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朱祥明 李锐 | 融科研展示与休闲活动为一体的植物博览园设计探索

企业   2024-11-04 21:01   北京  

作者简介


朱祥明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李锐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景观创作事业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融科研展示与休闲活动为一体的植物博览园设计探索


0 引言

植物博览园是植物园的一种形式,以展示和推广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通过收集、保存和展示植物向公众提供丰富的植物知识和视觉体验。植物博览园不仅是植物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基地,而且是公众游憩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三角梅博览园则是以三角梅为主要展示对象的植物博览园[1]

海南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湿润,非常适合三角梅的生长。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海南的三角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6,2017年,海南连续两年举办“海南国际旅游岛三角梅花展”,引发了当地对三角梅的应用热潮[2]。2022年,海南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建立,同期启动了海南三角梅博览园建设,通过博览园与科研机构联动构建海南特色三角梅文化,进一步推动了三角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三角梅及其博览园相关研究

三角梅为紫茉莉科、三角梅属植物,又名九重葛、宝巾花、簕杜鹃等,为常绿攀缘状灌木或藤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地区[3]。目前,在国际主流植物数据库中的三角梅原种数量稳定在18个,一般认为最具园艺价值的三角梅原种有3个,即毛叶种、秘鲁种、光叶种。三角梅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全世界的三角梅品种共计1000余个,我国拥有600余个,且在三角梅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成为世界三角梅次生种质资源中心。

三角梅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其花期较长,自然花期一般自10月至翌年5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最早被用于园林美化。目前,国内外已有31个地区将三角梅选为当地代表性花卉。三角梅在博览园中集中展示源于植物园中的专类园,2005年11月,我国首个三角梅专类园——厦门梅海岭公园建成并开园,其以多样化三角梅品种和丰富的植物景观深受市民喜爱[4]。梅海岭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厦门植物园的景观效果,还进一步推动了三角梅的种质资源保存和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应用。随后,部分风景区开始设置三角梅主题园,如深圳簕杜鹃谷公园;部分企业采用“生产+旅游观光”模式打造三角梅主题园,如海南陵水花海、海南乐东尖峰花乡三角梅风景区、云南为君开公园等。2021年12月,厦门植物园结合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优势启动种质资源库专类园建设,并于2023年开园,进一步推动了以三角梅为主题的科研科普与休闲旅游功能的融合[5]


2 科研展示与休闲活动融合的规划设计特色

三角梅博览园重点聚焦三角梅的种质资源保存、创新利用、综合展示、教育科普等工作, 一方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另一方面基于三角梅自身的应用价值、观赏特性等,结合博览园的文化休闲功能,成为风景优美、市民喜爱的休闲活动地点。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是国家级花卉种质资源库之一,具有收集、 保存和展示三角梅种质资源的功能, 还承担着科研、 科普和旅游观光职能。

海南三角梅博览园作为三角梅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应用基地,是海南省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览园将与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联动,为三角梅的景观展示与应用树立标杆。其具有两大使命与目标:收集、保存和展示三角梅种质资源,建设全球最大的三角梅种质资源库;营造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形成专家和百姓共享的博览园。博览园在规划设计中主要面临三大难点与挑战:如何提升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水平;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在融入休闲功能的同时实现三角梅种质资源的展示与科普;如何融入科技元素,加强博览园的绿地智慧化建设。


3 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策略

三角梅博览园设计应以科学研究、文化休闲为主要切入点,聚焦三角梅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展示方式、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生态技术应用等。结合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的关注点、三角梅种质资源的发展与产业进展等,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综合考虑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以下规划设计策略。

>提升科研水平,加强三角梅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种质资源是三角梅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6]。根据《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管理办法》(中花协字〔2016〕3号),科学制定三角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规划,不仅可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而且对推动全球园林、园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多元功能,实现三角梅展示与科普

三角梅博览园在展示三角梅时,其布置形态首先要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同时在绿地中应融合供人们休憩、交流的功能区域。根据三角梅自身的园林属性,利用其枝条软、耐修剪、易造型等特点展示三角梅的多元化园林应用形式;在空间营造上,通过起伏变化的公园地形,以“点、线、面”的不同植物群落组合方式进行多维展示与科普;同时,通过室内外联动打造“永不凋谢”(全天候展示)的三角梅博览园。

