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案例
5年前,李先生(化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确诊后,李先生有过短暂使用胰岛素和口服药治疗的经历,后来因为工作压力大难以坚持用药,就逐渐放松了对血糖的关心。
2个月前,李先生感觉自己的视力开始逐渐下降,血糖监测结果更是严重超标,遂至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内分泌科求医。在医院,李先生完善了胰岛功能的评估,尽管糖尿病病程时间不短,但依旧保留了较充分胰岛分泌功能,因此选择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经过数天的治疗后,李先生的高血糖状态迅速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出院后顺利摆脱了胰岛素治疗,继续定期在内分泌科复诊。
李先生的情况在“糖友”中并不少见。出于对长期服药甚至对胰岛素依赖的担忧,往往会选择忽视高血糖病情,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但这样的拖延很可能就会错失糖尿病逆转的宝贵机会。
等等!糖尿病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吗?据说需要吃一辈子药,怎么还能逆转呢?
李先生的情况是个例吗?哪些“糖友”还有可能逆转?达到逆转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如果符合标准,应该怎么做呢?
今天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肖正华将会就以上问题给出详细解答,帮助大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活出健康人生。
怎么理解糖尿病的“逆转”?
糖尿病的“逆转”,更贴切的表达应该是“缓解”,即糖尿病症状减轻了,高血糖得到了控制,从而可以减少甚至停用降糖药。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数量和功能会因高糖毒性逐渐衰减,陷入血糖越来越难控制的恶性循环。
然而,通过及时发现并解除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负面影响,可以极大地延缓胰岛β细胞衰减进度,合理干预后可以达到不用药物就能使血糖缓解的效果。并且,早期逆转糖尿病病情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血糖暴露时间,进而减少远期靶器官慢性并发症风险。
因此,糖尿病的早发现、早干预的逆转治疗已经成为摆脱高血糖困扰的治疗新范式。
哪些糖尿病人群有可能缓解?
糖尿病想要实现逆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 排除自身免疫因素: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胰岛细胞相关抗体组合均为阴性。
② 起病病程短:糖尿病诊断后2年内,一般不超过5年。
③ 胰岛β细胞功能保留:空腹C肽≥0.4 nmol/L,餐后C肽≥0.8 nmol/L。
实现糖尿病 “逆转”的手段有哪些?
1、生活方式干预
适合轻度高血糖者,通过结构化的低热量饮食和运动方案,部分患者可以达到血糖逆转。
2、减重治疗
适合伴有超重或肥胖者,可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减重药物、甚至代谢手术减轻体重,而显著体重减轻往往有更高的血糖逆转机会,但也要注意长期依从性、营养风险等问题。
3、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诱导出长期的无药缓解状态;而对于有一定病程的糖尿病,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亦可达到简化长期治疗方案的效果。
肖正华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副主任、学科带头人。
任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外周血管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医科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近十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
擅长糖尿病足的诊治、难治性甲亢的处理、甲状腺癌术后治疗,成功诊治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近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