狗具有互动性,可以做到随行陪伴,并且能够实现中英文双语交流,未来它很有可能作为一个替代型陪伴来提醒人们一些生活习惯。虽然目前仅仅是落地的一个机器狗形象,但未来如果生成式AI(如GPT等大模型)能够与人形机器人进行深入融合,其潜力不可估量。相信对于生产型印刷企业而言,接下来很有可能不再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臂作业、MES系统的生产管理,更将开启一个全新的AI时代——一个想法就能帮助你决策,并帮助实现高效的生产。
第二是华为推出的融天AI集成处理器的创新应用。目前AI研发特别是生成式GPT的应用,需要依赖网络传输大量数据来进行内容生成。对于印刷业而言,在寻求专业解答时,往往需要预先输入大量印刷领域的专业知识,然而面对一些专业化较强的企业,可能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考虑,不方便分享其数据源和文件。此次华为展出的融天AI集成处理器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款处理器体积紧凑,远小于一台台式机,却内置了强大的大模型处理能力,共作为一个局域性集成解决方案,无须将企业数据上传至云端,可允许用户直接将数据加载至该集成器,连接到公司网络中的任意一台电脑,即可实现数据的即时传输与处理,让集成处理器帮助决策、数据分析等。
第三,这次展会中有一家展商,通过扫描儿童绘画中的图片,即可编造出一个儿童故事。既然图片已能被生成式GPT辨认并转化成文字,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印刷企业的生产流程图是否同样能被这些智能系统分析后回馈给企业决策者,评估生产流程好还是坏,是否还需要优化等。
以上提到的几点表明,人工智能不论是在整个印刷业,还是在其他行业,正逐步渗透并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与生活方式。未来,相信AI的引入也必将引发一系列质的飞跃。
投稿通道
请将稿件发送至Printech@keyin.cn
广告合作
请联系媒体运营部孙先生
电话:86-10-88275806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