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赖一阳:主动纳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积极构建国家信息安全新基座

文摘   2024-10-21 10:00   北京  


在数字经济已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加快信息安全战略布局,抓好信息安全建设工作,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数字化浓度,日益变得重要且迫切。






2024年7月19日,全国首个省级试点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在吉林省长春市挂牌成立。紧随其后,全国首家“国防安全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和“军地联合数字安全产业中心”于8月7日在大连成立。这一系列作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在大安全大应急协调发展的格局下,它们将对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未来又将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本刊记者就吉林省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下文简称实验室)的成立与建设构想对实验室主任赖一阳进行了专访,以管窥其时代使命与发展动向。


全国首家“国防安全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和“军地联合数字安全产业中心”揭牌仪式在大连天巳博物教育服务集团举行,赖一阳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主旨讲话



打造新灯塔 振兴东北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为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成立的吉林省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在主动纳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协调发展的框架下,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2035国家安全发展总体目标为遵循,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网信办支持、国家发改委备案、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凝聚了中科院等研究机构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院士及专家,通过聚焦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打造一流的数据信息安全研究平台,以推动数据资产化、交易流通及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信息安全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赖一阳在全域数据信息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讲话


据赖一阳介绍,作为全国首个省级试点,实验室肩负着构筑面向东北亚的数字安全网和构筑以信息安全为引领、前沿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特色产业生态体系的双重使命,同时主要发挥推动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数据信息安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培养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等三方面的功能。


事关信息安全产业格局的关键一步为何率先布局吉林?赖一阳坦言,这首先取决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吉林位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之间,是东三省的中心地带,能够对东北亚地区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因此对振兴东北亚具有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已逐步形成了东部发达、中部崛起、西部振兴的大好局面,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一直承担着“五个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当下中国崛起的最后一块版图急需东北支撑,东北亚振兴开始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实验室落户吉林,将能够充分整合东三省的产业和科教资源优势。东北地区在我国拥有完备工业门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并且高水平大学林立,科技人才、高素质劳动力丰富,与东北亚各国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赖一阳表示,实验室已与山东、四川、辽宁等省部级、地级院校及各军区建立了联系,未来将围绕“陆海空天电网核”七位一体,为高素质的信息、数据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全面联动,协同发力。



抓牢数据要素 护航信息安全



数据要素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当前,通过数字采集、深入挖掘、创新创作以及广泛授权应用,吉林省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同时围绕低空经济、数据大健康、教育与培训、国防应急教育、乡村振兴以及文化旅游六方面启动了实施计划。


聚焦低空经济。实验室将以天空地巡查手段为核心技术,建立全卫星影像和无人机结合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自动巡查网络,开发基于多期卫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的AI智能识别算法,并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务、环保、应急等多部门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统一更新。“数据要素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核心驱动力和技术支撑,而低空经济对数据要素的需求则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扩展和升级。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占地55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示范点。”赖一阳不无激动地说。


服务云智大健康产业。为满足中国智慧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所提出的应用更智慧、信息服务更全面、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等核心需求,实验室将通过商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的建设,构建重要追溯体系解决方案,并通过其他监管系统对接扩展品牌营销、认证授信两方面来保证追溯体系的持续长效运行。


深化发展信息安全教育。作为一方平台,实验室将发挥平台优势,对接优势资源,促成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相关专业的设立以及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而为培养适应数据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平添助力。


为国防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模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9 月13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新修订国防教育法明确了国防教育的内含定位,并要求完善学校国防教育体系以及拓展了社会国防教育范围和渠道。顺时应势,实验室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国防教育活动,提升国防实践育人感召力;用新型网络技术架起军校连通桥梁,形成军地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据赖一阳透露,实验室已取得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国防教育学院等高校以及四川军区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为退役军人再就业做出了一系列的实质性探索。


赖一阳率实验室团队与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接洽,深入推进退役军人再就业项目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高岭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王德权大校对实验室开展的国防教育项目给予高度关注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验室正在广泛征选试点地区,拟将打造信息聚类、要素整合的“乡村智慧大脑”,形成资源环境数据“天空地”物联网采集网络,实现数字化管理,同时提供平台化农情监测管理与预警服务,提供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等决策支持,进而提升生产精准化、智慧化水平。


