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年轻时,因为人单力薄,就希望多交朋友,可以抱团取暖。
在为人处世上,也会追求给人留下好印象。
甚至会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直对父母唯命是从。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过很多的失望、误解、猜忌、伤害之后,就会渐渐明白:一个人在天地间最大的德就是照顾好自己。
我们所有的好运,都不是向外求来的,而是自己吸引来的。
这个世界上,三观不同的人,永远无法好好相处,更不能成为好朋友。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是因为你们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好朋友。
就像有的亲朋好友,越相处越不亲了,那是因为彼此一直都不是同频之人,越来越不亲也只是早晚的事。
实际上,有些人走散了,有些人不亲了,都是命运的安排,根本就没必有遗憾和后悔。
只有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看得很金贵,把自己历练成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会吸引到真正同频的人。
一旦彼此能够相遇,就会相看两不厌,甚至会是越看越喜欢。
这才是我们今生真正的亲人。
现实生活中,到最后能够相处成亲人的关系,彼此都会互相珍惜、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为恩人。
即便偶尔有误会,也可以通过沟通,很快就前嫌尽释。
年龄越大越觉得:信任这个词,是世间最美好、最有生命力的词语。
如果一个人厚道讲诚信,就会自带贵气,就会吸引很多好人好事来到身边。
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首先应该是爱自己的人,其次才是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与时俱进、大度包容、无所畏惧。
若是一个人不爱自己,早早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总想讨好别人给自己多一些施舍,实际上是在内心里就把自己当成了别人的奴隶。
这样的人,其实早早就失去了天地之间最大的德:好好爱自己!
当你对别人有好处时,或许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善待。
一旦你失去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就会被人抛弃。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成为五福老人。
这五福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平和有尊严地,无疾而终。
能真正得到这五福的人,必定是平和待物的人。
这“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有的人虽然长寿却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却贫贱度日。
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却健康状况不佳。
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
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横祸。
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
只有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人生。
其余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这五福之中,好德是其他所有福气的基础。
很多儿女认为对父母孝顺,就是事事让父母满意。
其实,对父母孝顺就是先把自己照顾好,先活出自食其力、健康快乐的自己,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因为那些真正爱儿女的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有成。
反之,如果父母不管儿女身体好不好、生活幸福不幸福,只希望儿女无限度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父母对儿女肯定不是真爱。
儿女对这样的父母,还一味地满足顺从,也不是真正的孝顺。
在一个家庭中,肯定是所有人都好,同时又相处和谐、其乐融融,才能家和万事兴。
我们生而为人,首先是照顾好自己,活出优秀快乐的自己,然后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才是为人子女的孝德。
我们和朋友相处,同样应该先照顾好之道身体和情绪,其次才是在对朋友给予支持和鼓励。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力量和福气的源泉,也是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能够照顾好自己,活出优秀快乐、健康开心的自己,之后,诸恶不做,诸善奉行。
这就是最好的德。
有了这样的德行,我们就会宽厚宁静、心无挂碍,然后,就会康宁、富贵、长寿。
至于能否善终,我们完全可以提早立下遗嘱,做好准备。
那就是小病从医、大病从死,不插管、不做创伤性抢救,这样就可以善终。
一个人在天地间最大的德就是照顾好自己,这就是好德。
有了这样的好德,无论到哪里都会自带贵气。
我们就可以拥有最好的福气,配得上所有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