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19世老拳师、黄埔军校教官
——陈凤山,
早年记录编写陈家沟太极拳资料颇多,其后人在逐步整理中,
《将揭手三十六病手转变为妙手择要》
其中大量引用大陈家沟历代前辈的古典拳论尤为珍贵。
《将揭手三十六病手转变为妙手择要》
1、人抽:是进不得势,知己将败,欲抽回身。(遇名家必败)解:拳论云:“遇刚则柔”“妙手转关”只要身法中正,精神集中舞身灵活,中气贯身,上下一条线,轻松以应刚,上身轻如杨柳,下如树栽根。以太极劲缠绕周身,左引右击,右引左击,周身虚实造时变换,能引能击,引实互为其根妙用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就是不怕压力,如压力越大,就是我得机得势之时,所以“抽”是病字,我说非为病,实刚内寓柔,回引而击人也。拳论云:“退即进也,运即退也”。就阴败阳胜,阳败阴胜,实刚柔相济,虚实变换的高级技5也。进,莫叫一思退。<)云:“退即进也。”岂为抽身而回,请为三思,再用一分为二,看看正面,再看反面,澄清自明一面是退,一面是进,进非全进,退非全退,乃是一引一击,何为病手。
2、拔:是拔回逃走。(如遇名手逃不走矣)
解:拳论云:“粘连沾随不丢顶。”就是粘住对方不使逃脱,焉能饭脚逃走。又有人说:“三十六计跑为上策。”或者我不近他身,他岂我何,此皆非太极之理也。太极,园动作也,一动之中皆是园形,如顺逆缠丝两个基本动作,一边是引人,一边是击人,尤如螺丝钉在木头内,进退都是顺逆缠丝劲,欲用顺缠,必须有逆缠,此种缠丝是时时分不开的,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停互为其根。此种缠丝如用适当,进退由我,而是指东打西,虽回尤进,引人进身,而善于还击也,也不是无力应战而拔回逃走之病。实败中取胜,而以技巧胜人也。如二十和十三内的白鹤亮翅等等都是败中取胜。
3、遮:是以手遮人,不让人进身。(全身成洞,无法补救)
解:出手接物,不是直接遮挡硬接,而是以缠丝劲接物。拳论云“出手即沾,沾即走,走即是沾,如胶添沾硬物,欲脱不能。太极劲是以圈迎物,所以沾圈而走,不是遮住人不动也。”又云:“轻灵能迎刚,能把刚化为乌有。”又云:“引入进身劲始蓄。”才能发出干脆。能使对方足跟离地。又云:“刚来我得力,轻松敌难防。”你左我右,你右我左,舍己从人,虚实转换,岂可硬遮,不让人进身么?实虚灵之妙耳?
4、磕打:是如以物磕物而打之。(汝刚人柔,打亦无用反被人打)
解:不管磕打和百般打法,只要你有虚灵在身,上下相随,中正
不偏,周身灵活,眼看手随,周身到处有缠丝劲,先松后紧,使彼摸不着头尾,成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假引真诱,胜过磕打,病手而转为妙手也。
5、猛撞:是突然撞击,冒然而来,持猛力向前猛撞,不出于自然,而欲贸然取胜。(此是危险万分,如遇各家你刚人柔,猛撞何用)
解:太极拳者缠丝也,无论任何运动都有有缠丝,勿有直来直去之说,欲直但直中有曲,刚内寓柔,柔内寓刚,始为太极。如长江大叫浪头前进乃有流连欲反之意,尤如有折回再上之意,有阴有阳,阳过阴在其中伏矣。太极拳是以理胜人,非以气胜,并非我家拳之猛撞而为病手,善为详察。
6、躲闪: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躲闪是败势败劲必栽跟头)
解:心静神束,假以引真,以应万物,不是躲闪,就是跌人。拳不能摇头晃脑,不能妄动。”何能躲闪就能跌人也,如一躲闪.然身我头道,教涣无依,如遇名家乘此跌汝,也不如周身中立成为中轴人,击我右往右引之,人击我左往左引之以实,随字妙用也或者左过右击,右过左击,或有类斜,而斜中有正,以免为入所制。能胜过毅闪百倍也。
7、侵凌:欲入人之界而凌压之也。(想胜必败,欺人被欺)解:不能硬入人界期压对方,只能虚灵缠绕乘隙即进,忽刚忽柔进落空,很自然而然的柔过刚来,被打者亦心服口服,打人者亦天人。形势致此而人已被打矣,功夫到此实已入妙境,人焉知之。
