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诱惑:关于孟朝阳出轨,且一度疯狂的必然性

文摘   2024-09-14 21:55   广东  

阅读,请点击:《致命诱惑》合集
01
我在最开始发这个故事第一集的时候,其实有写过这故事里的男主(孟朝阳),他的心理,是参照着一个真实刑事案件里罪犯的心理来写的。

不如在这里详细说一下。
准确地说,是参照了一个公众号(没药花园)里对这个案件的详细分析。

就是那个“北大吴谢宇弑母”的案子。

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过,2019年吴谢宇刚被抓时,曾轰动一时,网上涌现很多新闻。

当时蛮好奇为什么一个从小品学兼优,堪称“完美”的北大才子,要在即将毕业、展望远大前程的时候,突然将自己的母亲杀死,并骗取亲戚的大额巨款,潜逃后,开启自己性放纵的人生。
当时看过不少相关新闻,都比较碎片化,解释起原因来,大多都是围绕他的母亲、他母亲的性格,以及两人的母子关系来进行。
但我始终觉得很牵强,讲不通。
直到很后来看到“没药花园”里一篇关于这个案件的分析,我才有了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虽不能百分百保证就是真相,但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最可能接近真相的分析。

这篇分析,着重写到了吴谢宇父亲这边的情况,那就是他父亲曾经出轨(被吴谢宇撞见过,吴母也知道),后来罹患了癌症,之后放弃治疗,回老家养病后死了。

另外,吴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吴小时候,与父亲关系比较好,直到知道了父亲出轨,吴开始沉默寡言,父子间有了裂痕。
而且,吴年少时曾一次无意发现父亲电脑里有很多污秽的H片,这不仅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还让他有了手Y的习惯。

吴父的出轨,导致吴父与吴母的关系很冷漠。
吴基本上跟着母亲,因此对父亲也是越来越冷淡。
以至在吴父生病和放弃治疗期间,吴跟母亲都漠不关心,很少回去看望。
吴在吴父去世后,弑母案发生前,与母亲关系一直是稳定的,这说明,他这时还是站在母亲这边的,站在道德这边。
而另一方面,吴自从染上手Y毛病后,就一直厌恶自己这一点,因为年少给他的阴影,加上父亲的出轨,让他觉得“性”是非常恶心的事。
他一边上瘾,一边想尽办法想要戒掉。又非常痛恨自己这一点,因为这意味着他跟父亲有类似之处。

可一次次想戒,却一次次失败,这种撕扯,伴随了他的整个青春,包括读大学的期间,在最后一次,他戒了比较长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失败了,这让他对自己感到了绝望。
这次失败,让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彻底清除身体内的“父亲”。
且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人性里的一部分。
当他不得不承认这点后,再回过头来,他就开始非常悔恨在父亲死前,自己的冷漠和无情无义。
也恨母亲当时对父亲的冷漠。
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和母亲都太冷漠,让父亲失去求生意志,父亲不会手术失败,至少不会那么早去世,而且父亲后来被放弃治疗,死时状态凄惨。
从这时,他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自责,对自己和母亲都有了恨意。

母亲代表了他的道德观,父亲代表了他的欲望,当两者水火不容,他只能选择一个站队。
之前,他维护的是母亲,当戒欲失败后,他开始转向了父亲。
对父亲深刻的愧疚与同情,以及对曾经那个自我的绝望,让他决定杀死母亲、毁灭自己,让可怜的父亲得以“复活”。
所以吴不仅杀死了母亲,还找借口从母亲亲戚那边借了一百多万元(从母亲亲戚借钱,也是为了报复他们曾经没有借钱给父亲治病),从此走上了自我放纵的道路,包括嫖娼、当男模,与妓女谈恋爱等。

直到几年后被抓获。

当然,真正的真相也可能比这还要复杂,但我还是很认可这篇分析里所说的,是比较根本的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吴在弑母后,要走上那么一条无底线放纵的道路。

如果仅仅是母亲性格的问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死亡,是非常敏感的,不可能轻易放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反刍,对于自己在父亲死前的冷漠,会反复愧疚,即使不表露出来,也会深埋在心里,时不时被或深或浅地撕咬。