>融入科技元素,实现园区智慧化建设

三角梅博览园可通过融入科技元素,科学应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化信息系统,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园区管理和绿化养护手段,实现水肥精细化调控与三角梅科技化展示。


4 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实践

海南三角梅博览园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紧邻海南环岛高速公路,是进入崖州湾科技城的主要门户景观节点,总面积约12hm2


△园区航拍(图片来源:徐蓉)

△园区总平面(图片来源:《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项目文本)


>规划理念与发展定位

以三角梅的引种、繁殖和推广应用历程为线索,讲述“三角梅邂逅崖州湾”文化故事,实现该博览园“特色与文化共彩、生态与景观共融、专家与百姓共享”。

>规划设计思路

基于该博览园的两大使命与目标,整体规划设计从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文化呈现与园林展示、休闲娱乐方式构建、科技智慧建设多个维度展开。

>>以引种栽培史为线索,组织空间景观序列

18世纪60年代,法国植物学家菲利伯特·康默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首次发现三角梅,19世纪70年代三角梅从英国传入我国,而后在我国广泛引种栽培并作为重要花卉植物应用至今。我国在三角梅的引种栽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已培育品种占全球的60%,是世界三角梅次生种质资源中心。该园区的规划设计重在空间塑造,注重空间的起承转合、循序渐进。以三角梅引种、繁殖和推广应用历程为线索形成五大篇章、12个景点,以“三角梅邂逅崖州湾”开启三角梅探索之旅。围绕三角梅向阳而生、花开满园、孕育未来三大特点形成“相遇·初见”“探幽· 寻趣”“ 观演· 畅景”“ 花开· 争艳”“登顶·探索”5个分区。


△三角梅在世界上的主要传播路径

△景观空间序列设计示意(图片来源:《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项目文本)


1)相遇·初见——初见崖城,遇见美好。在迎宾入口区域选用稀有百年原生老桩作为主景,寓意人们发现三角梅时的美好。以树状三角梅作为主要造景元素形成花林,打造花韵故事、红梅云影两个主要景点。花韵故事以百年原生老桩“同安红”三角梅树王作为主景,讲述与三角梅相遇的故事;红梅云影则采用枝条飘逸的红色系树状三角梅与镂空景墙相结合,花影交织,塑造热情浪漫的入口形象。

2)探幽·寻趣——寻幽漫步,意趣流淌。园区北侧紧邻环岛高速公路,噪声污染相对严重。在该区域选用攀爬能力较强的品种,如火焰、金心双色、金发女郎、伊娃夫人等,与高架桥立柱结合营造热带森林秘境,不仅可让人们体验三角梅的原生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噪声对公园的不利影响。

3)观演·畅景——夹道百步,豁然开朗。该区域作为园区核心,向人们展示在三角梅的栽培应用中,其观赏价值、适应性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品种。通过桩景、造型、盆景、丛植等形式与地形、水系、景石、构筑物等相结合,打造草阶秀台、浪漫花溪、花廊T台、迎宾花塔等主要景点。因循地形关系设置草阶秀台,提供开阔的休闲活动场地,人们可坐在层层台阶上观水、赏云、看山,此处也为花卉展览及各类演出提供场所。在浪漫花溪处种植浅粉色树状三角梅花林,与溪流、景石、水生植物及秋千廊架等形成温馨浪漫的景点。花廊T台重在让人们体验穿越花廊、与繁花共舞的情景。迎宾花塔则通过花朵艺术装置展示科技之花,可在此举办花卉展览活动,供人们观演、集会、拍照。

4)花开·争艳——花开满蹊,争艳崖城。新品种选育是三角梅的重点研究领域,海南在新性状、新品种三角梅的选育上成果显著,在花型、花色等性状培育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设计中结合地形设计大面积绚彩花田展示区,展示近百种三角梅新品种,给人们带来繁花满蹊的震撼效果,同时以花丛奇遇为主题,激发人们观赏三角梅新品种的好奇心。在花田设计中根据三角梅的叶脉轮廓与色系,按造景要求选择相应品种,在盛花期时让人们感受三角梅花田的绚丽多姿。


