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青春赞歌——读《中国近代史上的女英雄刘胡兰》有感

文摘   2024-11-19 18:08   河北  

跨越时空的青春赞歌——读《中国近代史上的女英雄刘胡兰》有感

文/刘生库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辉的巾帼身影让我们铭记不忘。她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的重任,以坚定的信念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刘胡兰,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女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曹霞老师七律诗,正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深情赞颂,也是一首跨越时空的青春赞歌。下面,一起赏读诗作。


中国近代史上的女英雄

刘胡兰

曹霞2024-11-18

岁月艰辛风雨狂,女儿不惧赴刑场。心怀善意怜民众,面对铡刀轻虎狼。

十五年华嗟太短,千秋赞誉信尤长。更加题字铮铮响,堪使英名越五洋!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10岁参加儿童团,14岁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5岁英勇就义。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在延安得知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这幅题词原本由八路军某部队的通讯员负责传递,计划送往山西文水县。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幅珍贵的题词稿在转移途中不幸遗失。1957年1月9日,为纪念刘胡兰烈士逝世十周年,山西省各界群众纷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共青团山西省委在筹备纪念活动时,得知当年毛主席曾为刘胡兰题词但遗失的往事,于是再次向中央提出请求,希望能够重新请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再次挥毫泼墨,写下了同样的八个大字。毛主席的题词不仅是对刘胡兰个人英勇事迹的崇高评价,也是对所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曹霞老师是当代写七律的高产诗人,写了许多优秀的名作。最近重点书写历代著名巾帼英雄,今天写的这是第四首,也是第四位巾帼英雄。


诗的开篇,“岁月艰辛风雨狂,女儿不惧赴刑场”,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在那个动荡不安、风雨如晦的年代,刘胡兰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敌人的威胁和诱惑,毫不畏惧地走向了刑场。她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生死的一种超越,更是对理想信念的一种坚守。


接下来的“心怀善意怜民众,面对铡刀笑虎狼”,则进一步展现了刘胡兰的高尚情操和伟大情怀。她心中装的是天下苍生,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她面对的是敌人的铡刀,却以一种从容不迫、笑对生死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对信仰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正是刘胡兰能够成为一代女英雄的重要原因。


“十五年华嗟太短,千秋赞誉信尤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刘胡兰短暂生命的惋惜,以及对她永恒英名的赞美。刘胡兰牺牲时年仅十五岁,这个年纪在常人看来还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少女,但她却已经肩负起了如此沉重的历史使命。虽然她的生命短暂,但她的精神却永存于世,赢得了千秋万代的赞誉。


最后的“更加题字铮铮响,堪使英名越五洋”,这是对刘胡兰英名的进一步颂扬。这里的“题字”讲的就是前面细述的毛主席为刘胡兰的题词,可以理解为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赞扬和传颂,题词铮铮有声、铿锵有力,跨越时空、传遍四海。刘胡兰的英名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回荡,更能够跨越五洋、响彻寰宇。


这首诗在表达上有着独特之处。首先,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刘胡兰的英勇无畏和敌人的凶残狡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刘胡兰的高大形象。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等,使得诗句更加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最后,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刘胡兰个人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英雄们的颂歌。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同时也激励着华夏儿女为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刘胡兰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她的长短,而在于她如何度过这一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而曹霞老师的这首诗,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最好诠释和传承,必将载入诗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