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曹霞老师七律《八女投江》:巾帼热血,浩气千秋

文摘   2024-11-29 19:25   河北  

赏读曹霞老师七律《八女投江》:巾帼热血,浩气千秋

文/刘生库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21年3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在历史文献和名家作品中,有关《八女投江》的事迹也有重要记载。1938年10月,岳乐安撰写了《七律.八女投江(外二首)》,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2011年赵延民撰写的《八女投江气贯长虹》列入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内容包括:清贫家出要强女;抗日军中逞夙愿;八女河边成大义等。时光转到2024年的11月,一位七律名家曹霞老师撰写历史巾帼英雄系列诗。下面,我们一起赏读她刚写的七律《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
曹霞2024-11-29
呲牙魔鬼正横行,容我红颜亦请缨。为使抗联存主力,甘将热血筑长城。
弹穷水岸群狼近,玉碎江中白浪惊。哪个芳龄不柔美?至今华夏起悲声。
注: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率领八名女官兵,面对日伪军战至弹尽,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投入乌斯河中,壮烈殉国。



这首七律《八女投江》宛如一颗璀璨而悲壮的星辰,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划破了岁月的重重迷雾,将一段动人心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重新展开,其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厚重深沉,现实启示亦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诗的开篇“呲牙魔鬼正横行,容我红颜亦请缨”,仿若刹那间将人们拽回了那个暗无天日、血雨腥风的年代。彼时,“呲牙魔鬼”——穷凶极恶的日寇,如一群自地狱涌出的恶魔,铁蹄踏遍华夏大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国将不国的危亡之际,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本是柔弱之躯,却心怀壮志。“容我红颜亦请缨”,此句恰似平地一声惊雷,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认知藩篱。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今有八女挺身而出,直面日寇。她们就像寒夜中的点点星光,虽微弱却坚定地汇聚在一起,以无畏的勇气回应着国家的召唤,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如同蛰伏在心底的火焰,瞬间被点燃成熊熊烈火,足以焚尽一切来犯之敌。

“为使抗联存主力,甘将热血筑长城”,此联道出了八女投江背后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抉择。想想那些抗联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缺衣少食,武器简陋,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守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八女所在的妇女团,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她们没有丝毫犹豫。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之壮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迈气魄。她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抗联主力部队的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用一腔热血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这长城,不仅仅矗立在乌斯河畔,更屹立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永恒象征。每一滴鲜血,都如同一颗颗炽热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交相辉映,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也为后世子孙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弹穷水岸群狼近,玉碎江中白浪惊”,寥寥数语,却将战斗的惨烈与悲壮刻画得入木三分。随着战斗的持续,弹药渐渐耗尽,那“哒哒哒”的枪声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敌人愈发嚣张的呼喊声。“弹穷”二字,宛如一把锐利的匕首,刺痛着读者的心,让人仿佛看到八女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抵抗,直至最后一颗子弹射出。此时,她们被如“群狼”般的日伪军重重包围,然而,她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玉碎江中白浪惊”,“玉碎”一词,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她们高洁的灵魂和决绝的信念。就如同古代仁人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守,她们宁死不屈,手挽着手,毅然踏入冰冷刺骨的乌斯河。那一瞬间,江水仿佛也被她们的英勇所震撼,白浪翻涌,似在为英雄们呜咽悲歌。这悲壮的一幕,成为了历史长河中永恒的定格,让每一个听闻者都不禁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哪个芳龄不柔美?至今华夏起悲声”,这两句诗恰似一把温柔的利刃,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她们也曾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或许在宁静的庭院中轻嗅过花朵的芬芳,或许在月下与友人倾诉过心中的梦想。正值青春年华,本应享受世间的美好,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所描绘的那般温婉动人。然而,国难当头,义无反顾地舍弃了一切。她们的牺牲,如同一场绵绵不绝的细雨,润泽着华夏大地,也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悲痛与崇敬。悲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至今仍在华夏大地回荡。每当人们想起她们的事迹,便会如“长使英雄泪满襟”般,被深深触动,同时也时刻警醒着我们,历史的伤痛不容忘却,英雄的精神必须传承。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堪称精妙绝伦。其对仗工整,宛如天作之合。“呲牙魔鬼”对“容我红颜”,一者丑恶狰狞,一者勇敢坚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弹穷水岸”对“玉碎江中”,前者尽显困境之艰难,后者彰显气节之高洁,在字词的对仗之间,诗歌的节奏感如鼓点般有力,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呲牙魔鬼”形象的比喻,将日寇的残暴具象化;“白浪惊”的拟人,赋予江水以情感,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逼真;而“哪个芳龄不柔美?”的反问,则如重锤一击,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相信《八女投江》这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将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它会让人们清晰地回忆起当年东北抗联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顽强抗争的身影,感受到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八女投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象征着在民族危亡时刻,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伟大决心和英勇无畏的高尚品质,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于现实意义而言,这首诗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在当今这个看似和平的时代,世界却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危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不断,各种自然灾害也频频肆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从八女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她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与发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她们的英勇无畏,鼓舞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她们的团结协作,提醒着我们在集体中要相互扶持,众志成城,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同时,我们也要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教育后代铭记英雄们的奉献与牺牲,让英雄的精神在华夏大地永远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在英雄精神的滋养下,成为国家的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曹霞老师的《八女投江》,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强烈的情感感染力,成为了一首缅怀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的千古绝唱。它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被后世子孙传颂敬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光辉诗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