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粪便情况,背后反映的是“消化“问题,通过粪便类型,也可以初步确定鱼病类型。毕竟有些鱼病(病毒、细菌、寄生虫、水质问题)甚至投喂管理,都能在鱼的粪便上表现出来!尽早发现鱼的”粪便异常“,可以辅助诊断鱼病和判断鱼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鱼便是成形、成段的,且在粪便外包裹少量“粘液”,在水中悬浮后溃散或沉降到池塘底部。如果粪便包裹的粘液过多,充有气体,漂浮水面,就形成“漂便”或“浮便”。
正常情况下,在食台附近和下风口水面有少量“漂便”,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如果漂浮的粪便逐渐增多或突然增多,同时可见个别鱼肛门“拖便”,则是鱼体健康状况,尤其是肠道出现问题的标志。
上述所说导致粪便漂浮的”气”,其实是肠道菌群在分解饲料时产生的,鱼肠道内菌群正常是不会产生过多气体,漂便说明鱼的肠道内菌群失衡,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肠粘膜受损,有害菌或有害的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肝脾肾等重要免疫器官,发展为全身细菌感染(细菌性败血症)。可以说漂便→肠炎→细菌性败血症,是一个普遍的发病规律,这是基本的养殖经验。
鱼的肛门拖着一段或长或短的粪便,不能像正常的粪便马上掉落,称为“拖便”。拖便主要是被一层较厚的“粘液”包裹,粘液里有少量粪便或没有粪便。
对鱼而言,有的“拖便”是致命的,如加州鲈的熟身(弹状病毒、虹彩病毒),经常发生于4朝-9朝之间,无论是工厂化还是土塘育苗,均频繁发生。加州鲈“熟身”发病的第一个阶段,就是鱼苗出现拖便现象,再发展就是“打转”,然后死亡。
鱼出现“拖便”症状,不是单纯的肠炎这么简单,很可能存在病毒的风险。特别在鱼苗转料阶段,天气、水质变化都会影响鱼的体质,不要把“拖便”简单的诊断为普通肠炎,延误防控时机。
“白便”,顾名思义就是白色的粪便,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粪便,它是鱼的肠道粘膜损伤后,肠道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的白色便状物质。最常见的就是石斑鱼白便、大菱鲆白便,其根本原因都是肠道粘膜的损伤。
关于石斑鱼白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肠道坏死、肝脏病变。石斑鱼发生肠道球孢虫病和微孢子虫病,也会出现明显的“白便”症状。特别是微孢子虫,基本在石斑鱼苗标到7-8公分时开始发病,病鱼开始出现变瘦、拉白便的情况,这时很多人凭经验认为是细菌性肠炎,开始拌喂抗生素治疗,但毫无效果。随着病情发展一周左右,大量的苗不进食,背脊、头骨萎缩,最后全池死亡,标苗以失败告终。
鲆鲽类常见的“白便”,多为投喂“过猛”、换料过急等,对肠道造成损伤,在池底出现“白便”或解剖见到肠道内有白便,此时只要通过保肝护肠,很快就可恢复。
粪便情况只是代谢问题的反馈!确实目前很多鱼病,都是从消化问题开始的,特别是贪食的品种,如饲料鳜、加州鲈、生鱼等,解决消化代谢问题,才能维护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