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行记

文摘   2024-12-14 06:30   北京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宜昌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地望。历代先贤名流如楚国著名大夫兼诗人屈原、西汉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清末民初杰出学者杨守敬等,出生于此;名士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陆游等,多会于此。宜昌还以“三国故地”而著称,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宜昌。让我们一起来漫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题三游洞

再步西陵峡口前,

楚云巴雨漾胸间。

唐题宋记三游洞,

序赋诗词似锦绵。

三游洞位于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口,著名的历史名胜。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弟白行简、友元稹在西陵峡相聚畅饮,偶然发现这一奇特的天然溶洞,遂乘兴游览,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三人皆提笔成诗,白居易又作《三游洞序》以记:“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从此得名。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携二子苏轼、苏辙游历到此,于三游洞洞壁分别题诗一首,盛赞西陵美景。这两段文化典故,历代流传,唐典被称为“前三游”,宋典被称为“后三游”。此后,三游洞迎来了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现洞内存自唐宋以来的历代碑刻60多处,洞外20多米长的摩崖石刻壁廊,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多种书法字体。

三游三游洞

春庞尚映下牢溪,

擂鼓台前壮岁题。

半老三游凝逝水,

白唐苏宋韵无羁。

余曾三次游览宜昌名胜三游洞,对这里旖旎景观偏爱而执著。青年时,一访三游洞,静观下牢溪清流;壮年时,二访三游洞,吟诗擂鼓台前;将近老年,三访三游洞,慨叹唐宋早逝,我生苦短,唯有华美的历代诗赋永远地镌刻在古老的苍岩之上。

当阳三国故迹

银袍血染展孤忠,

怒喝断桥退魏兵。

尤恨麦城身首异,

汉家三杰永雄风。

一座当阳城,半部三国史。湖北当阳有三国遗迹五十多处,如长坂坡、当阳桥、锦屏山、玉泉寺、麦城等等。三国时期的各路豪杰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诸葛亮、曹操等在当阳上演了一幕幕的历史活剧。行走当阳,我们似乎看到了千年前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血染白战袍,张翼德横矛当阳桥,拒水断流,关云长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山水形胜间都在流动着三国古风。

长江夜游

一船夜载万般图,

华阁丽亭两岸铺。

方叹磨基山绿趣,

又惊跨坝古今殊。

宜昌长江夜游观光,美妙玄幻,撩人心怀。长江水流激荡,两岸灯光璀璨,游船一路驶过雄壮高昂的夷陵长江大桥、古朴凝重的天然塔、悠趣秀丽的磨基山、威震三江的镇江阁等,最后抵达葛洲坝,完成了一次历史与现实错落、人文与自然交汇的文化之旅。

野马神旅
我的脚步没有尽头,远方是我漂浮的家;我的双手永在攀爬,远方有我怒放的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