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导引——膏肓功

文摘   2024-06-14 06:03   重庆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庄子

熊比喻能量、势能、整的浑然一体,松而能沉,沉而能重;鸟比喻灵活,滑利,轻盈。“经”,是无处不到;“申”,是一种气的状态,上行下达;

熊经鸟申,代表了分间合气的状态,这是呼吸导引的真相。

在七曜经生,我们日常练习呼吸导引,有荡臂、荡腿、膏肓功、呴吹......等等。膏肓功,是呼吸导引的基础功法,也是十分重要、主要的锻炼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思凡老师练习膏肓功的视频。


思凡老师练习膏肓功视频

思凡老师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膈肌升降的作用。前面一个点是膏,鸠尾后背一个点是肓,命门。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练呼吸是为了气体的交换,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把清新的空气吸进来,身体里旧的陈气浊气吐出去,另一方面则是更好的延续生命提高生命的品质。

现代医学认为,呼吸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人体提供氧气。氧气是生命之源,没有氧气,生命将无法维持。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肺部会将空气中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随后,这些氧合血红蛋白会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为它们提供能量。

中医也认为气对于血液循环起到推动作用,气行则血行,气为血之帅,气为血的统帅,气在前面开路,扩充皮肉筋骨的分间,血才能顺利的穿行过去。

然而,呼吸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看似与呼吸无关的活动,实际上都离不开呼吸的参与。

像我们的国家运动员,短跑、长跑、篮球、足球、排球.........,在奔跑,跳跃的过程中身体的耐力,爆发力都离不开呼吸。

另一个就是调节情绪。

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愤怒时,我们的呼吸往往会变得急促和浅薄。这是因为在这些情绪状态下,身体会产生五脏气争,气血紊乱,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为了能快速的使情志平和,身体本能的会告诉你深呼吸,深呼吸,这时身体才慢慢趋于平静,血气平和,所以通过练呼吸,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使身心达到平衡。

此外,呼吸还有助于调节肌肉紧张度。

当我们感到紧张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收紧肌肉,导致身体僵硬。这时,进行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感。相反,当我们感到放松时,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更深更慢,这有助于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呼吸还与发声密切相关。

当我们说话或唱歌时,肺部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并通过声带产生声音。同时,呼出的气体会通过声带产生震动,形成声音。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控制呼吸的速度和深度,以确保声音的稳定和清晰。这时候就需要呼吸肌的控制。

活动内脏也是呼吸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脏会更加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同时,肺部也会加快呼吸速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在这个过程中,内脏器官也会得到锻炼和激活,从而提高身体的机能。

调节脊柱曲度也是呼吸的功能之一。

当我们进行深呼吸时,腹部会膨胀,使脊椎向上弯曲。这有助于减轻腰部的压力,缓解腰背疼痛。同样,在进行深长呼吸时,脊椎会向下弯曲,有助于舒展脊柱肌肉,缓解背部僵硬感。

通过了解和掌握呼吸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怎么样能把呼吸变得缓慢深长,那就是练膈肌。

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呼吸肌叫膈肌,是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与纤维结构,其周围为肌腹,中央为腱膜,又叫横膈膜,占所有呼吸肌功能的60%80%

横膈膜,解剖学里把人划开之后,膈膜上端从鸠尾这里,沿肋骨铺下去,就像一张房顶一样,下端,大概连接在腰二椎上下。这个膈膜就是内经所谓的膏肓,上端为膏之源,下端为肓之源。

日常生活中病入膏肓这个词语很常见,用来比喻身体的状况严重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但是“膏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病入了膏肓就无药可救了呢?这个词的来由是什么?

膏肓,是指心膈之间,为人体内主要部位。

《左传·成公十年》中有记载:“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我国古代医学中,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认为病到了“膏肓”部位,针药都不能到达,就无法医治了。

病入膏肓为什么治不了?因为膈膜是五脏分间气的动力源,对膏肓想要探究的读者,呼吸的时候可以一手放在胸前膏之源鸠尾那里,一手放在后面肓之源命门那里,当一口气吸的比较久的时候你会感受到隔膜的起伏和弹性张力都比较好,这时候五脏气的进出是比较正常的,如果膈膜硬化,不振动不起伏了,五脏分间也就没有气进出。一口气进去出不来,或者一口气出来了回不去,心脏就不会给全身泵血,肺也不会提供氧气,生命危机就出现了。

膈膜的状态,影响着五脏分间的状态,尤其是心肺,五脏分间正常,气血能正常出入,生命充满活力,所以膏肓可以理解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如果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也就是影响到了膈膜都不能运动的时候,不治。

现代医学,在急救的时候,也是在这张膈膜上做文章,人没呼吸了,抢救,压压压,然后开始有了呼吸,救回来了。压的什么?就是要让这张不动的膈膜能动起来,一旦五脏分间有气进出,人,就活了回来。

膏肓功就是让隔膜的各个方向得到牵抻,把隔膜的弹性,分间练大,练松,再配合呼吸吐纳,把脏腑里面的陈气,浊气,旧气排出来,推陈出新。这也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入膏肓的道理。

注意事项:

练膏肓功前先活动开四肢,可配合荡腿荡臂,寻找一处开阔且空气清新的地方,确保四周没有尖锐物体,练习膏肓功初期,需要身边有人陪伴,防止头晕而摔倒,练习的时候需要守神放松,不要讲话,以免造成气乱。

锻炼要领:

一:双腿与肩同宽,脚微微内扣增强稳力,自然站立。

二:自然呼吸,气吸满后,一边吐气一边弯腰,头、颈、肩自然下垂,双手抱肘,以腰椎为轴心带动胸椎画圆。

初学者,练习膏肓功的频率,可以按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转15次,随着隔膜各个方向分间的扩展、弹性的增强而逐步增加单次练习次数。如:30——50——100次。



练习膏肓功的小猫“千翻儿”

(漫画以明堂的小猫为原型,创作。


夏日

喜悦、轻安





七曜经生
轉譯【黃帝內經】之天文、地理、人事,踐行并原創,分享認知与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