△花田区三角梅主要品种


5)登顶·探索——盘旋而上,探索前行。三角梅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海口、三亚等地已成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植物种类。随着三角梅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其栽培繁殖技术与科研探索尤为重要。登顶·探索区旨在凸显三角梅张扬蓬勃、不断向上的特点,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前行,同时体现出博览园作为种质资源库的价值和科普意义。该区域设置了中心花园、嫣粉花坡、花林锦簇等主要景点。在嫣粉花坡中,覆土建筑与场地形成了起伏山坡,选择粉色系三角梅灌木品种打造粉色花海,使建筑消隐在三角梅花海中,远观颇为壮观。

>>通过多维度展示,实现三角梅多样化园林应用

基于人们欣赏景致的需求,博览园采用园林式手法展示三角梅。在园中打造起伏变化的地形并采用“点、线、面”多维展示方式。在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布局上充分凸显三角梅主题特色,并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实现三角梅的全年展示,形成了风景优美、空间丰富的旅游景点。

1)起伏变化地形呈现多样化空间效果。科研博览中心采用地景式建筑手法,建设中产生的土方为营造园区起伏变化的地形提供了条件。地形空间最大高差约18m,层叠错落,给人们带来山谷般的体验。此外,起伏变化的地形能更好地呈现三角梅,尤其是花海、花田的景观效果,也更好地满足了三角梅喜阳忌涝的生长要求。


△起伏变化的地形空间(图片来源:《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项目文本)

△地形剖面(图片来源:《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项目文本)


2)采用“点、线、面”多维方式展示三角梅。三角梅属植物品种丰富,不同品种的三角梅植物学性状存在差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途径也有差异。在园区中选用树状、球状、垂枝、造型桩景、艺术盆景、地被、攀缘等不同形态特征的三角梅,从空间布局上进行立体多维组合,实现点、线、面不同维度的展示。

△三角梅多维展示方式(图片来源:《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项目文本)

△三角梅展示实景(图片来源:朱祥明、李锐、徐蓉)


在“点”的维度,采用高品质三角梅桩景、盆景、造型绿雕、花塔等展示植株个体的姿态美,凸显植物景观品质,形成精致节点。

在“线”的维度,利用三角梅的攀缘特性,以花廊、花柱、花道等线型展示方式与景观构筑物相结合,形成立体植物景观。

在“面”的维度,结合起伏地形打造大地景观,按不同色彩成片布置三角梅,采用花丘、花林、花台、花田的布置形式呈现花海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视觉震撼。

在设计中还需结合其他绿化提供林荫休闲空间,供人们进行休闲活动。针对三亚炎热的气候特点,在园中种植林荫乔木,为休闲场地提供遮荫。为保证三角梅的展示效果和良好生长,高大林荫乔木主要种植在园区外围,形成绿色背景的同时降低环岛高速公路噪声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园区内结合步行道点植林荫乔木用于遮荫,避开三角梅以确保其拥有充足阳光。

3 ) 室内外联动,实现三角梅四季开花。三角梅向阳而生,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花期为10月至翌年5月,由于花期受限,其花期调控技术也是研究重点。园区中除室外展区,还设计建设了8900m2的科研博览中心,通过多专业设计精准控制室内环境指标,保证光照、温湿度、水分及施肥条件均能满足三角梅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要求。通过花期调控技术使科研博览中心花园与室外展区联动,实现全年观赏三角梅开花的目标,可同期展示三角梅种质资源约450种。未来5年,博览园将与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联动,三角梅展示及科研品种预计可达1000种。

△园区实景(图片来源:徐蓉)


>>科技助力打造智慧化园区

以三角梅为主题,提取特色元素并结合智慧科技与现代化工艺,在迎宾花塔、室内展陈、城市家具、标识系统中实现主题的多样化演绎。位于园区中心的迎宾花塔,整个塔身呈花束状,通过花朵艺术装置展示科技之花,实现了科技赋能,提高了科技“向新力”。科研博览中心室内以场景与影像结合的方式营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使观众置身于花的世界,并通过AR、电子屏幕、互动影像、文创产品等趣味互动形式让观众深入了解三角梅,增强体验感。

