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论文赏析】华中科技大学段将将教授JPS :新型铁基阳极电解液实现高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碱性全铁液流电池

文摘   2024-12-05 07:56   湖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永不失联


论文赏析

第一作者:Shuangyan Gui

通讯作者:段将将

通讯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通过稳定阳极电解液可以解决碱性全铁液流电池(AIFB)的活性物质分解、配体交叉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段将将教授团队提出一种由FeCl33,3′3-次氮基三(2-羟基丙烷-1-磺酸盐)(NTHPS)组成的金属有机配合物FeNTHPSNTHPS与铁离子具有很强的结合强度,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超高的稳定性。基于[FeCN6]4-阴极电解液和FeNTHPS)的AIFB2000次循环后显示出97.8%的极高容量保持率(每次循环0.0011%),保持了接近100%的高库仑效率。此外,FeNTHPS)阳极电解液的溶解度高达1.82 mol L−1,具有47.23 Ah L−1的超高理论容量。

相关成果以“Iron complex with multiple negative charges ligand for ultrahigh stability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alkaline all-iron flow batter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

汇聚液流电池科研人员超1300人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邀请进群

(备注:单位名称姓名电话、进群)

研究背景

铁基RFB的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都可以通过将Fe3+/Fe2+与合适的配体配位并产生适当的氧化还原电位来使用可溶性铁络合物作为活性物种。亚铁氰化物([FeCN6]4-)因其合理的氧化还原电位(0.37 V vs.SHE)、低成本和快速反应动力学而被广泛用作铁基阴极电解液。Gong等人首次报道了可溶性碱性AIFB,其利用铁三乙醇胺络合物(FeTEA))作为阳极电解液,具有理想的高压(1.34 V)。但是,由于Fe2+TEA之间的弱络合作用,FeTEA)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分解,恢复到Fe2+/Fe阴极反应(1a)。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几种具有类似多羟基结构的配体,如3-[双(2-羟乙基)氨基]-2-羟基丙磺酸(DIPSO)、葡萄糖酸盐、2,2-双(羟甲基)-2,2′2′-次氮基三乙醇(Bistris)、三异丙醇胺(TIPA)、2-甲基咪唑-co-TEAFeTEAMM),通过增强与铁离子的配位来提高AIFB的性能。尽管与FeTEA)相比性能有所提高,但电池的容量衰减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分解问题外,游离配体从负极侧向正极侧的迁移是容量衰减的致命原因。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传统聚羧酸配体不同,多羟基配体需要过量的游离配体和碱性环境才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然而,之前的工作表明阳极电解液中的游离配体会渗透到阴极电解液中,并在碱性条件下与[FeCN6]3-反应,导致容量迅速衰减(1a)。

1 基于FeCN6溶液、铁配合物阳极和全氟磺酸膜的AIFB结构示意图。(a)循环过程中FeTEA)的相应变化和交叉污染;(b)在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的转化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铁络合配体(3,3′3-次氮基三(2-羟基丙烷-1-磺酸酯)(NTHPS)用于碱性AIFBNTHPS与铁离子具有很强的络合作用,导致FeNTHPS)络合物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1b)。与传统的多羟基配体相比,NTHPS由于其多个磺酸基团而具有最高的负电荷密度,从而通过Donnan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游离配体在全氟磺酸膜中的渗透。此外,NTHPS中亲水性磺酸基团的存在有助于实现高达1.82 mol L−1的溶解度,并使铁络合物在1.3 mol L−1下达到47.23 Ah L−1的放电容量。FeNTHPS)配合物相对于SHE表现出-0.81 V的氧化还原电位,具有高可逆性。用FeNTHPS)和FeCN6组装的AIFB100mA cm-2下,在2000次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容量衰减可以忽略不计(2.2%),相应的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为99.92%67.5%

核心内容

2 (a)NTHPSFe3+的配位示意图(b)NTHPS(左)和FeNTHPS)(右)的结构优化(c)加入不同OH-浓度FeNTHPS)的CV曲线(d)在不同扫描速率下测量的FeNTHPS)的CV曲线(e)峰值电流密度与扫描率的平方根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

