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老师在上一门无用的课
科技
社会
2024-04-02 14:24
江苏
北师大的陈志新老师,亲自到教室发传单,请学生去B站听自己课的新闻,一早我就看到了。
这样的高校老师每个地区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就像那样的老师每个高校很难没有一两个。有收到传单的学生,有心就此发表感慨,于是陈老师火了。大家啸聚到他的B站账号下,粉丝量很快突破一百万,他的课程第一课,播放量已经突破四百万。传单,传单内容,一张一张发传单的举动,陈老师的一头花白头发。这一组信息勾勒出一个以传道受业为己任的传统好老师形象。听说的情况是,陈老师是因为自己这门课没有通过校方评审,失去作为公选课讲授的机会,他决定把它发到网上,作为免费公开课。于是从今年跨年夜半夜开始笨手笨脚地录制,用了三个月,全部录完。紧接着他又以一个萌新的身份,笨手笨脚往B站困难重重地上传视频。要不是惊动了B站官方,开了绿色通道,这会像他的课程《社会科学概论》包括的内容,成为一个社会学难题。后来我还了解到,陈老师从一个专科生的起点,工作五年后,考到北大硕士,再到北师大在职博士,到现在57岁快退休的年纪,做到北师大副教授。很励志,但也没有什么逆袭成学术大拿的神话等着他。所以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中国“斯通纳”的故事。斯通纳是一个同名美国小说里的主人公。他也是一位高校里的教授。穷人家出身,脑子不很聪明,但很勤奋,干到大学里的文学教授用尽了他所有运气和努力。但直到退休,他也没有取得多大的学术成就。用小说里的话讲,总是处于成功的边缘。这种普普通通乃至有点失败感的一生,普通人不例外,大学里的教授也不例外。我们看这个故事的共鸣点在这里。陈老师的专业是信息管理,研究方向是分类法。在知网可查到他发表的33篇论文,都在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这个分类下。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完全出于他知识分享的兴趣,对他发论文和评职称,都没啥用。但为了这门没啥功利价值的课,他花了超过五六年时间进行备课。由此,又勾勒出一个坚韧的知识布道者形象。两种形象叠加,触动了热搜开关,触发了年轻人的学习热情。陈老师没有点名,但到陈老师视频上发弹幕报到的全国各地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报到最后一分钟。中国哔哩哔哩大学,名不虚传。听课瞎bb,是该校的优良传统。从第一课序言我们得知,社会科学概论的具体内容,是对我们常听说的文学美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导览。陈老师严格按照学科分类标准,把每一个涵盖的学科都讲到。这么一看,备课超过五六年也不是很长。虽然我们不读书,但好歹念过大学。就我自己来说,大学四年,除去吃饭睡觉谈恋爱以及为谈恋爱荒废光阴而蛋疼忧伤外,剩下的时间,也就够我粗通我的专业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了。一概而论的话,从入门到精通,满打满算猛学四年也够呛。那么陈老师从自己的专业延伸到十几个其他专业,五六年时间,他所能学到的,也就是概论。也就是说,陈老师是在用概论级别的知识储备去教概论。陈老师虽然用自己讲得肯定有很多漏洞,社会科学做不到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等等来事先打招呼,摆出低姿态。但,讲课不是请客吃饭,前提是要有高水平。我喜欢看一种小册子,目的是陈老师讲这门课的目的,快速了解一个学科或话题基本情况。比如国外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比如国内的大家小书系列。通识和小书,不是雕虫小技,不是茶余饭后。这是考验厨艺的蛋炒饭。不够牛,不够大家,写不明白。甚至,抄都抄不明白。越是通俗常识的东西,面向零基础大众的东西,越需要高精专。因为要准确清晰,容不得错。错的知识讲解一旦碰到热情的零基础大众,那是会发生爆炸事故的。这不是对陈老师学习能力的质疑。因为,我去看了他的课。我不是很懂陈老师的课程设计思路,但从前两节序言和如何读书的内容看,思路有点混乱。照我理解,这两节课,应起到整门课的纲领作用,纲举目张。序言的功能要高瞻远瞩,架构起整门课的体系。如何读书的功能是阅读指导和建议,对应下面具体学科概论的学习。补充概不到的地方。序言课50分钟,主要是在反复区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我有理由认为,随便照着读一个社会科学的百科词条,都可以满足这节课的要求。如何读书课,拉着看了下,可以确定的是,陈老师是个文学爱好者。从论语推荐到普希金。具体的学科,我看了下文学一节。陈老师以自己为例,主要说明,看文学,虽然耽误事儿,比如高考考砸了。但值得,不后悔。不管你学什么,都要拿出时间看文学,过一下精神生活,终生受用。这个引子没问题。引完了,他下面主要就是根据北大周先慎老师的《中国文学十五讲》来讲了。一些定义,概念,文学对人精神的影响等。观感是,空洞。硬讲。这还是在陈老师是个文学爱好者的前提下。看了一些其他听后感。据说哲学一节,是从德国开始讲的,略过了古希腊。因为陈老师认为,古希腊古罗马不存在,假的。西方文明从文艺复兴开始,但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是模仿中国。所以,西方文明,西方哲学,根子在中国。总结来说,这门课的初衷很美好,让我们对每天接触到的学科有一个基本认识。但由于涉及的学科门类如此之多,从概论到模糊到记不清,也就是发几条弹幕的功夫。其次,陈老师本身的功底以及课程设计,存在自谦不能填满的太多漏洞。假如有热情过分的学生要在陈老师这里掌握十八般武艺,那就真的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粗暴地说,陈老师以对自己没啥用的心态讲课,但这个课确实也对听众没啥用。说到这里,我已经对北师大校方pass这门课的决定表示理解与赞同。但不管怎么说,陈老师谦谦君子,他对教学事业的无私与热爱,令人感动。一个很清楚的事实是,大家主要不是来听课的(结合这门课和陈老师的情况,这是好事)。准确说,比起来学习,大家更能从表演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中,得到满足。不断增加的观看人数,蜂拥的弹幕和丛集的评论集体构成一个表演型人格,并打造一个大型刻奇场面。xxx大学前来报道,陈老师好,陈老师好可爱,懂了懂了,不是很懂但老师人真得很好,陈老师再见。评论下还有人认真做笔记,整理陈老师提到的书目,概括每节课知识点。这种照单全收,是真的饿了,还是,狼吞虎咽的假动作?结合上面分析看,更像后者。那么,这种假动作骗谁呢?但总有声音批评说,年轻人,不能这么虚无下去。要干点有用的事。就算什么事也干不成,学习你总会吧?于是前有在董宇辉直播间买爆《人民文学》杂志,这回把陈志新捧成B站新晋明星老师。激情下单并不看的书,热情追捧并不往心里去的免费课。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知识消费景观。而背后,有一个评头论足的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赎罪券。好像,在学习这件事上花了钱和时间,就能在付费追短剧这种无脑消遣上,少点愧疚和焦虑,玩得更花点。这就是购买赎罪券心态。但他们想赎的不是没知识没文化还死不学习的罪,而是无用之罪。不管真学假学,我们清楚,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生存处境,大抵都是无用的。陈老师激情四射地说,读文学虽然没用,但它值得。我们听了激动。但已经没有底气这么跟别人说了。在这个躺平有罪、必须支棱起来的绩效社会,在这个只有考勤打卡是有用、网红景点打卡是无用的时代价值观下,有陈志新这种虽然于己无用也要分享知识的老师,当然也有明知无用也想装一下的年轻人。如果只有无用才能让我们透口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老师虽然讲了一门不怎么有生气的课,但却救了很多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