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临近下班晚高峰,一名家长拨打120求助,家中3岁女儿芯芯(化名)突发惊厥,急需立刻送院。交警铁骑,一路“狂飙”开路,以最快速度,将孩子安全护送至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集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紧急接诊程序,迅速对孩子展开检查和诊断。入院后,芯芯病情已基本稳定,神志清楚,不再抽搐,但有发热迹象。急诊医护人员对其给予扑热息痛灌肠,并进行心电血氧检测,在完善血常规CRP 、开药后,见孩子已无大碍,便让其回家观察休息。
急诊科经常能接诊到抽搐的患儿,有些患儿抽搐后就诊,有些患儿就诊过程中突然抽搐,家长既担心又害怕,处理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掐人中的、有掐虎口的、有用勺子撬孩子牙齿的......其实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什么呢?
什么是“抽搐”?儿童为什么会出现“抽搐”?
“抽搐”又叫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它是指全身性或身体某一局部肌肉运动性抽搐,由骨骼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而引起的,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和大小便失禁。
儿童“抽搐”的原因有哪些呢?
非感染性因素
⚫ 颅内疾病:如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变性病、颅脑外伤、脑出血、颅脑畸形)等;
⚫ 颅外疾病:遗传代谢病(糖尿代谢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代谢紊乱(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症)、各种中毒等。
感染性因素
⚫ 颅内感染: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脑炎、脑膜炎。
⚫ 颅外感染诱发:包括热性惊厥、感染相关性脑病等。
其中“热性惊厥”所占比例最高
热性惊厥主要是因为儿童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善,体温骤升引起大脑异常放电所致,常在发热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体温多在38.5至39℃以上,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6岁,高峰发病年龄为1至3岁,热性惊厥为高热所诱发,抽搐后不会有意识障碍,孩子活泼如常。
大多数有热性惊厥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发展成长期癫痫。然而,某些因素可能增加孩子未来发展成癫痫的风险,包括家族中有癫痫史、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或在24小时内发生多次惊厥。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和评估。
儿童“抽搐”的常见表现
意识丧失或混乱
在惊厥期间,孩子可能会失去意识,呼之不应;在抽搐结束后显得困惑、疲惫或直接进入睡眠。
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
孩子的身体可能会突然僵硬,出现不自主的抽搐,或者突然摔倒。
眼球上翻或凝视
孩子的眼睛可能会向上翻动或固定不动。
口吐白沫或呕吐
由于喉头肌肉抽搐,孩子可能会口吐白沫、呕吐甚至误吸而窒息。
呼吸暂停或不规则
惊厥期间,孩子的呼吸可能会暂时停止或变得不规则。
儿童突然出现抽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需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 让宝宝躺卧在地板或床上,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品,以防误伤。
# 尝试把宝宝的头侧向一边,以防误吸,但不要强行用力掰。
# 松开宝宝的衣领或任何影响呼吸畅通的衣物。
# 抽搐一般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就结束,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拨打120。一定要把抽搐时长这一情况明确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 如果宝宝惊厥次数多+时间长,或者抽搐只发生在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抽搐结束宝宝没能恢复正常状态,立刻就医。
做好上述几点后可等待惊厥自行缓解,有条件时可用手机摄像,记录下抽搐发作时的表现,以便提供给医生参考,有助于判断孩子病情。
“五不要”
# 不要用力按压患儿四肢制止抽搐,严重时可能导致骨折等。
# 不要用力摇晃患儿试图叫醒患儿。
# 不要掐人中,以免造成口唇损伤。
# 不要撬开牙关,不要强塞任何东西进患儿口中,如筷子、勺子、家长手指等,以免造成牙齿损伤或误吸。
# 意识没有恢复期间,不要强行喂食、喂水或退热药,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希望以上专业医疗知识能够帮助到宝爸宝妈们,遇到此类问题不必过于恐慌和焦虑,及时、正确地处理,才会将损伤降到最低。希望可爱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投稿、妇幼健康科普:集团急诊科 刘雪妍
编辑、排版:王珑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