NTHPS表现出优异的配位能力,使其能够溶解FeCl3,并以1.25:1的配体与铁离子比形成均匀的FeNTPHS)溶液(2a)。铁离子与NTHPS配体的去质子化羟基之间的配位需要足够的碱性条件。首先,通过DFT理论模拟分析了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五齿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如2b所示。如2c所示,OH-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可逆性(ΔE)和电化学反应性(Ip)的增强,在3 mol L−1 OH-时达到峰值。

通过CV测试研究了0.5 mol L−1 FeNTHPS)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扫描速率在-1.3-0.55 V之间(2d)。如2e所示,峰值电流密度(Ip)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v)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受扩散控制。Randle-Sevcik方程用于计算其扩散系数(方程(1)。根据方程式(1)计算,FeNTHPS)的DRDO分别为1.78×10−6 cm2 s−11.76×10-6 cm2 s–1

Ip=0.4463F3/2•R−1/2•T−1/2•n3/2•A•D1/2•v1/2•C                            (1)

3 铁配合物的电化学稳定性测试。(a)0.5molL−1 FeNTHPS(b)FeTEA)和(c)FeDIPSO)配合物溶解在3mol L−1氢氧化物溶液中的CV曲线(d)CV循环过程中,不同铁配合物的相应变化示意图(e)FeNTHPS)、FeTEA)和FeDIPSO)配合物的LSV曲线

通过比较CV曲线中的阳极和阴极峰值电流和电位,Fe2+NTHPS/Fe3+NTHPS)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高度可逆的,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值(3a)。FeNTPHS)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0.91 V(相对于Hg/HgO),是阳极的理想氧化还原电位。此外,FeNTPHS)在300次循环后很好地保持了其初始氧化还原电流峰值,没有出现副反应峰。如3bc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FeTEA)和FeDIPSO)的氧化还原峰逐渐增加,而还原峰减少,在-1.14 V vs Hg/HgO附近出现了不希望的额外还原电位峰。铁和TEA(或DIPSO)之间的弱配位导致它们的铁络合物分解,然后Fe2+离子将还原为Fe,将加速HER。因此,铁络合物的分解导致活性物种的不可逆减少。相比之下,FeNTHPS)在300次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没有分解、金属镀层和HERKf与配合物和自由金属离子的半波电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简化的Lin-gane方程(方程(2)来描述。相同环境中铁络合物之间的比较可以公式化为方程式(3

ΔE1/2 = E1/2,ML − E1/2,M = − (RT / nF) (ln Kf + m ln[L]) (2)

ΔE1/2,1 − ΔE1/2,2 = E1/2,ML1 − E1/2,ML2 = − (RT / nF)ln ( Kf, ML1 / Kf, ML2) (3)

因此,通过比较半波还原电位(E1/2)的值,很容易比较铁络合物的稳定性。如3e所示,相对于HgO/HgFeTEA)、FeDIPSO)和FeNTHPS)的E1/2分别为-0.94 V-1.01 V-1.05 V。根据方程式(2方程式(4FeNTHPS)的KfFeTEA)高66.5倍,比FeDIPSO)高4.7倍,意味着NTHPS可以与铁离子形成最稳定的结合,有助于改善AIFB的长期循环。

4a显示了配体的交叉结果,表明浓度与配体渗透侧的实验时间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代表TEADIPSONTHPS交叉率的斜率(k)值分别为1.4830.1660.061 mmol L−1 h−1。相应的渗透率在4b中总结。TEA不带任何负电荷,其渗透率最高(3.459×10−7 cm2 min−1),是仅带一个负电荷的DIPSO的九倍。NTHPS的渗透率最低(0.140×10-7 cm2 min-1),仅为TEA值的4%。低渗透性可归因于NTHPS的多个负电荷,导致阳离子交换膜内更强的Donnan排斥力(4c)。