8、搂:是以手搂人之身。(搂人被栽倒而无怨,自找苦吃)
解:拳论云:“时松时紧,假以引真,真而中计也。”此亦诱敌之败中取胜耳,如人不明此理,中计无疑,此字亦能胜,搂人亦能看你功夫如何,能否灵活运用它。拳论云:“一层功夫一层理。”理胜人也。
9、拿:背人之节以拿人。(想拿人节必须被拿方为巧妙)
解:拳论云:“拿人不如被拿好,拿人不当反被拿。”此言名家耳其中巧妙,有高级技巧者,和微小虚灵,才能随机之速耳,切勿硬拿更背以欺人,人亦不服耳。
10、抵:是硬气抵抗,人尤如牛羊抵角,气力大就能胜。(想拇跌于人何尤)
解:拳论云:“精明过者受愚,粗中有细者胜人。”如两羊抵角,明过者,虚假击角抵对方,但是以逸待劳,中途转移阵地想胜对方租中有细的羊视对方,我似真心抵头,来势有假,在与对方接近时,采其转移阵地时逢虚而入,把精明的羊抵倒,此实时时细心,切勿力意之功也,所以功夫纯厚者,败势亦能胜,胜势亦能败,这是灵活显奇功也。
11、欺压:欺是哄人,压是以我之手,强压人之手,使其不得动也。(欺人反被欺)
解:太极拳不能欺压对方,只能随机随势下,以轻灵的巧妙之方,以活动其身手,待他动摇之后,如有隙可乘,即乘虚而入使彼失机失势而倒,对方亦不明为何倒地,何用拙力欺人再,此实中气贯通,虚灵以迎敌,使对方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我之刚柔对方亦不知何来何去,这是一层功夫一层理,功夫不到理不进身耳。
12、挂:是以手掌挂人或以弯足挂人。(如遇名家均无用,反而击汝)
解:脚勾手挂,皆是防人不备而用也,不如光明正大,以期搂挤按四正劲在动作中制人为宜,如用脚勾手挂,是顾此失彼,打手歌云:期搂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任人侵。”只要你能上下相随,人岂能钩挂你足之,如拳理精通者让人钩挂,以轻灵以迎刚后发之,使对方撒手不及亦能倒地。
13、离:是离去人之身,以防击我。(此是自取失败)
解:拳论云:“不贪不嫌,不及不离。”自守自界,人焉能击我,如只想不近身以防击我,此错误耳,拳论云:“近人要近身,身手齐到是为真。”又云:“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蒿草。”又云:“打人不当反被打,打人不如被打好。”岂怕对方近身而被打乎。又云:“欲要先胜人,须由败中寻。”以上种种要论可以论明,只要你能身桩中正,虚灵贯身,左回右进,右回左进,周身缠绕无隙可乘,对方岂能击我哉。
14、挡:是我手硬挡人。(内无缠丝劲,用拙力硬拔乃是失败)
解:拳论云:“用气则滞,不用气则灵。”用手硬拔就无绵软之者无统软之意,遇刚则项。此非太极之劲,如用拔时其中要有编丝如对方击来时定然是刚,我则柔过刚发,归根结底是“轻灵以迎网有园活性何用硬拔。
15、推:是我手将人推过一边。(此是自跌自也,何用人击)
解:如往前推时,要有急流回还之意,就是刚内寓柔,柔过刚发过刚在其中伏矣,应有快慢相间,直中有屈,进中有止,实中有虚身居正中,灵活自如,右进左退,左进右退,顺逆缠丝,能引能击,进能退,何用硬气推人也。
16、迟:手失去机会,难得再来。(得机得势即击,时机错过来)
解:拳论云:“两手相接,一触即发。”又云:“动急急应,动随,遇隙即击,安可犹疑。”失机安能再得。
17 霸:是以滞力后霸以服人也。(此是自取败势而倒地也)
解:如欲用力后引,得有中气扶身,不使重心有偏前、偏后、偏右,周身灵活,松沉自如,上下一条线,何惧四面摧侵也。
18、实:太老实则被人欺。(你已得机得势,击人不敢进击是人击矣)
解:拳论云:“九曲羊肠,不可让步,如让一分,人定跌汝。”以不能太老实,但要灵活运用。如甲乙二人内有一个名家给你败势,上你打汝,打益无益,打还能被打。
19 直:是太直率,无缠绵曲折之意。(只直不曲自找跌於人何尤
