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新韵)》看曹霞老师笔下的巾帼英姿、历史底蕴与诗歌之美
文/刘生库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流传久远,自古及今曾涌现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和优秀作品。其中既有凡夫俗子,也有帝王将相,但糸列赞颂历代巾帼英雄的诗却不是很多。就在诗词冰冷的今天,竟然还有人要以七律形式撰写赞美历代巾帼英雄系列诗,这不亚于重走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这个人正是读者熟悉的曹霞老师。昨天她写了一首《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今天又写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新韵)》,从标题中“之一”推断,曹老师要写巾帼英雄系列诗。下面,先欣赏作品: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新韵)
曹霞2024-11-13
巾帼自古不输男,谋略操戈样样全。妙计布兵伏苇荡,红妆执鼓立金山。
扬槌阵阵杀声迫,交战纷纷敌舸翻。十万金军来势猛,可怜丧胆败八千。
注:梁红玉是淮安人,宋高宗建炎年间,金兀术率十万大军进犯杭州后北撤到镇江,时韩世忠任浙西制置使,率八千水军拦截抵抗。敌众我寡,梁红玉提出埋伏之计,她亲自在金山之巅的妙高台擂鼓指挥,战鼓擂响,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芦荡里埋伏的战船都“嗖嗖”地飞了出来,金兀术的十万人马溃不成军,最终败给了八千宋军。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巾帼英雄如熠熠生辉的星辰,闪耀于岁月的苍穹,梁红玉便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曹霞老师的《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新韵)》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以七律之体精彩演绎梁红玉的传奇事迹,将读者带入那金戈铁马的时代。
立意之奇:重塑巾帼之威
此诗立意新奇且深邃,开篇“巾帼自古不输男”,一语中的,奠定全诗基调,将梁红玉置于巾帼群体的宏大视野中。这立意超越了对女性英雄事迹的简单褒扬,而是站在性别平等的高度,挖掘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卓越价值。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古代,女性多被束缚于家庭的藩篱,而梁红玉宛如破茧之蝶,挣脱了这种禁锢。她的故事是对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此诗以她为引,唤起读者对女性力量在历史进程中重要意义的重新审视,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历史视角与人文关怀。
叙事之妙:如临其境的战争画卷
从叙事来看,此诗堪称叙事典范。它详细且生动地描绘了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全过程,如同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短剧。“妙计布兵伏苇荡”,仿若拉开了战役的序幕。梁红玉的这一妙计,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如诸葛亮的空城计,皆是凭借非凡的智谋扭转战局。梁红玉巧妙利用苇荡的地形设伏,其军事智慧可见一斑。
“红妆执鼓立金山”,这一句妙如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红妆的梁红玉屹立于金山之巅,执槌击鼓,英姿飒爽。在古代,击鼓进军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士气与指挥。传说中黄帝战蚩尤时,就以夔皮为鼓,声震五百里,助其战胜蚩尤。梁红玉的击鼓,亦有着同样振奋军心的作用,她在战场上化身为宋军的精神支柱。
“扬槌阵阵杀声迫,交战纷纷敌舸翻”,将战争的紧张激烈推向高潮。读者似乎能听见那如雷鸣般的战鼓声,看见宋军战船如蛟龙出海般冲向金兵。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楚汉相争时的垓下之战般惨烈。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画面的生动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那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氛围。
最后“十万金军来势猛,可怜丧胆败八千”,以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这场战役的传奇色彩。在敌众我寡的巨大悬殊下,梁红玉和韩世忠所率宋军能大获全胜,令人惊叹不已。这就像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整个叙事过程一气呵成,节奏紧凑,每一联都如拼图的一块,完美地拼凑出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全貌,使读者在诵读中仿佛穿越时空,成为这场战役的见证者。
用词之精:凝炼而富有表现力
在遣词造句上,诗人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字造诣。“巾帼”一词,简洁有力地明确了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和其背后的群体象征。“谋略”“操戈”精准地刻画了梁红玉有勇有谋的形象,她既是运筹帷幄的谋士,又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伏”字于“妙计布兵伏苇荡”中,生动展现了宋军埋伏时的隐蔽与蓄势待发之态,宛如猎豹潜伏于草丛,只待时机出击。“执”字在“红妆执鼓立金山”里,凸显出梁红玉的坚定与果敢,她站在金山之巅,用手中之鼓掌控着战争的命脉。
“阵阵”“纷纷”这两个叠词的运用,堪称神来之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画面感,“阵阵”的战鼓声,仿佛敲在读者心上,“纷纷”的敌舸翻覆,使战场的惨烈和宋军的勇猛更加具象化。“迫”字从听觉上给人强烈冲击,杀声迫近,如芒在背,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翻”字则从视觉上呈现出战场上的激烈厮杀。而“可怜”一词,在最后一句中略带戏谑地描绘出金兵战败后的狼狈,与前面的来势汹汹形成鲜明对比,尽显用词之精妙。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文化价值的彰显
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诗中的注释详细介绍了梁红玉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战役详情,为读者理解诗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梁红玉作为淮安人,她的事迹成为淮安地方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从更广泛的历史维度看,宋金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篇章,梁红玉的故事在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她的击鼓退金兵之举,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见证了民族危亡时刻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这首诗通过文学形式生动展现这段历史,使更多人了解到在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英雄人物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它巧妙地将历史与文学融合,丰富了文学内涵,也让历史以一种更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承下去,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新韵之韵: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生
此诗采用新韵,这是其独特之处。新韵的运用在保留古典诗歌韵味的同时,为诗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它突破了传统韵部的部分限制,让诗人在表达情感和描绘画面时更加自由灵活。在这首诗中,新韵与诗歌的节奏完美契合,读者在诵读时,既能感受到古典七律的韵律之美,又能体会到新韵带来的清新之感。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在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基础上勇于探索新表达方式的精神,为当代古典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情感之真:敬仰与歌颂的共鸣
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梁红玉真挚而热烈的敬仰之情。诗人并未堆砌华丽的辞藻来赞美,而是通过对梁红玉事迹的精彩描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的伟大。这样,人们诵读此诗时,能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一同为梁红玉击鼓助威,为宋军的胜利欢呼雀跃。这种情感的传递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它使这首诗超越了文字的界限,成为一条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将不同时代的人们与梁红玉的英雄事迹紧密相连,让梁红玉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综上所述,曹霞老师的《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新韵)》是一首立意新奇、叙事精妙、用词精当、历史文化价值丰富、韵律优美且情感真挚的精品七律。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梁红玉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一生,在诗歌的世界里领略到了历史与文学交织的独特魅力,为古典诗歌的创作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