4 配体的渗透性试验。(a)通过1H NMR测定通过膜的有机配体浓度(b)三种配体的渗透性(c)三种配体通过膜交叉污染的示意图

FeNTHPS)的CV研究显示,在-0.81 V vs.SHE下存在可逆的氧化还原电对,通过用FeCN6构建碱性全铁RFB,可以获得1.29 V的高电池电压,其中氧化还原电位为0.48 V vs.SHE5a)。电池测试在20120 mA cm−2的不同电流密度下进行,如5b所示。由于电池内部的极化相应增加,随着电流密度从20增加到120 mA cm−2,平均充电电压从1.26增加到1.47 V。相应的库仑效率(CE)、电压效率(VE)、能量效率(EE)和容量利用率如5b所示,VE20 mA cm-292.72%下降到120 mA cm-2时的63.76%。因此,EE20mA cm-2时的92.47%降低到120mA cm-2下的63.75%。在实验条件下,FeNTHPS)络合物的容量利用率从97.8%降低到78.6%(以13.4 Ah L-1为标准)。注意,在所有电流密度下,CE都在99.5%以上,表明稳定性很强。如5c所示,根据极化曲线的线性欧姆区域估算,FeNTHPSRFB50%SOC下的面电阻(ASR)为1.83Ωcm2。由于电池电阻低,该电池在50%SOC时已经可以达到207 mW cm-2的高峰值功率密度,在接近100%SOC时可以达到287 mW cm-2

图5


5d所示,FeNTHPSAIFB2000次循环360小时内表现出97.8%的容量保持率,表明容量衰减率非常低,每次循环仅为0.0011%,平均容量达到11.2Ah L−1。优越的循环性能归因于FeNTPHS)的稳定性和NTHPS极低的膜渗透性;前者防止活性物质的降解,而后者减轻正极充电状态下的副反应,CEEE保持在99.92%67.5%左右。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当使用FeTEA)和FeDIPSO)阳极溶液时,电池的容量持续下降(5d)。发现FeTEA)和FeDIPSO)在大约1003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45.38%56.48%,相应的容量衰减率为0.546%/循环和0.124%/循环。此外,平均CE分别为99.30%99.67%。测试结果可归因于RFB循环期间正充电状态下的副反应以及FeTEA)和FeDIPSO)的分解。与其他AIFB的比较如5e所示,FeNTHPSAIFB的优越循环寿命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6 FeNTHPS)的极高溶解度。(a)10 mL 1.3mol L−1 FeNTHPSAIFB30 mL 1mol L−1 [FeCN6]4-50 mA cm−2下的循环性能(b)通过利用20 mA cm−2下不同浓度的氧化还原电对,改善碱性全铁液流电池的电压分布(c)不同浓度下FeNTHPSRFB的库仑效率、能量效率和容量利用

由于1.82 mol L−1 FeNTHPS)的高渗透压可能导致阳性活性物质的沉淀,因此在50 mA cm−2下测试了1.3 mol L−1 FeNTHPSAIFB6a)。为了平衡阳极的高渗透压,使用了30ml 1mol L-1[FeCN6]4-1mol L-1 OH支持电解质中的高浓度溶液。该电池在160次循环后的平均容量为34.09 Ah L−1,平均EE79.43%,容量保持率为98.9%。在碱性环境中,正极充电状态[FeCN6]3-在长时间内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循环过程中容量的轻微衰减。RFB单电池用不同浓度的FeNTPHS)复合物进行了测试,显示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宽浓度范围(0.5 M0.8 M1.3 M1.82 M)(6b)。相应的CEEE和电解质利用率如6c所示,CE99.3%下降到98.9%。因此,EE92.5%降至87.0%FeNTPHS)配合物的利用率从98.9%降至97.1%。因此,当与合适的阴极配对时,阳极表现出高达47.23 Ah L−1的最大容量。
结论展望
在这项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段将将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NTHPS的多负电荷配体的阳极活性物质(FeNTHPS)用于AIFBFeNTHPS)显示出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81 V vs.SHE),CV测试证明其在300次循环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无活性物质分解、金属沉积和HER。通过引入多个负电荷基团,NTPHS通过Donnan效应被阳离子交换膜有效排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交叉配体和铁氰化物之间的副反应,从根本上防止了AIFB电池容量衰减。使用FeNTHPS)(0.5 mol L−1)作为阳极电解液与FeCN6阴极电解液的全电池测试显示在2000次充电/放电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接近98%。容量衰减0.0011%/周期,优于常用的铁络合物(FeDIPSO)和FeTEA)。在接近100%SOC的情况下,RFB的功率密度可达287 mW cm−2。此外,FeNTHPS)具有高溶解度(高达1.82 mol L−1)和47.23 Ah L−L的理论容量。
文献信息
Shuangyan Gui a , Hua Jiang, Wendong Yang, Linfeng Wang, Pei Liu, Jintao Meng, Xue Long, Xuan Cai, Yilin Zeng, Yifan Zhang, Jinhua Guo, Jun Wang, Jun Zhou, Jiangjiang Duan Iron complex with multiple negative charges ligand for ultrahigh stability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alkaline all-iron flow battery2024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https://doi.org/10.1016/j.jpowsour.2024.235947

