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胡志旭
美 编 | 李双徽
审 核 | 崔春良
校园学习与法律援助:梦想与实践的初步融合
在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求学时光,不仅是我法治梦想的起点,也是我法律实践的初步尝试。每一次课堂讨论、每一篇论文撰写,每一次辩论赛,每一次实习都让我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法学基础。2023年6月,我怀揣着满腔热情,踏入了中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大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老年人争取权益、为进城务工人员讨回公道、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与温情。这段经历让我见证了法律如何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我的人生也因这份使命变得厚重且充满意义,坚定了我追求法治理想的决心。
胡志旭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
信访工作的历练:责任担当
2024年7月,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正式成为中山区法院的一员,被分配到信访部门工作。信访,是法院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也是考验法院工作人员智慧与耐心的试金石。我迅速调整心态,从接听每一个投诉电话做起,认真记录,细致分析。面对当事人的焦虑与诉求,我学会了以同理心倾听,用专业知识解答,及时与承办法官沟通,确保每一起信访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建立了与各庭室的紧密联系,也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访技巧的精进:情理并重
接访记录中
接访,是信访工作中最直接的群众接触。随师父接访做笔录不仅仅是一份机械地记录工作,更是一次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在尊重与理解中拉近与信访人的距离,如何在耐心倾听中捕捉关键信息,如何在释法明理的同时进行情绪疏导。每一次接访都能感受到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业务性、政策性、法治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用心用情,更需要用力,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不断地在工作中锤炼自己、打磨自己,提高工作效率,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复杂的信访情况。
信访报告的撰写:专业提升
撰写信访报告,是我工作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乍一听写报告,会想起从小到大就抵触写作文、想起被论文折磨的痛苦,会有一些畏难情绪。然而,当自己上手,我发现,每一份报告,都需要仔细阅读电子卷宗,进行案情梳理,了解关联案件,回应当事人的诉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审判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撰写第一份报告,用了整整一天,在审批前,我的同事帮我检查出了很多错误,有一些专业术语用得不恰当,有一些关联案件之间逻辑不清晰。师父和我说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这个报告写出来,就是让非专业的人一看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将牢记这句话,认真撰写每一份报告。
法治梦想的坚守:砥砺前行
“不推诿,不敷衍,不逃避,倾我全力,但求无愧于心”这句话是全国模范法官魏晶晶的自我评价,这是她的人生信条,也是我踏入法院大门时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我深知自己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信访工作还是其他工作,我都将秉持公正、为民、廉洁的司法理念,切实履行职责使命,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