钭晓东
钭晓东,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光华环境资源能源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国际法博士后、吉林大学理论法学博士后,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海洋环境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环境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海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海洋经济法治研究会会长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中达环境法学者奖等荣誉,获评国家首批环境损害鉴定专家等。
自1998年起,钭晓东被广袤而深邃的生态文明法治所吸引,从而踏上生态文明法治前沿领域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之旅。27年来,面向生态文明演进及其法治发展的时代命题,钭晓东不懈探索、深耕践行,在学科前沿研究与人才培养道路上展现了奋斗者的身影。
面向学科交叉,深耕生态文明法治前沿研究
因应生态文明演进及其法治发展的形势任务,面对生态文明演进与前沿法治领域的系列新兴交叉难题,钭晓东深耕生态文明法治前沿研究,从最初的“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功能进化命题”研究,到其后的“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命题”“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与法治体系建构”,再到近年的“生态文明法治研究范式转型”“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实现五个阶段的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法治与环境法核心范畴、法律功能与调整机制、研究范式、法治体系、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研究。在此期间,钭晓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1项,一般1项),其中已完成的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免检、2项结题优秀。参与亚洲银行《〈土壤退化防治和机构能力建设〉政策法规》(TA4357(G)/China/Capacity Building to Combat Land Degradation)等多项国际重大项目,在国际生态文明法治战略层面积极发出中国声音。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管理世界》《东方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学论坛》《学术月刊》《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13篇次,出版多部专著及精品教材等。在关注重大前沿“顶天”问题的同时,夯实“立地”研究,积极参政建言国家与地方建设,参政成果获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6次。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浙江省哲学社科成果奖一等奖3次等。同时,钭晓东还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积极主持与参与10余部国家及地方立法项目等,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决定》《杭州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湖州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立法》等,为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贡献积极助力。
推进“类型化与共生性”协同,夯实共同体学院文化
在担任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及学科带头人期间,钭晓东一直认为学院文化与精神是人才培养与学院发展的酵母,是学院的核心和灵魂。学院文化与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包含学院在历史积淀与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规则模式、建设范式、气质样态等,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导向性、独有性等特征。当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院校发展正步入转型期,正呈现“从规模数量扩张—注重质量提升”“从同质化发展—注重特色化凝练”“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注重软实力的内在提升”“从外延式发展为主—注重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型。其中所呈现的是时代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院校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内涵建设”等指标的深层次实质要求,而非仅限于对“论文、课题项目、科研经费等GDP数值”的热衷与关注。为此,钭晓东一直非常注重学院精神凝练及学院文化打造,同时强调将“彰显学院的共同体文化与精神”作为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进而在“共同体建设与统筹发展”的思路下,借助不同专业模块设置与对等性评价制度配置,力求尽可能为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群体创设与拓展类型化发展通道,强化基于“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学习与成长共同体”的“共同体文化”引领,促进教师与学生不同主体的类型化发展与互哺共生。
秉承“守正立人”,匠心培育“情—智双商融合”卓越法治人才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匠心培育卓越人才、传道授业解惑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对法学院的法科生而言,除学生的“法条记忆能力、案卷文本撰写”等方面能力外,更将面临新时代所提出的——隐藏于法条与案件背后的“法学原理”挖掘能力、法律现象下的“法治精神”解读阐释与传承能力、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的“法治时责”承担能力等“情商指标”要求,面临夯实“法治情商值”的时势诉求。为此,在深耕生态文明法治前沿问题研究同时,更是在一线育人中,醉心享受人才培养的幸福。尤其在45岁之后,钭晓东更是将回归初心、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追求,沉醉于承担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创新班班主任、法律法学硕士班的德育导师等工作,力求使自己成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者与践行者。
为培养“情—智双商融合”的卓越法治人才,钭晓东坚持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厚实信仰信念;强调专业素质和德行素养之间,德行为上;秉承学者担当,报“时势责任”以诚;求是养正,守“法治信仰”以真;笃行致知,尚“情商—智商双商融合”之法;明德致公,立“德法兼修”之人。积极打造“挑战杯”全国学科大赛、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精品课程及精品教材建设、“博约博曰”读书午餐会、学生党员先锋小站、“卓越学生奖章”等品牌。如借助历经16年打造学生环境法治团队等机制与平台(2009年始成立学生七彩虹环保法治联盟,2015年民政局注册成立“七彩虹环保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培养学生长期投身生态环境及法治公益事业,夯实家国情怀与“智—情双商”,指导学生获得 “挑战杯”全国学科大赛、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重要成果。在教学相长中,钭晓东也获评“法治浙江建设十五周年法治人物、最受学生爱戴老师”等荣誉称号,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电视台、《民主与法制时报》及澎湃新闻采访关注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自当力承时责。为此,钭晓东还特别强调卓越法治人才培养须强调本土情怀夯实。强调培养卓越法治人才,须养成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常从“中国问题”出发,聚焦中国生态文明法治特有问题、凝思中国生态文明法治的价值理念、回应中国生态文明法治时代诉求;进而直面全球法治文明战略的中国话语权博弈,积极讲述中国法治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全球法治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无疑,伴随法治文明的全球化演进进程,匠心育才,彰显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中国立场”已成时势命题,亦是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时代使命。
更多阅读,欢迎订阅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中华英才》半月刊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中华英才》半月刊所拥有。《中华英才》半月刊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更多阅读,请点击 ↓
关于我们
《中华英才》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10月,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新闻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在北京出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2019年,《中华英才》三北防护林工程40周年特别报道获得了中国第三届期刊好文章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华英才》入选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2021年12月,《中华英才》被中国记协确定为全国行业重点新闻期刊。是每年全国两会指定上会期刊。
《中华英才》创刊30多年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办刊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时代楷模”为办刊宗旨,忠实记录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着力讴歌让伟大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英雄,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报道书写英才群体的非凡人生与爱国情怀,形成了杂志高层次、高水准、权威性的品牌优势,全面展现了有影响力的大型高端新闻人物期刊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
为了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中华英才》主动寻求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内容表达、传播手段和生产方式,组建了新媒体发展机构,积极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以求在媒体融合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
《中华英才》曾先后主办中国年度英才推选活动、百名书画艺术英才作品展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为 中华 骄傲,为 英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