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问题逃避、退缩、缺乏责任心,家长要做到这两点

情感   2025-01-04 20:51   河南  

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2134天分享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现在很多孩子遇到困难退缩,逃避,家长会埋怨孩子缺乏责任心。


其实,逃避退缩,真的不是孩子责任心的问题。


每个孩子有天然具责任心,根本不需要培养。就像一棵苹果树。它的种子里面本身蕴含了苹果树的所有基因信息。


一个孩子,他在出生的那一刻,他自带着生存发展,要承担责任的基因。只不过是我们后天的环境影响,导致他这颗种子没有萌芽。


后天有哪些因素会干扰孩子责任心的成长呢?


第一个因素是家长做得太多了。


我们很多家长的做法,初心都是为孩子好。但是,无意中拦住了孩子成长的路。


比如孩子上小学时,每天要带什么铅笔、橡皮、尺子,我们替他操心。每天回了家,要做什么作业,几点钟开始做作业,先做什么作业再做什么作业,还是要吃点水果,做完作业之后要去打一下球……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帮这个孩子给安排好了。


那他还有必要动脑子做什么?不用了。


任何生物是天然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颗种子即使不管他,到了适合的温度,季节,都会发芽。会朝着有阳光的地方自然地生长。


孩子也是。孩子上幼儿园,我去接我儿子。冬天很冷,我发现人真的就跟那个动物植物一样,哪里有太阳,他就往哪里靠。阴凉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本能告诉他往有太阳的地方靠近,温暖一点舒服一点。


可是,我在咨询中,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你说的我都懂,但是,如果我不替他操心,他就不会操心。”


这么说,家长不理解人的生理规律,不懂得尊重孩子。


生理本能就是饿了,要吃;冷了,要找衣服穿。你只要不挡着他的道,他就能自动发生,自然发展出来了。


小时候经常听家人说:“十分力气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


我们很多父母不是十分力气省七分,而是我们十分力气恨不得使到20


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初中时,房子要给孩子准备好,把未来的工作要给他准备好,甚至把他一生都给他安排得妥妥当当。感觉只有这样,我们做家长的就放心了。


家长想过没有,你都做得这么好了,他就没有必要替自己想了。久而久之,他原本与生俱来的能力就退化了。


第二个因素是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


80%的孩子之所以看上去没有责任心,既不能对自己负责又不对家人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但凡就是看上去不负责任,遇到困难总是退缩推卸责任,在他成长过程当中,一定有养育者,让他打了一个“负向”标签。而且这个负向标签,还反复出现。


久而久之,他就会形成自动化思维模式,遇到问题,自动化地觉得他是无能的人,他是个倒霉蛋,他是没有运气的人,他就是做不好事情的人,他就是不行的。从此以后这个标签有可能跟他一辈子。


一个人的态度和他的能力,基本是可以五五分的。


态度是什么?我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避,是迎难而上,还是回避逃开。


能力是什么?我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我暂时解决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有很多人可以求助,可以去尝试。这些,是在事情上磨炼出来的。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所遇到学习任务,若高于自己能力,多次尝试也够不着,体验到的是挫败,时间久了之后,他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不行,我得依靠别人。


那还有一些家长,当孩子想要去做事,想要去承担责任时,经常指出孩子没做到没做好的地方:


“你看看你洗的碗边边都没有洗干净”

“你看看你怎么这么笨,连个地都擦不干净!”

“用你的方法不行,我今天告诉你的方法能不能试一下了,我的方法才管用。”


孩子也很想做点事,但是妈妈太想让孩子把事情做好了,就会矫枉过正,把他批得啥也不是。这种做法让孩子也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妈妈不认可我,我做不好”。


其实,孩子做的事就让他去做去。即使他做错了,咱也别批评人家,笑一下,告诉他怎么做就行了。


网上看到一个视频,非常受启发。


一个孩子拿牛奶不小心掉到地上洒了一地。妈妈看到后,先安抚了下孩子紧张的情绪。然后说,要不要体验下用牛奶洗脚是什么感觉?孩子从紧张中缓过神来。跟着妈妈,脱掉鞋子,一起在牛奶里踩来踩去,玩了起来。


玩尽兴后,妈妈说,咱们一起收拾残局吧。


于是孩子跟妈妈一起收拾了地面上的牛奶残液。收拾牛奶残液时,妈妈跟孩子讨论了下次拿牛奶时怎么拿比较稳,比较不会出现滑落。孩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妈妈陪着孩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相信这么一个场面,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关键是,也不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做错事被批评被指责的印象。


我也经常跟家长分享一个段子。


爸爸要出差,对妈妈说:孩子才七岁,你要照顾好咱们的孩子。妈妈点点头。

半个月后,爸爸回到家,看到一个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孩子,一个当牛做马,洗衣做饭的妈妈。


另一种做法是:


爸爸要出差,拉着七岁儿子的手说:爸爸不在家,你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替我照顾好妈妈哦。

半个月后,爸爸回到家,看到一个跟妈妈一起勤快地满屋子跑着打扫卫生的孩子。


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把生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交给孩子做,激发孩子去做事,去担当,逐渐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能力慢慢就养成了。孩子做事的能力有了,孩子的态度就会变得积极,阳光。


当你发现自家家孩子,有很多梦想,但是他自卑,不敢尝试,总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吃苦,不爱担责任。


那你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尝试。


一是要爸妈放手,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体验到自己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


二是要发现孩子自身的优势资源,激励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家长要懂得示弱,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很多地方不懂,向孩子请教。给孩子展示自己能力,提升能力的机会。


人的能力和责任心是息息相关的。当这个孩子反复体验到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孩子一下子就信心就有了


如果您有以下困惑:文末赞赏10元,加微信13663884665,将获得一次电话咨询。

1、亲子沟通困难,无有效沟通方法;

2、孩子敏感、社交能力弱;

3、孩子没有目标、厌学、休学;

4、想提升成绩、内驱力差;

5、社交恐惧,走不出家门;

6、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不和。


关于作者

王爱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号:13663884665。

擅长领域:焦点解决取向,主要从事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厌学等咨询。

工作室地址:



爱语心理港湾
关注青少年成长,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妈妈,做最受欢迎的育儿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