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草原内陆河流域梯级生态带蒸散发及影响因子研究

文摘   三农   2024-12-19 10:08   内蒙古  

。。。

.


引用本文

DOI:10.16742/j.zgcdxb.20240052

张桂馨,王怡璇,段利民,等. 草原内陆河流域梯级生态带蒸散发及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4,46(11):48-57.

ZHANG Guixin,WANG Yixuan,DUAN Limin,et al.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scade ecological zones in inland river basin of grassland[J].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2024,46(11):48-57.

.

草原内陆河流域梯级生态带蒸散发及影响因子研究




张桂馨1王怡璇1,2,3,*段利民1,2,3,褚少杰1孙金1张波1,刘廷玺1,2,3,*

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水文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3. 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 关键词

蒸散发是全球水-碳-能量耦合循环的纽带,是量化水文循环的关键过程。然而,由于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实地观测有限,导致针对不同景观群落蒸散发研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2021年和2022年草原内陆河流域典型梯级生态带上4种代表性景观群落的蒸散发,探讨了生态带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生态带蒸散发变化年内呈季节性,干湿年间差异显著。随高程的降低,景观由荒漠沙丘、山坡草地逐渐向河谷湿地、河流漫滩转变,伴随着蒸散发由减到增的变化特征,具体为:河谷湿地苔草群落(HG)>河流漫滩芨芨草群落(HM)>山坡草地针茅群落(SD)>荒漠沙丘灌木群落(SQ)。HM、SD、SQ群落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其次为辐射和气温;HG群落受地下水补给,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水分,其次是辐射和气温。




典型草原景观群落;蒸散发;降水;FAO Penman-Monteith












生态调查相关图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站点设备(图片由作者提供

蒸散发(ET)是大气-植被-土壤系统中水分循环和能量传输的关键环节,与干旱、热浪等极端水文气象事件密切相关。他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流失的主要原因,陆地降水中,有64%的总降水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返回至大气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散发的比例可达降水的90%以上。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原内陆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蒸散发对区域气候调节和水文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身居内陆,得不到充足的水汽补给,加之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极端水文事件频发、洪水陡涨陡落且河道泥沙增多、径流调节能力降低、河岸带崩塌且河流改道频繁等现象持续增多,进而导致草原内陆河流域水文功能整体退化。因此,对草原内陆河流域实际蒸散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意义。

为科学认识和准确解析气候变化下草原内陆河流域的蒸散发及其影响因子,本文以典型草原内陆河流域,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从景观群落尺度出发,估算梯级生态带上4种景观群落的蒸散发量,并利用涡度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探究梯级生态带蒸散发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草原内陆河流域模拟水文通量与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0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部的锡林河流域(115º30″~117º15″ E、43º20″~44º05″ N),海拔1100~1320 m(图1)。本研究设计的梯级生态带位于锡林河干流与支流浩勒图郭勒的交汇处,全长12 km。该生态带呈南北走向,地形成两侧地势高,中间地势低的马鞍状。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黑钙土,平均含砂量在80%以上,而粘土含量很低。从北向南分为荒漠沙丘灌木群落(SQ)、河谷湿地苔草群落(HG)、河流漫滩芨芨草群落(HM)和山坡草地针茅群落(SD)。


1.2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根据植被的生长状况,在研究区均匀布设样方调查点。自2018年起,每年生长季(5月~10月)每隔15d进行一次野外生态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植被种类、优势种、数量、盖度、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梯级生态带4种景观群落中,分别安装一个自动气象站进行24h自动采集,包括监测2m处的空气温度(Ta)、湿度(RH)、降水(P)、净辐射(Rn);通过埋在土壤中的探头(Hydra Probe Ⅱ,Stevens,USA)监测土壤温度(Ts)、土壤水分(SWC)。

通过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景观群落的实际蒸散发,并利用涡度相关观测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计算特征值,主要成分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数据,识别蒸散发的关键驱动因子。


.