加上年少时,他便将“性欲”与出轨、恶心、淫秽联系在一起,当自己又无论怎样都无法克服时,在对父亲愧疚与自责的折磨下,于是从一个极端(曾经自我要求完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毁灭式的自我放纵)。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
(想看详细分析的,可以搜索公众号“没药花园”,再在公众号里搜索“吴谢宇”。)
02
当然《致命诱惑》里,我没有写的那么极端。
(这里再说明一下,这篇故事虽然参照了真实故事,但孟朝阳与郭蔓仍是虚构人物,尤其他们的家庭与成长部分,与真实故事相差很大,因此其实已经与真实故事里的人物无关。)
在这篇故事里,孟朝阳遭遇的,似乎比吴谢宇还严重,因为是他母亲直接导致了他父亲的死亡。
而他自己,当时不仅拒绝了父亲,没有一起去,导致车祸发生,且自己一直明知母亲导致父亲死亡,却站在了母亲这边,内心也是非常自责和愧疚的。
但孟朝阳一直有许欣欣陪在身边,替他分担,给他希望,他也没有经历性压抑部分,所以他没有走到那么极端。
但对于“出轨”的敏感,以及对父亲的愧疚和自责,其实一直都隐藏在他的心里面。只是他选择了不去“看见”。

不去“看见”不等于不存在。

所以孟朝阳才会对自己要求很高,对许欣欣之外的女性,都严格保持距离,就是生怕自己会发生“移情别恋”的事。

这就像最初的吴谢宇,用对自我要求“完美”,来逃避内心的自责,来“远离”父亲。
这也是为什么孟朝阳对郭蔓,一开始就防御得有点过了头的缘故。
在郭蔓看来,就是他“莫名其妙”对自己很冷淡。
当郭蔓为了引诱他,问他出轨过几次时,孟朝阳立即就火冒三丈,感到自己是被羞辱了。
而当郭蔓说出“如果出轨的人都得去死的话,那这个世界上的人早就死光了”这句话时,孟朝阳内心的平衡一下就被打破了,对父亲的自责与愧疚,喷涌而出。
对自己与母亲的讨伐,也随之而来。
这些让他在诱惑面前,选择了接受诱惑。
以放纵与自毁的方式,去接近已经去世的父亲。
以至,孟朝阳在走出别墅时,便有了一种自己已经死了的感觉。
包括失去许欣欣,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自我毁灭。
尽管那三天他异常痛苦,可他却还是要继续放纵下去,当郭蔓再次来找她,他没有到此为止,一方面是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需要依靠放纵,继续去释放内心那个一直隐藏的“魔”。
这个魔,说到底就是对父亲的死,以及对父亲冷漠的自责与愧疚。
于是,在他放纵一段时间后,他确实就在一个夜晚,温情地回想起了父亲,仿佛与父亲重新有了连接,仿佛父亲重新在他心里活了过来。
其实,即使不遇到郭蔓,遇到其他纠缠不休的女人,孟朝阳也会“在劫难逃”。
因为他内在的“魔”,就像不定期炸弹一样,迟早总要炸一次。
唯有爆炸了,唯有再次靠近父亲,他的心才能获得安宁。
正如,他一直逃避不去看见的,必须看见了,看清了,他才可能得到治愈。
另外,不得不说,郭蔓的受虐倾向,其实更能满足孟朝阳这种“出轨”的需求。
因为郭蔓扮演的是第三者角色,而孟朝阳对这角色无疑是怀有敌意的。
而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又让孟朝阳与郭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了断。(关于这点,有在“关于孟朝阳与郭蔓及许欣欣的关系”这篇文里提到过,就不重复了。)
总之,孟朝阳出轨的心理,与“弑母案”中吴谢宇之所以弑母并放纵的心理动机,是类似的。
有点像是个体的命运,在旁人看来很可惜,也很可恶,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仿佛命运一般,难以逃脱。
在最后,孟朝阳在经历过三年放纵之后,心中的“魔”应该是释放完了的——或者早些就已经释放完了,所以他又开始能理解母亲,从而能站到旁观者的位置,将曾经的一切看淡,并感到内心的那个空洞,已经被弥合得七七八八了。
只是他既然选择和经历了放纵,必然就要承认与之相伴的代价。
就像吴谢宇案中,当事人在放纵数年后,也许已经能够幡然醒悟,能够像个局外人一样,看清看淡一切,希望人生还能有重来的机会,但为时已晚。

木成舟
原创连载小说,一个充满情与爱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