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开篇:从有路到无路

2025-02-06 11:11   广东  
本书的全部内容将在“王了了如是说”公众号上发布,供所有人免费阅读,没有纸质书籍出版。本书供17个章节,全文约65000字,每隔一天更新一篇。




第1/17篇
(本篇约8600字)


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看过上一本书《醒醒了喂》的读者大概知道,我曾是一个被痛苦折磨到想放弃生命的人。直到跌入谷底后,歇斯底里地发了一个大愿,一定要彻底解脱痛苦。然而当时我却并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这个愿力会把我带向何处,更不知道这一切的代价是什么。

也许是一种注定,不久后经历了猛然间的醒悟/觉醒,好像灵魂苏醒过来,好像第一次看见这个世界一般,第一次清晰地看见一切,不再是浑浑噩噩由痛苦推着走的僵尸。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深刻的领悟开始陆续发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并开始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

我开始翻阅各种哲学和宗教的书籍,试图弄明白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找不知道,一找才发现古今中外竟然有那么多人曾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过那佛说“不可说”的真理,而且读起来非常有共鸣,好像是那些文字替我说出了我觉醒后的所有体验,也解释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当那些言语所携带的某种频率与我心中的频率碰撞上的时候,一种灵魂层面的共振就发生了,那种幸福和喜悦好似任何事都无法代替。

那段时间,阅读这些带有“觉醒”频率的书籍或影音便成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没有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对自己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体验和认知。我深刻地意识到,我的本质其实是那片永恒不动的寂静的“背景”,空空如也,却灵动如光。那是意识本体,也是我的本性,平和、淡然、安稳。我像是找到了家一样,把所有的苦难和折磨都倾泻在这片无声的背景中,它好似能容纳一切一样抚平了我一个又一个创伤,卸下我一个又一个的包袱。

随着这个认知的转变,很多旧有的认知和思维习性就被淘汰掉了,那些曾经死死抓住不放的东西变得毫无意义,也与我无关,于是欣然地放下。也有一些较为沉重的不太容易穿越的情绪或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内心冲突的增加,量变引起质变,也在一些恰到好处的时机逐渐脱落。

这个过程对于自我来说并不容易,甚至有一种灵魂蜕了几层皮的感觉,又好像是把自我的很多部分敲碎又重装起来,痛,巨痛。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徘徊在生死的边缘,痛彻心扉已经成了我最熟悉的感觉。唯一不变的是,整个过程中我的态度始终敞开欢迎这种蜕变和重组,哪怕在最痛的时候也没有过一丝一毫的退缩。

随着这些的发生,整个人越来越轻盈起来,内心的负担减少了,自由感和幸福感增加了,生活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一切好像都在慢慢地“好起来”。心境越来越平和。事事都开始更加顺利,烦恼也逐渐减少。我好像是奇幻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忽然经历命运的转折一般,庆幸也感恩。

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我的世界观当然也发生了巨变。我开始从这些新的生命体验中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从原本认知的“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与另外几十亿人一起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切换为“我是一个无限的生命体,或意识体,而世间的一切都在我这个意识体当中发生。”

在这个框架下,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解释得通,而且可以得到我亲身体验的验证。就这样,崭新的体验不断验证着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观又带来新的体验……一切形成了一个闭环,任何发生都不再稀奇,因为我可以用这个“正确”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甚至我还可以验证我的解释是正确的。

逐渐地,我的新世界观变得无懈可击,尤其是当这个新的世界观以及从它当中衍生出的新的思维体系和处事准则让我的生活产生了质的变化时,我更加相信这套体系就是世间的真相,按照这个世界观去生活,让我变得更快乐,更富足。

我坚信我走在正确的路上,因为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曾经想要的生活也一点一点在实现……我好像过上了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处在所有人都向往的生命状态。“这简直太棒了!”我想着。这时的我甚至傲慢地想着,真相明明如此简单,明明可以用语言精准地描述出来,明明可以作为一种世界观来引导人转变命运,佛陀为什么不早点直截了当地教大家,还要卖着关子说“不可说,不可说。”

敏锐的读者看到这里已经猜得到,故事即将发生转折了。哈哈。

然而,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上的转折,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事件或打击。生命只是悄无声息地朝着它的方向流淌着,像一股暗流,平日里难以察觉,不紧不慢,不争不抢,更不会管你是否注意到它。直到最终暗流汇集成大海,不卑不亢地展现在你眼前,而你已无力反驳,无力改变任何。