0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散发估算结果验证

梯级生态带不同景观群落之间气象条件相差不大,但是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等有显著差异,且2021年和2022的降水过程存在明显丰枯差异。天然牧草的生长受水分、盐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降低,从而影响植被的蒸腾和耗水,因此对进行气象、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修正。梯级生态带生长季均值为最大为0.60,最大峰值1.03;不同生长阶段典型值和对应阈值范围为:Kcini=0.40(0.35~0.55),Kcmid=0.93(0.80~1.03),Kcend=0.80(0.60~0.90)。与涡度观测值的数据进行对比,FAO Penman-Monteith估算的实际蒸散发值较为准确,有效避免系统性高估或低估。
2.2 生态带蒸散发梯级变动特征

本研究所选生态带在气象和土壤方面的水热状态均呈梯级分布特征(图2),表现为中部河谷湿地苔草群落“湿冷”,北部荒漠沙丘灌木群落和南部山坡草地针茅群落“干热”。相应地,河谷湿地苔草群落的土壤营养以及植被生态长势均优于其余3种景观群落。因此,蒸散发也呈梯级变动,大体上为靠近河道的中部高,南北两端低;具体表现为河谷湿地苔草群落高于草地景观群落(包括河流漫滩芨芨草群落和山坡草地针茅群落)高于荒漠沙丘灌木群落。


2.3 梯级生态带蒸散发影响因素分析

梯级生态带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净辐射、气温、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但生态带上不同景观群落间略有差别。荒漠沙丘灌木群落、河流漫滩芨芨草群落、山坡草地针茅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辐射和温度。降水通过改善以上三种景观群落下垫面供水条件来促进蒸散发,蒸腾速率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驱动和气温的影响。另外,蒸散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影响近地表气温,一方面,蒸散发通过蒸发冷却效应直接导致近地表气温降低;另一方面,蒸散发上升所带来的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则通过影响陆气间短波和长波辐射的传输而间接影响地表土壤温度。河谷湿地苔草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水分、辐射和温度。河谷湿地苔草群落靠近河道,主要受到地下水补给,水分通过毛管作用不断给土壤蒸发供水,且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植物也达到最大散发。在水分条件相似时,较高的温度和辐射使得其蒸散发较强,这说明高温和强辐射均能促进蒸散发。

.


03  结论



.


本研究围绕内陆河流域典型梯级生态带四种代表性景观群落,针对蒸散发、降水及相关环境因子展开为期两年的监测试验和对比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梯级生态带不同景观群落蒸散发差异显著,ET值在湿润年介于244.2~ 576.2 mm之间,干旱年介于67.6~ 644.2 mm之间。(2)梯级生态带上水分、辐射和温度对蒸散发变化特征的解释程度达到71.4%。(3)降水强度控制荒漠沙丘群落、河流漫滩芨芨草群落和山坡草地针茅的蒸散发强度,但对于靠近河道的河谷湿地苔草群落,地下水补给充足,蒸散发强度主要由土壤水分控制。



制作:胡晓然

校对:陶彦彤

审核:胡卉芳





往期回顾







文献速递

【文献速递】草原灌丛化过程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文献速递】农牧交错区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方法、挑战、不足与展望

【文献速递】薹草属植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献速递】蒺藜苜蓿MtMYB16基因克隆、表达及转录自激活分析

【尹飞虎院士团队文章】我国沿海滩涂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文献推介


【文献推介】蒙古高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对其景观生态风险影响的过去动态和未来预测

【文献推介】内蒙古大学徐柱文团队:干旱和氮沉降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文献推介】面向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构建成片开发项目中留用地土地开发补偿费核算

【文献推介】物种-面积关系的尺度依赖性在古北草原普遍存在但普遍较弱

【文献推介】半干旱草原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马粪和牛粪分解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导读及目次浏览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11期目次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10期目次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9期目次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8期目次

《中国草地学报》2024年第7期目次



视频摘要


【视频摘要】农牧交错区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方法、挑战、不足与展望

【视频摘要】我国沿海滩涂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

期刊介绍



《中国草地学报》(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2008-2023各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被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曾多次荣获全国、省级优秀期刊荣誉,是中国草学领域创办最早的科技期刊。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3.915,综合影响因子2.805。设“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研究简报”等栏目。


左滑查看更多


.



      联系我们        


       为方便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学术交流,编辑部建立了微信、QQ交流服务群,目前主要发布编辑部资讯、论文推荐等信息,有关专业领域的问题讨论、投稿等相关问题均可在群里咨询。    

入群方法:您可添加微信18947146322,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稿件编号),小编邀您加入微信群;QQ群号为737790739,可自行搜索加入。机构营销广告人员勿扰。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的宣传与推广、公众号用于作者专家等进行稿件查询、在线交流,丰富相关专业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