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万名核医学工作者关注的微信公共平台
新书推荐
我国首部系统介绍
阿尔法核素治疗的学术专著
当今世界,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在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中,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阿尔法核素治疗,因其“高能量、短射程、耐乏氧、易防护”的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精准打击肿瘤的新利器。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核医学治疗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贝塔核素,对于阿尔法核素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理解和系统性的学术专著。
《医用阿尔法核素应用策略》一书就此应运而生,旨在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本书由同济大学余飞教授牵头,携手杜克大学冯钰天教授,汇集了国内外阿尔法核素领域多位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智慧结晶。本书的目标是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阿尔法核素,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同济大学国际化创新培养项目培育计划、同济大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项目的支持和资助。
《医用阿尔法核素应用策略》系统地介绍了阿尔法核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全书共分为3部分11个章节,每个章节均由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撰写,涵盖核医学、核物理、核化学、核药学、放射医学、放射防护学、临床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以确保权威性和实用性。第一部分为阿尔法核素及治疗总论,系统介绍了其物理学特性、辐射防护原则、生物学效应机制及剂量学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阿尔法核素治疗内在机制。第二部分探讨了阿尔法核素的制备方法和药物的构建策略,详细讲解了阿尔法核素的合成、纯化及标记技术。这些技术细节对确保阿尔法核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第三部分则聚焦于临床转化,分别阐述了不同阿尔法核素临床转化的实践经验、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以规范阿尔法核素的临床应用,并激励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继续探索创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柴之芳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医用阿尔法核素应用策略》作为我国首部系统阐述医用阿尔法核素的学术专著,不仅深刻反映了当前医疗技术的现状,更是一次勇敢的探索。该书的出版将有力促进中国核医学在国际阿尔法核素医学应用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詹启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
作为我国首部贯通医用阿尔法核素从基础研究到核药研发、 再到科研转化、临床应用乃至场景监管的全链条肿瘤核素治疗专著,《医用阿尔法核素应用策略》旨在打通多学科链接堵点,引导肿瘤治疗领域的科研人员及临床医生深入理解医用阿尔法核素的理论关键,加快推动高质量临床实践。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构建基于放射性核素药物的肿瘤精准治疗理论体系,并将推动国内医用阿尔法核素的临床实践应用发展。
Michael R. Zalutsky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终身教授,At-211标记核素药奠基人
我坚信,本书将成为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深入了解阿尔法核素治疗这一令人振奋的领域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阿尔法核素治疗有望在临床领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然而,如果没有新一代研究人员的贡献和新颖想法,其真正的潜力恐难以发挥。中国的读者能够拥有这本书是幸运的,希望它能激励其中一些人加入全球阿尔法核素治疗社群。
黄钢,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健康医学院首任校长,亚洲大洋洲核医学和生物学联盟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SC5)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和“973”项目等30余项课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主编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及专著10余本,其中《影像核医学》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领衔《核医学》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
余飞,主任医师/教授,同济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国家卫健委核医学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WAC(世界阿尔法核素砹科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上海市“核医学与放射防护”学科带头人。
2013年起,专注于阿尔法核素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主持该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等项目;入选上海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计划(核辐射与放射防护学)、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计划;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医院管理金奖。
冯钰天,理学博士,助理教授,砹尔法纽克莱公司CEO,世界砹科学学会创始成员。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核反应堆放射化学专业。现任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欧盟科学合作组织外部顾问,曾任美国能源部专项经费外部顾问。
专注于阿尔法核素药物研发,在阿尔法核素药物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会议摘要2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3部。荣获2020、2021、2022年度北美核医学学会基础科学奖、2023年度最佳基础科学论文奖、2024年Alavi-Mandell奖。
程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原创新药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
长期从事肿瘤分子影像和放射性诊疗药物、多模态分子探针的研制和开发,且成功实现多个PET探针的临床转化研究,发表论文360余篇,被引用次数28000余次,H因子84。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A、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刘志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
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中子俘获治疗和放射化学生物学研究。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际中子俘获治疗学会Fairchild Award,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等奖项。近年来主持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Nature、Nat Chem、Nat Biomed Eng等发表或接收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立足自研设备实现了Ac-225、Y-86等紧缺医用核素的国内首次制备。
顾龙,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兰州大学国家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二级岗)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核学会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分会理事,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多本国际核能主流期刊审稿人。
在先进核能及核技术应用领域深耕多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以第一著作人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0 余项。主持科技部“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获中科院近物所青年科技人才特别奖、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主持研发了兰州大学全自主知识产权硼中子俘获治装置和质子治癌装置。
长按识别小程序购书
核医学微信公共平台
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科普与信息传媒工作委员会信息传媒组
目前 54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编 辑 :代 薇
责 编 :余 飞
主 审 :丁 虹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科普与信息传媒工作委员会信息传媒组
组 长:丁 虹
副组长:余 飞、李春林、黄青清、林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