这才想起,最初我发的那个愿,是要彻底解脱痛苦,是要了知宇宙的终极真相,这种生活的转变只是这途中的一个阶段性副产品,它不会停留在此,而是继续向着那终极流淌。而我那一套靠着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出的看似无懈可击的新世界观,也不过是一个升级版的人生指南,与终极真相毫无关系。

而真相是什么?真相是一切如是,发生的一切已经是真相了,不同的是,在这一切发生中,从来就没有一个“我”存在过。

这时的我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我一直以来信以为真的人生信条,那些带我走出泥潭的真理,那些在最黑暗的时候给我力量和勇气的信念,竟然瞬间崩塌。我无法再相信任何一句话是真实的,再也抓不住任何东西,就这样深深地下坠……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什么事情的发生推翻了我的信念,也不是我的新世界观不起作用了。而是一种像是来自生命更深层面的照见,让我看见这一切竟然如此虚幻。

我清楚地看见,无论是人类旧有模式下的世界观,还是觉醒后新的世界观,都是同等的虚幻;我清楚地看见,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可以说得出口的真理可以同时被全人类信奉和依止;我清楚地看见,解脱这件事,竟然与我毫无关系!

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彻底的解脱,和了知宇宙的终极真相所要付出的代价,竟然就是我自己,以及我拥有的、我想要的一切。

一直以来我以为觉醒和修行这件事是围绕着我展开的——是我觉醒了,是我在修行,最终也是我见性、开悟、成道,最后也是我获得了自由。然而当时的我完全不知道,这种通向终极的愿力是一股超越自我的力量,在它的维度里压根没有自我这回事,它只会朝着终极的解脱去流淌,并不会在意这途中它撕碎了什么。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我为了解脱痛苦,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吃了那么多苦头,最终改变了命运,获得了幸福,然后发现“我”其实并不存在?不仅如此,前面经历的所有一切,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故事,其实跟“我”也没什么关系?甚至,那些看似发生过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最终竟然也是大梦一场——根本没有真的发生过?!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永远不可能真的得到时,会作何反应?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苦苦“修炼”换来的幸福竟然并不属于我时,会作何反应?当一个人意识到触手可及的终极自由的代价竟然是自己时,会作何反应?

成疯成魔恐怕只在一念之间。

顿时理解了所谓的“魔道”——掌握了世间的运行法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幸福、富足的生活,大可好好放肆地享受这自我的盛宴,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前面是漆黑的未知的深渊,前面是“我”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的“无我”之境,即便那是终极的解脱,没有了“我”又有何意义?为什么不停留在此美妙的境界,哪怕它是虚幻的?

然而在我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我无法收回那个愿力,无法逆转事情的走向,无法阻止自我的消融。难道我的命运注定是要在此生迎来寂灭?我竟依然义无反顾地坚守着那个愿力,哪怕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自己将会彻底消融。因为我已经清晰地看见,这个我认为在修行的我,这个我认为在发愿的我,这个我认为在解脱生死苦难的我,从最开始,就未曾真实存在过。前面讲述的从痛苦中觉醒的那个人,开始探索生命并改变命运的那个故事,竟然真的只是一个故事。那些发生看似发生过,但其中并没有一个主角在推动这一切。所以,是否要停留在这个虚幻的境界,当然也不是我来决定的。自我的消融已经开始,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

彻底的虚无感把我带回到深深的抑郁中,我躺在那里一动都动不了,像迎接死亡一样任由这无尽的迷茫把我彻底吞噬。“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我想着。是啊,哪里有什么意义?生命从始至终就没有任何意义,人类自己发明了意义这个东西,自娱自乐罢了。

曾经的痛苦没有意义,后来的转变和解脱也没有意义,用身心蜕变换来的幸福生活也毫无意义,那个让我获得重生的全新世界观竟然也没有了意义。因为,这所有故事的主人公“我”,就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它根本不存在!