近期客户论文合集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天津工业大学马小华发表JPS:以三蝶烯为交联剂的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膜用以提高化学稳定性和离子选择性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洋团队发表ACS AEM:盐酸胍调节负极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赋能铁铬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四川大学王刚/王瑞林团队发表AMI:用于钒液流电池的含有柔性聚磷腈衍生物的高性能聚酰亚胺复合膜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老师发表JES:液流电池-不对称设计分析与研究方法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曲阜师范大学张雨霞发表JMS:通过共价有机纳米片交联氧化石墨烯增强SPEEK膜选择性用于VRFB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冯大卫发表Nature:软硬两性离子添加剂助力卤化物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上海交通大学纪亚团队国际顶刊Joule(IF=38.6)发表液流电池氧化还原靶向反应调控研究成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吉林大学曲大为教授团队发表JES:不同温度下钒液流电池实验与模拟的综合研究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晓宏教授团队发表Angew:亚铁氰化锂降本增效水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西安交通大学何刚教授团队发表ESM:锁定共轭平面含硫紫精,赋能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西南科技大学张亚萍教授团队发表JES:含自合成三酸酐单体的支化磺化聚酰亚胺膜用于钒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四川大学王刚&王瑞林团队发表ACS AMI: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含磺化多孔材料的新型磺化聚酰亚胺复合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浙江大学郑梦莲教授发表JES:不对称支持电解质策略用于缓解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不平衡问题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团队发表JES:钒液流电池导流优化设计的数值分析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徐州工程学院钱彭华团队发表JES:钒液流电池用交联穿插结构调控的高性能两性聚醚醚酮复合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曲阜师范大学张雨霞团队发表JMS:钒液流电池用含阳离子共价有机纳米片的超高离子选择性复合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西南科技大学张亚萍教授团队发表JPS:具有支化结构和独特二胺单体的磺化聚酰亚胺膜用于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发表CEJ(IF=13.3):基于仿生机制的不同阻块液流电池流场设计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团队发表Angew:用于液流电池的高稳定性和高选择性自支撑共价有机聚合物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教授团队发表Angew:基于空间位阻调节的高稳定性全铁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江苏大学徐谦教授团队发表JES:基于分形流场改善非水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团队发表EA:析氢反应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影响的评价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常州大学汪称意教授团队发表APM: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丙磺酸和十八烷基侧链功能化的聚(联苯哌啶)两性膜


