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名核医学工作者关注的微信公共平台
2024年11月5日,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对话杰青”第12讲在线上线下顺利召开。此次高等讲堂的主讲人是国家杰青居胜红教授。居胜红教授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首席教授、中华放射学会常委、中国放射医师协会常委、亚洲腹部影像学会执委、江苏省放射学会副主委,江苏省放射医师分会常委。
居胜红教授授课
深厚的历史底蕴—“系科合一”建设模式
首先,居胜红教授简要介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成果支撑、人才支撑与平台支撑,秉持着“专科与学科同步发展,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系科合一”的建设模式,教学部(包括多类教研室:放射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影像技术、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临床部(放射科、介入与血管外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研究部(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介入放射研究所、核医学研究所)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自身修炼—勇挑重担、勇于突破、甘于奉献
居教授以自身成长过程:8年住院医生,到2000年读硕士研究生,再到学科第一批在读博士生的经历,鼓励青年学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居教授讲述了自己主动承担举办“每日英语晨读班” ,带领青年医师和四生RSNA视频讲座、原版书籍阅读的经历,希望年轻学者要有勇挑重担的精神。另外、居教授以自己申报课题的时间轴线与心路历程为例,希望青年学者具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勇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日周月年”模式培养临床实践能力
居胜红教授提出作为“医生科学家”要将学习融入到每一天,采取“日周月年”模式培养临床实践能力,要建立广泛合作,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比如,文献精读,居胜红教授会固定邀请一位统计学专业老师进行专项辅导,并上传至公众号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循环往复学习。对于专硕专博,临床工作繁忙,科研时间不足,制定科研班实施方案,给予充分科研时间与助力,让年轻人感受到学科的温度。
学科建设与宣传引导“两翼齐飞”
居胜红教授提出,近年来,学科拿到多个“国字号”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医药创新中心、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在学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正能量的宣传,其对学科发展同样重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公众号在业内被称为最值得关注的影像公众号。中大放射助手3.0微信小程序,汇集1269个PPT,涵盖全身各系统,155家联盟提供了874个病例,联盟成员参与编辑teaching points。
交叉融通,功在平时—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最后,居胜红教授分享了东南大学医工交叉之路的探索历程。一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双学位建设方案,二是加强多学科人才流动:联合附属中大医院试行科研副主任制度。
讲座尾声,王培军教授及顾雅佳教授分别与居胜红教授进行了科研对话。此外,居胜红教授也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我认为贵在坚持。科研这条路,一路走来要面临各种困难和诱惑,一旦止步就到此为止了。我一直走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如今。当然之前谈到的勇于承担,勇于突破,甘于奉献这些特质也都很重要。
王培军教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委
顾雅佳教授对话居胜红教授
女性想要发展事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您认为女性该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有了孩子之后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但是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带着孩子办公学习,把这当做一种生活的日常,一道人生的风景。
许多学生需要帮导师写标书,您认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是否值得去写?
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这个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合作者,积累宝贵的经验,自己申报的时候才能做的更好。这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希望大家能乐在其中!
顾雅佳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
同济学子对话居胜红教授
作为一名影像学的研究生,在医工交叉项目中我们该如何发挥我们医学背景的优势?
我们医学在方法学上比较难有所创新,所以我们应该从临床出发,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让工科团队用他们的专业方法来解决。
影像数据转化为软件常需要大量数据,但我们单个科室拥有的数据有限,该如何较好地实现转化?
我们需要知己知彼。一是知道我们有什么能做什么,二是知道现有的哪些数据库能为我们所用。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大型数据库,但同时也要分享自己的数据,为将来的研究做好铺垫。
同济学子
最后,王培军教授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并提出成功的学者应该具备的外在三特质与内在三特质。外在三特质包括好的老师、好的团队、好的平台。内在三特质包括树立目标、学会付出、持之以恒。王教授鼓励同学们努力追求内在三特质,寻求外在三特质,集合六大特质,登上高峰。
王培军教授总结
居胜红教授、王培军教授、顾雅佳教授
与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团队合影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系列讲座讲述中国核科技人的精神传承,核医学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的关系以及核医学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核医学同道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既往高等讲堂新闻链接: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第5讲 | “对话杰青”第4讲:刘志博教授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第6讲 | “对话杰青”第5讲:樊赛军教授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第8讲 | “对话杰青”第7讲:刘鉴峰教授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第9讲 | “对话杰青”第8讲:李跃华教授
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第10讲 | “对话杰青”第9讲:王怡宁教授
文字编辑:栾晓辉、金姚、杨钢、李娴
核医学微信公共平台
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科普与信息传媒工作委员会信息传媒组
目前 54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编 辑 :张 涵
责 编 :余 飞
主 审 :丁 虹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科普与信息传媒工作委员会信息传媒组
组 长:丁 虹
副组长:余 飞、李春林、黄青清、林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