原来,终极的解脱,不是从痛苦中解脱,而是从一切中解脱。终极的解脱不是切换一套世界观,不是升级认知和思维体系,不是学会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不是假借宇宙的力量去显化什么,而是所有世界观的崩塌,是所有认知体系的瓦解,是不再判断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也毫无兴趣显化任何。最终的解脱是不再需要改变任何事,不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无法判断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也不再好奇这一切未知到底是什么。最终的解脱,是无法相信任何一件事的状态。

听起来根本不是你想要的,对吧?“如果是这样,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可能这样想着。

还记得本书前言的那几句话吗?这本书所描写的并不是你想要的样子,也不是你能理解的样子(我也同样无法理解)。真相并不在一个思维可以理解的地方。它甚至不是写给你的,而是写给生命的某一个层面,并与之共振,直到生命的那个层面“苏醒”过来。所以,不理解,看不懂,是正常的,怕的是你认为你懂了,那麻烦就大了!

后来,我经常把这句半开玩笑的话挂在嘴边:“那么多人脑袋削个尖想要开悟,却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恐怕没人想要开悟了!”

这时如果你说:“即便如此,我也要义无反顾地朝着终极解脱的方向走,哪怕那意味着彻底的寂灭!”

那么请你继续读下去……

自从我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幻概念之后,自我的实质性消融就好像拉开了帷幕。这是一个注定发生且无法退转的过程。一次次看到自己的虚幻,一次次试图反击证明自己真实存在,又一次次不得不承认这是徒劳。渐渐的,原本看起来真实不虚的一切,越来越像一个梦境。“我是谁”和“我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些看似毋庸置疑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不真实。生命中原本无比重要的人和事,也变得像是梦中的角色和情节一般,无法再认真地相信它们的真实性。哪怕是做人最基本的对世界的认知,也开始模糊起来:“这是人?两个眼睛一张嘴?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房间?我在房间里?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了……”

很快,自我感变得飘忽不定,时有时无,直到彻底无法分辨自我和外界的区别。又或许,根本并不存在这种区别?

直到有一天,无法描述的空寂毫无预警地展现在眼前,赤裸裸的空,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一法的空,空到无所空,什么都没有了,连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了。在这丝毫没有反驳余地的空里,以往认知的一切被一扫而空,什么都不剩了。整个世界天旋地转,身体像在经历死亡一样,恐惧在胸口忽上忽下到处乱窜,时而像掉进深渊,时而又忘了身在何处。

直到许久后恢复意识,回了回神,才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同了。见周围的一切竟然都是一种可以被描述为“无条件的爱”的东西“伪装”而成的。这永恒无限的爱充斥在每个角落,它“伪装”成桌子椅子、地板墙壁以及每一个物品,它也“伪装”成情绪、感受、想法念头等。甚至,那个被认定为“我”的自我感,竟然也是它“伪装”而成的。哪里有什么真实的桌椅墙壁?哪里有什么水杯书本?哪里有什么真实存在的自我感?统统都是它,全部都是它!

这永恒无限的爱充斥着一切,渗入到一切中。或者说,一切显现的形态,统统是由“无条件的爱”这个本质做成的,看到这层本质,世间再无第二个东西,所见所到之处皆是这无条件的爱。世间再无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圆满无缺的。至此,那最后一丝还在“垂死挣扎”的自我感好像看到一切本已圆满了,一切问题都消失了,自己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以安心地放手了。那种感觉像是,看到黎明已经破晓,所以把台灯关掉一样自然、理所当然。

没有歇斯底里的挣扎,没有视死如归的奋勇,也没有自我牺牲一般的悲壮,只是不再纠缠,心甘情愿地去了。甚至有一个清晰的体感,像是一股能量从胸口处泻掉并消散出去。身体忽然轻盈了许多。

这时,好像一直在舞台中央的角色退去了,只留下一个舞台(也就是一切万物),而这个一直处在背景中的舞台,忽然变成了“前景”,变得无比的明显、显而易见。发出感叹:“一直以来被我归类为背景的一切,就是实相本身了,就是生命自由呈现的样子了,只因把‘我’摆在了一切的中央,它们才看似成了背景,成了似乎不重要的或无关紧要的衬托。然而这以往被认为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一切,竟然就是最大的奇迹,是生命的奇迹,是神迹一般的存在。”