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实验室通过数字采集、深入挖掘、创新创作以及广泛授权应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结合数据分析,精准地分析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将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智能服务浓缩在一个系统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打造信息安全的“中国方案”



2024年8月7日,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在大连天巳博物教育服务集团挂牌成立“国防安全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和“军地联合数字安全产业中心”,此举标志着双方在国防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启了网信军地融合新时代。这一动态引起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网、中国网、中国融媒产业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十余家重要媒体及网站的关注与报道。


“基地”和“中心”成立后将主要围绕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军地融合培训平台:设立军地融合网络安全实训基地,设立军地融合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设立教育、培训、服务与产业支撑集群;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军地融合培训服务保障网,建立研发“军地融合网络安全”APP,建立军地融合网络安全教培中心以及军地融合网络安全人才中心。


赖一阳与四川省国防教育学院李瑞院长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及《反恐特卫的国际安全与和平使命》

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天巳博物教育集团将以基地为中心,军地协同创新加快实现网络攻防技术的创新突破。围绕发挥军事需求对前沿创新的牵引作用,聚力突破关键网络技术,促进基础平台军地共享,大力推动军地技术相互转化;集中军地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关键芯片、核心器件、操作系统等领域集智攻关,实现软硬件的完全自主可控;探索军地融合网络安全装备技术创新模式,研发新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信息加密、信息隐藏、反窃听等防护技术,共同培育自主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链。


应急救援是实验室密切关注的又一大领域。在浙江丽水,实验室积极链接消防支持单位——中核恒睿(丽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面向全国推广该企业研发生产的军转民用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该装置突破了世界性技术难题,可迅速扑灭物体火、液体火、气体火和电器类火,具有同时吸烟降尘、灭火后无水渍水损等特点。经国务院综合应急体系平台建设评审验收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董传仪鉴定认证,该装置所使用的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处全国第一、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阶段,实验室同时还在积极开展多项筹备工作:将尽快成立全域数据信息安全委员会;在各省成立分支机构;在以广州为核心的粤港澳地区、以湖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以河北为本部的京津冀地区等,深化实施“一带一路”构想,增强贸易互动;同“一带一路”友好国家开展多元合作,同肯尼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就能源与低碳发展同相关企业进行友好往来,探索广泛合作可能。


展望未来,赖一阳主任表示,下一步他将带领吉林省全域数据信息安全重点联合实验室团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对于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支撑的重要意义,为助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坚定有力的步伐,为中国网络强国建设构筑信息时代的安全长城,为东北亚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4年第19-20期

更多阅读,欢迎订阅




作 者:邓丽君 吕月华
编 辑:李 鹏
编 审卡咪娜

欢迎订阅纸本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2611/C
邮发代号:82—423
读者服务邮箱:zhycxmt@163.com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中华英才》半月刊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中华英才》半月刊所拥有。《中华英才》半月刊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更多阅读,请点击 ↓

关于我们



《中华英才》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10月,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在北京出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2019年,《中华英才》三北防护林工程40周年特别报道获得了中国第三届期刊好文章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华英才》入选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2021年12月,《中华英才》被中国记协确定为全国行业重点新闻期刊。是每年全国两会指定上会期刊。

《中华英才》创刊30多年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办刊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时代楷模”为办刊宗旨,忠实记录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着力讴歌让伟大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英雄,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报道书写英才群体的非凡人生与爱国情怀,形成了杂志高层次、高水准、权威性的品牌优势,全面展现了有影响力的大型高端新闻人物期刊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

为了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中华英才》主动寻求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内容表达、传播手段和生产方式,组建了新媒体发展机构,积极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以求在媒体融合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

《中华英才》曾先后主办中国年度英才推选活动、百名书画艺术英才作品展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为 中华 骄傲,为 英才 点赞  

中华英才半月刊
《中华英才》半月刊官方订阅号。杂志创刊于1989年10月,由邓小平题写刊名。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报道涵盖政治、科技、教育、卫生、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