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各种皮肤外用药的选择

健康   2024-12-29 23:25   北京  

常见的皮肤外用药

有软膏剂、洗剂、溶液剂、醑剂等外用制剂,外用药虽相比静脉、肌注或者口服药物用药方式不同,不直接进入人体,相对来说,药物不良反应较小一些,但是药三分毒,也不可滥用或者混用。本文对常见的一些皮肤外用制剂的使用做一介绍,以指导临床应用。

软膏剂


软膏剂有多种激素软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霜、三九皮炎平等,达克宁软膏、硫磺软膏等,可谓阵容强大。


软膏剂有两大家族,一是传统的油膏,它是由羊毛脂、凡士林等油溶基质所组成,由于软膏比较油腻,涂用后能使皮肤软化,药物易深入吸收,对某些角化、慢性皮肤病效果较好,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硫磺软膏等。但对急性皮炎出现的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过多就不能使用了,因油脂封闭于皮肤表面,阻塞小汗腺,影响汗液的排出,阻碍散热,可使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而使渗出增加,从而加重病情。


二是近年崛起的霜类软膏,也称乳剂。霜剂适用面广,各种亚急性(皮损略有渗液、流水)、慢性皮炎都可以使用。


霜剂与油膏比较有许多优点,如通透性好,用上去有清凉的感觉;含油质低,比较清洁,容易洗去,不沾污衣服;涂药后不需要包扎,在身体各部位均可使用;病人乐于接受。


但霜剂也有弱点,如霜剂所添加的药物浓度不能太高、种类也不能太多,以免破坏霜剂的形状,其作用比软膏可能略差,因此,并不能完全代替油膏。比如对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的,采用油膏就比霜剂疗效要好。


常用的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治裂膏)外,应用最多的是激素软膏。


近年人们常把激素软膏当成了万能膏随便滥用,引起了不少不良反应,如过度使用造成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恼。


长期、大面积地使用也可造成激素吸收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肥胖、满月脸、血压增高、糖尿病等,因此,提醒患者不要自己乱用这一类软膏,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一般每日涂两次即可。


溶液剂


常见的有硼酸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利凡诺溶液等。


溶液剂大多是用来湿敷的,皮肤病的湿敷主要是冷敷。湿敷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不少患者仍不会正确操作。


正确的湿敷方法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也可使用普通消毒口罩,浸透上述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每隔15~30分钟更换纱布1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


湿敷的主要目的是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血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清洁创面的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Ⅱ度烫伤后水疱溃破的渗液面等病症。




重点提醒:当大面积湿敷时如大面积烧伤,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湿敷还要注意保暖,以防受凉感冒。


洗剂类


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这类制剂最大的特点就是本身不均匀,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剂,储存时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匀,再用毛笔或棉签涂用。


洗剂类药物的作用除了消炎、杀菌、止痒外,主要是通过外涂后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所以,涂用洗剂的次数,每天必须达到3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在有毛发部位使用时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因此不宜应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洗剂类药物瓶签上注有“用前摇匀”,但仍有很多粗心的患者和年岁大、文化低的老年患者在使用时,只用上层清水外涂,这自然起不到治疗作用。因此也提醒药师或者医生,在发出洗剂时一定不要忘记再次提醒患者“用前摇匀”。


醑剂


代表药物有止痒醑剂、癣药水等。所谓醑剂,其实就是是药物溶解于不同浓度酒精中的制剂。这类药物涂用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再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可达到治疗作用。


不过醑剂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黏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患者要根据癣的种类和部位合理选择外用药。    


一般来说对发生在面部、儿童躯干、四肢的体癣,可选用3%克霉唑乳膏、1%益康唑乳膏、2%咪康唑乳膏(达克宁)或复方苯甲酸软膏涂敷,一般于1周左右获效,连续治疗2~4周。


对成人躯干、四肢的体癣,可选用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十一烯酸软膏,或1%特比萘芬乳膏、1%联苯苄唑乳膏涂敷,1日1~2次,连续1~2周。


手癣和足癣(脚气)都是由于真菌感染手足皮肤所致的疾病。


浸渍糜烂型脚癣和水疱型脚癣外用药可选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等。


角化过度型脚癣可选用复方水杨酸溶液、土槿皮酊、孚琪、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甲癣可选择外用药亮甲(复方聚维酮碘搽剂),同时配合口服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奈芬片氟康唑、酮康唑等)治疗。


头癣由真菌感染头皮或毛发所致,属于比较顽固的真菌感染。


治疗上以口服抗真菌药物为主,同时配合局部治疗。


外用抗真菌乳膏或软膏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联苯苄唑凝胶(必伏)等,每天1~2次,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基层医界
基层医界,隶属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基层医务工作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一路相伴,砥砺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