原来,一直在寻找的“真相”从头到尾就在眼前——最近、最直接的地方,却视而不见。原来除此之外再无它法。原来一切只有“这”,没有“其他”了!原来“这”就是宇宙的起点,“这”也是宇宙的尽头,一切都包含在“这”里,宇宙中无限的发生,只在这咫尺间。只因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相信除此之外一定还有“其他”,所以心无法安在此处。原来一切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发生着,不需要任何改变,因为改变也已经在发生着了,随时随地发生着。原来一切本来就是自由的,包括不自由的感觉,也自由存在着。原来一切都毫无掌控,包括掌控感的感觉,也毫无掌控地发生着。原来一切都是无序的,包括有序的感觉,也无序地发生着。

而在这一切中,根本没有一个我。

圆满一直都在,自由一直都在,爱也一直都在。但是当这一切毫无遮挡地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不在了。一切还是原原本本的样子,而没有一个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体验了。像是拿掉了一层滤镜,拿掉了一层遮挡,世界终于是原本如是的样子了。

而这与自我曾经想象的解脱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这与我曾经读过的那些描写真相的书也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为什么没有人在书里写过这些?为什么大多都是在说“我是一切”、“我与万物是一体”、“我是无限的”、“我是意识本体”、“我是宇宙”、“我是觉知”、“我是Atman”……等等。这些语言似乎暗示着,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它是某某样子,而且是很强大、很神奇的样子,甚至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或方法达到那个样子。虽然因为语言的局限,这情有可原,为了方便理解,话好像必须要这样说。但是这类描述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种根本性的误区,把人引导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越来越强化一个信念——有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我”,需要倾尽一生去追求和实现这个“我”。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尝试描写真相的文字,是由尚未消融的自我书写而来,所以根本写不出事实?还是因为怜悯流浪在梦中的众生无路可循,所以给他们一个虚幻的希望以面对惨淡的现实?

也许最古老的经典中有准确描写过真相,但是还相信“我”是真实的我,还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真实存在的我,是不可能看得懂的。即便读过,也无法体会吧。是啊,自我怎么可能体验到没有自我的样子?就像自己无法抱起自己一样,自我如何才能做到无我?不能,不可能。

语言的作用是传达讯息,使人理解某种概念。但理解与解脱无关,因为解脱与概念无关。没人因为理解而开悟,没人因理解而解脱。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理解真相而获得解脱,是自我最飘渺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许许多多地人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试图理解开悟的境界,但依然无法真正的解脱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获得开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到达解脱。因为真正到达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解脱,只剩下自由,只剩下一切如是。说“佛是一个开悟的人”,也只是自我能讲出的看似最贴近事实的故事,但依然与事实毫无关系。

回想那个因为升级了认知体系而转变了生命轨迹的我,还以为自己通达了世间的真理,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还得到了好处。那实在不能称为真正的解脱。

然而,回头看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在逐渐消融的过程。从最初的觉醒瞬间开始,自我就开启了消融之旅。是这种消融打破了旧有的认知体系,让一部分“执念”破除了(毕竟自我就是由无数“执念”构成的)。而此时尚未消融的部分自我感认为是“我”改变了命运,并根据这些体验,继续以自我为中心编造了一套新的认知体系,并信奉起来,从一套理论切换到另一套理论,但实际上都是故事,同等的虚幻。而这时的自我以为自己成功了,解脱了,殊不知自我的消融并没有在这里停止,而是继续朝着更彻底的消融走去。直到这时,自我才发现了“不妙”,清清楚楚地知道,任由消融继续下去意味着什么,但是它无法被阻止。它甚至不需要谁的允许,它只是发生着,就像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最终一切从哪来回哪去,“我”从虚无中来,最后消融至彻底的虚无。

只是生命并没有停止,生命依然以一切如是的形式继续延伸着,绽放着,奔腾不息着,且永远不可能停止。

现在再回看那些经历,那些一天一天“变好”的过程,那些在我最低谷的时期支撑着我的信念,虽然现在看来这一切也都是虚幻的故事,那些信念也并没有任何真实性,但是在那个时候,那个状态下,那个时空节点,那些发生注定会发生,且毫无错误,完美且圆满。那些现在看起来带有误导性的书籍和话语,也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作为一种特殊的因缘,影响着一些人,促成着一些发生,转变着一些境况,配合着生命无需理由也无需意义的自由演绎,那也同样的圆满甚至神圣,没有对错可分。一切发生都如其所是,没有问题,没有错误。这就是生命的自由无碍。

