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 京都全球设计奖(Kyoto Global Design Awards) 公布最终获奖名单,共有22个项目获得环境类别奖项,其中,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的南中村公共食堂上榜。
京都全球设计奖(Kyoto Global Design Awards)成立于2019年,是一项享有盛誉的国际竞赛,旨在表彰全球杰出的设计师。KGDA拥有七个主要类别,包括视觉,房地产,环境,趋势(时尚),餐厅/酒店/酒吧,工业和理论,旨在表彰不同设计领域的杰出贡献。由KGDA委员会和媒体合作伙伴策划的独家“最佳100”类别特别表彰了今年在设计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设计师和品牌。这个特别类别侧重于那些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人,年度榜单突出了对设计行业的杰出贡献。
项目概述
南中村在宜兴是有名的农家乐扎堆地,村中流行做些自主的房屋改造与翻新,这导致整体村容与改造完工程度不一。项目位于村口一处塘边,是村落理景的代表。政府希望借位置与交通之利,为村民提供自发建造的范本。使用当地材料、简易建造措施、成本控制等,是吸引村民模仿与借鉴的关键因素。设计为此,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清水砌筑的红砖墙。此举措也在视觉和氛围营造上,延续了村容风貌与村民集体记忆。
场地现状与难点
场地临近东边出村的大路,是进出村落的节点,四周空旷,对面有一池塘,周边散布了一些较小的水体,是村落的景观精华所在。原先已有一栋破败的房子,前面有一座水泥平台和一株依然存活的小树。如何塑造适应村落交通节点的景观,为村民聚集提供可能、保全原有的自然元素,以存续乡村天趣、寓理景于功能要素,激活村民已经破败的集体记忆,成为本次设计的难点。
设计策略
首先尊重自然地势,围合原有小树,营造院落景观空间。考虑到建筑功能的不确定性,因此以「村民聚集场所」为方向,进行空间规划与布局,并搭配水塘、旷地、与景观,使建筑融入村容之中。
作为供村民参考的范本,易建性是关键,因此设计采用最习以为常的框架结构承重,并通过红砖呈现出乡村建设中“当地材料、适宜技术、身体经验”的特质,最终将建造成本控制在适宜乡村建设并足以推广的范围内。
此外,设计希望村落生产记忆有所承载,因此保留过去的痕迹,将建筑基座嵌入危房拆除后的平台槽缝里,并透过两栋不同尺度的坡顶房子的组合,回应乡村院落的使用场景。
空间节点设计
作为乡建范本,细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村容,同时延续村落记忆。檐口木板、三角斜撑、屋顶桁架与梁柱系统的承接系统,清晰呈现建构逻辑。砖墙、木檩、竹棚的搭建。留下了手工的毛糙和歪斜,与清水混凝土、平整的钢架、光洁的玻璃的精准细致,形成鲜明对比。
平顶连廊的使用既满足了半室外遮阴雨棚的需求,也起到了视觉现代化与易建造的功效。将平顶延伸到室内,达到结构自平衡的同时,更减少了柱梁的使用。此举也为村民构建了特有的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系统。
设计解决的社会问题
有别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多了地方匠人与村民参与实践的问题。而南中村公共食堂的建造过程,展示了一种实现多种愿景叠合的可能。作为村落建造样板,分别使用最常见的框架结构和砖砌立面,以才村民熟悉且了解的材料和工艺,延续和提升村落自身的文脉与基础使用。食堂的建成延续了村落记忆,作为范本,也持续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影响着村落后续的自主建设。
项目名称:塘边一抹红——南中村公共食堂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沈旸,俞海洋
设计团队:郎烨程,李珂,袁翊展,范诚(建筑);杨波(结构)
项目位置: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
项目面积:建筑846㎡,景观1012㎡
设计周期: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1日
建设周期:2017年3月1日--2017年10月1日
项目造价:约140万人民币
摄影版权:许昊皓、沈旸
曾获奖项:2020年度第十四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三等奖
项目发表:乡建的过程与想象——一座乡村食堂的建造途径及议题[J].新建筑,2021,(03):72-76. 王为,沈旸,俞海洋.
END
点击关注↓
责编:李炎
审核:陶梦媛
咨询电话 | 010-57368835(订阅)/010-57368807(物流)
微信推广/视频号投稿/开白转载 | 1580149071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