在智慧化管理方面,将三角梅种质资源保存和应用技术要点全面融入园区的空间布局、地形塑造、绿化品种选择、建筑设计、管网设计等,全面提升三角梅的养护管理水平。


5 结语

海南三角梅博览园的建设对加强三角梅种质资源保存、推动三角梅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促进区域生态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三角梅花期长、花量大、病虫害少、观赏性强,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关三角梅的研究也呈现出数量增多、范围变广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对三角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种栽培、园林应用、养护管理等方面,在园林应用上局限于色彩与造型等特征。本文基于对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研究,融合休闲文化对三角梅博览园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其形成集科研科普、生态休闲、形象展示、智慧化应用于一体的景观场所。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和薄弱环节,现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立足国家战略,聚焦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

种质资源是我国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源头资源。三角梅主题博览园在建设中应立足国家战略,与科技平台、机构互动,形成更加全面的保存点,如品种保存展示区、专类园保存展示区、温室盆栽保存区、品种繁育保存区等,推进种质资源创新保存方式发展,全面助力种质资源库建设。

>扩大三角梅园林应用范围,丰富应用形式

三角梅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被引种到我国,应首先考虑寒冷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后续可结合生物技术加强对三角梅耐寒品种的研发,使其在南方花期更长,同时使种植区域向北方推进,扩大三角梅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范围。

提高三角梅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创意性,如美化建筑立面、创新艺术造型、培育大型艺术盆景等,以提高三角梅在美化城市中的影响力。挖掘和丰富三角梅的文化内涵,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相结合,通过三角梅花展和节庆活动等加强文化宣传,提高人们对三角梅的认知与喜爱。此外,家庭园艺市场将是产业开发的重要方向,注重创新周边产品可推动三角梅及其相关产品的消费。

>凸显科技特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园林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城市绿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三角梅博览园建设需加强科技融合,科学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园区管理和绿化养护手段。如融合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对植物不同时期的水肥需求进行精细化调控,提高城市绿化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植物园:多学科多功能融合发展的绿色高地[EB/OL].(2022-06-14)[2024-08-01].http://chla.com.cn/htm/2022/0614/279019.html.

[2]常圣鑫,杨光穗,陈金花,等. 世界三角梅产业发展历史及趋势[J]. 热带农业科学,2018,38(1):71-77.

[3]佘羽希. 华南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绿化植物选择与景观评价[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9.

[4]周群. 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厦门市园林植物园[J]. 中国花卉园艺,2023(2):16-19.

[5]汤珏,包志毅. 植物专类园的类别和应用[J]. 风景园林,2005(1):61-64.

[6]杨光穗,王存,陈金花,等. 海南三角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J]. 热带农业科学,2018,38(9):96-99.


建设单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总设计师:汪孝安、朱祥明

建筑设计:鲁超、左芸、徐卉、许灵杰、杜啟泽、吴岱、李合生、佘明松,秦浩、顾乐明

景观设计:李锐、范文婷、高翼、樊宸、刘汉川、张晓倩、顾霞霞、谭子荣、彭晓丹、聂婵俊、陆健、陈清、翁辉、李娟、刘超然、李一博、柴婷琳、曹启源、杨刚

占地面积:约12hm2

设计时间:2022年

建成时间:2024年



本文刊登于《城市建筑空间》杂志

2024年第9期

点击上方↑

购买本期杂志


END

点击关注↓


责编:孙阳阳

审核:陶梦媛

咨询电话 | 010-57368835(订阅)/010-57368807(物流)

微信推广/视频号投稿/开白转载 | 15801490711(微信同号)




本文刊登于《城市建筑空间》杂志

2024年第9期

点击上方↑

购买本期杂志


END

点击关注↓


责编:孙阳阳

审核:陶梦媛

咨询电话 | 010-57368835(订阅)/010-57368807(物流)

微信推广/视频号投稿/开白转载 | 15801490711(微信同号)



城市建筑空间
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主管,亚太信息院主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担任编委会主任。杂志致力于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探索,聚焦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演变,关注景观、建筑、室内的融合,搭建全媒体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