至此,那些曾经清晰的路径,指引着我一步一步走向自己认为的解脱的样子,那些有路可循、有道可依的状态早已不在。此时脚下无路可走,无道可依。一切本就如是,一切本都是同一个“东西”,路径的概念也就消失了,要路径通往哪里?要去哪里?无论去到哪,依然是如是的“这里”。无论自我拿起什么方法和路数,无论修炼成一副什么模样,依然是“这如是的发生”,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只有自我认为有区别,只有自我在分辨区别。

脚下再无路可走,无论走去哪,依然在原地。

这才低头承认佛说的“不可说,不可说”,说的都是错的。曾经暂时依止的某句话,并视为真理,才无法理解“不可说”这几个字的深意。感叹道:“真理无门可入,真理无路可达!”要走哪条路才能到达“这里”?一只马克笔要写出怎样精彩的文字才能到达白板?它无论写什么,哪怕乱涂乱画,每一笔都在白板上!

……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电视剧,看到师徒四人千辛万苦斩妖除魔终于到达了西天,竟然取回的是一部无字经书。看着他们失望失落的样子,我也跟着痛心疾首——怎么可以这样,太欺负人了!

此刻再回想这个桥段时,却被四处涌现扑面而来的幸福冲撞地泪流满面——这无限的鲜活的饱满的全然的生命,在在处处,乔装成一棵树,乔装成一把伞,乔装成一个人,乔装成一条狗。时而扮演着悲情,时而扮演着暴怒,时而扮演着喜极而涕。生命在说着,生命在听着,生命在看着,生命在玩着,生命在苦着,生命在乐着,没有一法不是生命本身在无限延展着。苦苦寻求的生命本质,竟然就在眼前的一切中,已经毫无遮掩的在了,一直都在。

那无字真经没有一个字,却赤裸裸地呈现着生命的全部,完美、完整、毫无缺憾的本质。一切本已经是终极了,一切本就是圆满了,看似平凡的所有,看似“有漏”的一切,就是神圣本身了。何须再求?何须再说?

奈何如来言道:“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于是给他们换了一套有字经书。

这也怪不得东土众僧,任何人,任何认为自己是一个真实、独立存在的主体,都完全没有办法理解这原本圆满的整体性,而只能从一个有限的视角去窥探,视野中的实相永远是不完美的。但这种不完美的体验,却依然是这完美一体性中的一种呈现,没有任何一法在其之外,圆满容纳了所有不圆满。

这本书显然无法做到无字真经那样不用一个字就轻松呈现出一切圆满,但是这本书可能会破除掉你对圆满的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种想象。无论你认为圆满是什么样子,都是一种误解。而坚持认为圆满是那个样子,便成了看见圆满的障碍。

这本书并不是在主动创造某些概念让你去相信,而是作为一种回应而存在,回应那些被广泛且深刻植根的信念,并指出它们的虚幻。换句话说,这本书是一个破坏者,它会摧毁一切,而不会重新建立任何体系。它可能会摧毁你认知中的一切,包括你对自己的认知。

这些文字有时可能会让你产生共鸣,你觉得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你甚至可以引经据典来证明你知道,你理解,你懂得。但那只是大脑自动产生的信息关联,与理解无关,也与真相无关。

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理解,所有的理解都是一种假象,是对那不可知的一种解释。没人能真的理解什么,只是自以为自己理解了,或理解了自己的理解。理解的全部意义在于消除了困惑,是困惑的消失让心灵回到最初状态,而不是理解。所有的理解最终都是误解。当你发现我穷尽生生世世也无法理解真相一分一毫,也就放弃了理解,也就回到了自由。

所以,请不要把这本书中的话语与你曾经听闻过的任何道理和体系建立联系,认为这本书中的某句话就是你脑海中曾读过并理解的那个意思。大脑会自动产生信息之间的关联,由他去,但是不要相信那个关联,不要得出任何一个结论。如果暂时读不懂,就让心无着无落的悬在那里就好,某个层面的共振会自然发生,无需掌控。这是这本书的正确使用方法。

(开篇未完待续……)




待本书全部内容更新完毕后,会举办线上读书会,届时王了了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读者会面并进行互动。读书会在本书更新完毕后的第一个周六开始,并在后续的每个周六举行。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读书会时间,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日期报名。
⬇️⬇️⬇️

王了了如是说
了了常知,如如不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