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杨逸飞
美 编 | 李双徽
审 核 | 崔春良
蝉鸣时节,告别母校,我踏上新的征程,奔赴下一段热爱。还记得第一天走进法院的情景,我满怀着憧憬和忐忑的复杂心绪,一边热情满盈,期待着开启司法工作的学习成长之路;一边摩拳擦掌,希冀将“纸中言”放在“事中练”。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我领会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学习将抽象规范对应到具体事实。每天工作接触的内容变得更加具象、生动。曾经课本上一板一眼的法条变成了窗口前焦急寻求帮助的群众,曾经宣传片里“如我在诉”的口号变成了热情充满干劲的法院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我开始真正从司法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也明确了未来进一步学习和成长的方向。
杨逸飞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
勤学不辍夯基础,以知提效业更专
对学生时代的我来说,关于起诉受理和案件管辖的法律规范只是诉讼法当中的一小部分,甚至不会作为重点章节来复习掌握。但当我真正负责窗口立案受理工作以后,才更加清楚这一小部分看似简单的法律条文,却蕴含着大乾坤,在实际操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民事案件几百种案由,不同的案由和案件有着不同的管辖方式和材料要求,需要窗口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掌握。入职三个月来,我求知若渴,坚持“实干躬行”的信条,从现场实际受理的案件中学习,提炼出每个具体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主动向同事前辈们求教,学习办理不同的案件应当注意的地方。我笃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书上的知识和同事们传授给我的经验总结成笔记,加深自己的记忆,也方便时时查看,温故知新。在刚入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张薄薄的纸成了我的定心丸,祛除我初上任的胆怯与彷徨,让我更加有信心有底气地接待当事人。
学习笔记
法律关系往往蕴含在众多法律事实之中,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实理由中准确把握实质的法律关系、透过表面迅速地抓住案件中的主要矛盾,这是审查起诉材料时需要具备的关键本领。一些当事人提交的起诉材料长篇累牍,法律关系错综复杂,还有一些当事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述说案件事实时讲不清重点,这些情况对办理立案手续的工作都造成了困难。在工作伊始,我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时,常常不知该从何看起,只能转而请教其他同事。后来在每天的工作中,对常见案件案由逐步熟悉和掌握,也慢慢学会从相关陈述和材料中找准当事人的核心诉求和争议焦点,抽丝剥茧,快速准确地厘清基本法律关系,为审查案件奠基定调,从而更加准确地适用法律、更加高质效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
释法说理润人心,以练促行志愈坚
进行窗口接待工作
起诉受理是当事人进入法院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一道门,这项工作关乎法院留给当事人的整体印象,如果不能妥善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也会影响后续工作中当事人的配合度。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工作人员的温暖热情、感受到司法程序中的公平正义。窗口接待工作有各种情况发生,当事人可能对需要补正的材料提出疑问、催促立案进度或者对起诉材料不属于本院管辖范围等情况提出质疑,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也不在少数。面对这些当事人,我也逐渐学会用耐心化解对方的怨气,仔细倾听当事人诉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当事人精准表达诉求,将“摆事实、讲法条”与“倾听需求、释解疑惑”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处理方法。看着当事人露出恍然的表情和满意的笑容、听到一句真情的“谢谢姑娘了”都是对我工作的莫大鼓励。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不断积累经验,更加游刃有余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让立案工作更加契合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认知与期望。
进入法院以来,我体会到了法律工作的庄严与神圣,体会到了作为法院工作人员肩上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我体会到了法律工作的严谨和细致,体会到了材料审查中的细节问题对整个案件的判断有多么重要;我体会到了法律工作的温暖与包容,体会到了同事们积极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决心。在未来的工作新征程中,我也将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始终秉持“为民初心”,多实践、多请教、多学习,从当事人的需求出发,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法院干警,见证更多公平正义的实现,助力法治社会的温暖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