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
而每当生病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想到
“万能药”抗生素
那么
抗生素真有大家想象中
那么万能吗?
抗生素你了解多少?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也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
误区一:抗生素=消炎药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起炎症的因素很多,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外伤、过敏等等。
抗生素并不是对所有的炎症都有效,它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效,而对病毒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扭伤等)引起的炎症无效。因此,抗生素≠消炎药。
误区二:普通感冒使用抗生素
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生活中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其无效,不要盲目用药。
误区三: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好,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使用抗生素不能一味追求越高级越好,越新越好,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作用。
误区四:一旦症状好转就可以停药
一些人认为在服用抗生素后感觉好转就可以停止用药。事实是即使症状改善,仍需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所有细菌被消灭,防止复发和耐药性的发展。
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耳毒性、药物性肝肾损害、影响幼儿牙齿、骨骼发育等。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人体内细菌的平衡状态会被打破,敏感的细菌会被抑制或者杀灭,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会继续生长繁殖,从而造成新的感染。
另外,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会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严重的会产生“超级细菌”,使感染的治疗越来越困难。
1. 不要自行购买抗生素,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需要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治疗,应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 使用抗生素要遵照医嘱,按时、足量、足疗程使用,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也不可随意增加疗程。
3. 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在体内起效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服药后48~72小时评估疗效,频繁更换抗生素反而容易造成耐药。
4. 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抗生素不应作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除非在特定情况下(如某些医疗手术前后),经医生评估需要进行特定预防,否则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会增加耐药性风险。
作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药师韩广信
医学审核: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赖莎 主任药师陈吉生
编辑:林东惠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