【论文赏析】恭喜我司客户上海交大纪亚团队发表JES:带有聚多巴胺桥接PTFE纳米颗粒的高性能SPEEK膜用于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深圳理工大学梁国进老师发表CS: 基于加合物化学具有局部高碘浓度层的复合膜以实现高度可逆的锌碘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天津大学赵力&邓帅教授课题组发表JMCA: 将热再生电化学循环和液流电池相结合的新型高效集成系统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哈尔滨工业大学卢松涛/张红团队发表JMCA: 水合共晶溶剂同时调控碘转化及锌沉积构建锌碘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西安交通大学杨卫卫教授发表JES:一种用于钒液流电池的高性能和超稳定的分级嵌套网络孔隙碳电极的开发方法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天津大学李彬团队发表ESM: 通过仿生多级配位环境构建策略实现稳定的水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西南科技大学张亚萍/李劲超团队发表ACS AMI: 用于VFB的交联型含氟磺化聚酰亚胺膜的构建和研究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吉大李昊龙教授发表Angew: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纳米团簇的超分子修饰Nafion膜用于高选择性质子传导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团队发表JES: 基于新型螺旋流场的钒液流电池传质性能数值分析与研究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大连理工大学朱秀玲教授发表CEJ:采用磷酸预溶胀策略构建酸掺杂含氟聚(芳基吡啶鎓)膜实现高性能钒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团队发表JES: 运行工况对钒液流电池容量的影响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哈尔滨工业大学张红团队发表JPS: 一种用于锌-碘液流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石墨毡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元家树发表Small:从退役LiFePO4到NaFePO4—连续流电化学合成橄榄石结构NaFePO4材料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宁波工程学院元家树团队发表ACSANM:连续流动-电化学耦合反应技术制备纳米金属颗粒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马小华团队发表JES:通过ZIF-8诱导的物理交联同时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H+电导率和H+/V4+选择性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四川大学王刚团队发表Polymer:一种含咪唑环的低钒离子渗透率新型磺化聚酰亚胺膜用于全钒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中科院张锁江院士团队发表NE:加入LLZTO填料的离子交换 Nafion 复合膜可实现高倍率锂浆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重大周小元发表Nanoscale《高效催化剂与配对反应组合在超低电压下实现安培级CO2电解制备化工原料》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卢少微/刘兴民团队发表JES:在MXene片上原位生长CoO修饰全钒液流电池电极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蒲雄发表CN:核壳结构Ni/NiO正极材料助力高性能锌溴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蒲雄发表JPS:使用具有催化作用的Co-N-C复合阴极提高锌溴液流电池的效率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大连理工大学朱秀玲教授发表JMS:通过侧链工程构建用于高效钒液流电池的高性能氟聚(芳基哌啶鎓)离子交换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南京大学金钟/刘玉竹课题组发表JACS:超稳定吩嗪二氧烷酸的筛选及其在高容量水系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课题组发表NCM:铋纳米颗粒负载的氮掺杂石墨毡用于稳定高效的铁铬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华中科技大学夏宝玉/房文生团队发表2024年Nature:质子交换膜系统中持久的CO2转化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南京大学金钟/刘玉竹课题组发表ACS:具有水溶性氨基酸侧链的仿生萘醌两性衍生物用于高稳定性水系液流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黄泽波博士发表ECS论文:钒液流电池容量衰减副反应的实验验证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曲阜师范大学发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高离子选择性磺化聚醚醚酮/多两性离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杂化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吉林大学曲大为教授团队发表JES论文《用于增强传质和降低压降的钒液流电池双螺旋流道》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清华大学赵雪冰课题组发表CEJ论文:《转化液流燃料电池为高效氧化HMF生产FDCA的可控反应器》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清华大学赵雪冰课题组发表CEJ论文:《使用电沉积修饰泡沫镍阳极用于高效FDCA和电能联产的液流燃料电池》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新加坡国立大学陈仲欣发表ACS Catalysis论文《钌掺杂对碳化钼硝酸盐还原活性的摆动析氢作用》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新加坡国立大学陈仲欣发表AMR论文《用于流水线生产的单原子催化剂工程:从催化剂设计到反应器理解》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吉林大学李昊龙发表NL论文《通过超分子对Nafion进行离子-纳米相混合以增强其在液流电池的质子选择性》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重庆大学周小元发表论文《强耦合的Ag/Sn–SnO2纳米片在安培级电流下将CO2还原为纯HCOOH溶液》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吉林大学李昊龙发表NL论文《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自组装构建的离子选择性纳米屏障电解质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清华大学赵雪冰课题组发表CEJ论文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北京化工大学谭占鳌课题组发表JPS论文《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蛛网仿生流道设计》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武汉理工大学熊斌宇团队发表JES论文:基于门控递归单元神经网络的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流量感知数据驱动模型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四川大学发表JPS论文: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含有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的柔性脂肪族段的磺化聚酰亚胺膜

【论文赏析】祝贺我司客户大连理工大学发表液流电池高水平论文:采用高性能氟化聚芳基哌啶膜实现高效耐用的钒液流电池


详细了解

液流电池材料/单电池夹具/电堆/测试系统产品

点击武汉之升新能源官网

www.whzs-vfb.com

武汉之升新能源订阅号
武汉之升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液流电池测试整体解决方案,定制化提供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夹具及测试系统、电堆及测试系统、液流反应器、相关配件等产品。 本公众号为公益性平台,专注液流电池领域的论文赏析、专利分享、科普干货、人才招聘、成果推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