解:拳谱规定:“一出手不可直来直去,一直则无缠丝矣。”太极拳是以缠丝为核心。拳论云:“直中要有曲。”“走成弧线,能进、能退、能左、以右,就不直矣。”
20、滚:恐己被伤,滚过一旁,又如园物滚走。(遇有对方粘连随身,亦又难滚脱)
解:腰脊为第一主宰,岂可能脱离核心作用,如滚过一旁,是给对方很好击汝机会,如你一滚轴心就失去作用,对方就能沾随不脱的把你击出。因此,要在周身中正下灵活运用,缠绕周身,退尤进也,敌去我右,敌右我左,何惧对方来侵也。
21、架;与遮字用意,故不再录。(这是以胳膊架人)
22、朋:同架用意,此朋字非四正劲,乃硬朋耳。
23、钩:与挂,钩足挂手实非太极之理。解日;乘虚而入,上下齐放,对方顾此失彼,引阴阳各半之妙也。
24、心贪:艺不胜人,兔强贪心取胜。(心想胜人,功夫不到必定失败)
解:拳论云:“不贪不嫌,不及不离。”如心贪取胜,一失足则不能起来,此是舍近打远耳,只能各守各界,强贪取胜是妄途劳耳。
以上是二十四病字均系择要云云:
其余均有擎、揭、搓、闪、赚、生硬、排、挡、挺、腾、跟头棍子、偷打共十二病字,如均转变用法,能把病字改为妙字,衰退为名研究,改善拳理,我因文化有限,如有错误,请指明更正。
以上病字有多犯,或有少犯,如功夫到成时,可能一切不犯,此皆以太和元气贯身也。
陈凤山(1909-1982),字凤岐,又名风山。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师承陈克忠,抗战时期就职于黄埔军校七分校。
抗战胜利后在陕西安康政府工作,曾获甲等候选人资格。解放后回原籍,在陈家沟乡供销社任会计。拳法先后得到陈溪南、陈克忠、陈应铭(老白胡)、陈茂森、陈照丕等前辈指导,在黄埔军校还曾学习郝玉朝在军校的教学架。功夫日进,深悟拳理,颇得太极拳精髓。曾一度改编小架,命名小新架,并撰写拳架功法拳谱以及练拳体会。上世纪70年代在家乡和焦作等地设点授拳,生徒众多。其行拳舒展大方、形神兼备、进退自如、意气相随,与人推手能以一着应万变,将人发出不露形,武德高尚,从不伤人。为人谦虚、正直、忠厚。
陈凤山主要弟子有: 陈国安、陈国瑞、陈国庆、陈国胜、陈中义、陈海周、张肖、王守全、叶肃美、武振兴、陆旭东、陆慧敏、王彩霞等、陈海周、孙树松、刘泥鳅、王保壁、王保英、郭二头等。
陈凤山《陈氏太极拳练架须知》
在练架未开始前,端正而立、心静神收(?)、无思无虑、意守丹田,专(?)等动作开始,应做好以下准备:如两足平(?)齐、距离尺许,两足与肩同宽上下一条线,虚领顶劲、头正颈直,两眼向前平视、下颚微向后收,胸稍含(能含胸则自能拔背),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活裆圆、胯根微向后收,敛臀调裆、尾闾中正、上下分清虚实,周身灵活。切勿僵硬,周身必须完整一气,在练架时一式连一式,相连不断,达到一气呵成,有时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动作要与呼吸自然结合(棚捋为吸、挤按为呼),上下相随、一动皆动、一静皆静;在动作中运动如抽丝、迈步为猫行;轻沉缓急、随机(?)而动;在轻松缓慢中切忌用力,如勉强用力则血脉不通而横气填胸,反而对身不利,故在初练时只叫用意不用力方能灵活运用,也就是叫去掉身上原来僵劲、另换灵劲,故不叫用力、只叫圈大圈圆,周身活动自然,如用气则滞、不用气则灵,时时注意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周身灵气节节通畅,运气到点时归于丹田,足趾抓地如树生根,就能稳重灵活,也就是乘行气刚落点,拳论是(?) “能叫上身轻如柳絮、叫足下如棉花”,在心机发(?)动、一动全动下,先意动而后形动,周身到处是圈,圈圈相连,虚实分明;依序而进、如(?)法运行、一动一静、时时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
传递精彩,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