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观点综评】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西部利得基金表示,预计下周将迎来地方再融资债券的发行高峰,加之月末资金需求的增加,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收敛。
一、权益市场
1. 中信证券: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
中信证券秦培景等表示,当前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机构关注的房价和社融信号仍需观察,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在外部扰动下放大了波动;当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市场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等待房价和社融的发令枪,配置上,短期可以继续用部分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待信号明确后积极增配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
2. 光大证券: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趋势
光大证券张宇生认为,尽管市场短期有所波动,但中长期向上的趋势还没有发生改变。预期改善驱动的市场其行情起伏明显,但历史来看,市场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趋势。当前,市场预期主要受政策、增量资金、外部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政策加力出台、增量资金超预期流入以及市场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缓解,或将推动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关注重要的会议时点或事件。
3. 创金合信基金:红利低波与红利质量具有较强互补性
创金合信基金董梁称,9月24号启动的这一波行情就是一个市场大底的一个拐点,政策组合拳是过去十年未见的高强度。在风格切换启动时,切换后领涨的行业板块往往是切换前跌幅最大的,而切换前表现最好的板块或风格则可能阶段性跑输。红利低波具有较强的绝对收益属性,而红利质量具有较强的超额收益属性,这两个指数互补性很强。
二、行业研究
1. 高盛:超配中国资产,关注广义消费、医疗和保险券商
高盛2025年投资策略称,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强有力的政策托底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和外部挑战,还能够切实推动中国增长模式由贸易和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和消费拉动。行业配置方面,建议超配以媒体/娱乐、电商为代表的广义消费领域、以保险、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领域、以及医疗保健领域。
2. 汇丰银行:看好优质互联网、旅游与消费龙头
汇丰银行2025年投资策略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受益于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大幅转向,后续仍有潜在上行空间。在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风险下,出口不再是可靠的经济增长引擎,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将继续加大以提振国内需求并缓解这些贸易挑战。进一步的政策刺激将为中国增长提供缓冲,并在更有力的需求侧刺激措施出台时,创造进一步上行空间。股票市场方面,倾向于拥有强大民族品牌力、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竞争优势的国内龙头,因为它们将从政策刺激中受益。细分来看,看好优质的互联网股票、精选国内旅游股和消费龙头。
3. 财通基金:持续看好算力、AI应用、半导体板块
财通基金金梓才称,持续看好算力、AI应用、半导体等板块。首先,算力板块仍然充当着AI行情中"排头兵"的角色;其次,AI应用端在后续行情中的表现不容小觑;最后,中国半导体企业和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不少优质企业具备较高的成长弹性。未来,可以期待中国AI领域更广泛的突破。
三、宏观与固收
1. 西部利得基金:资金面短期或有所收敛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预计下周将迎来地方再融资债券的发行高峰,加之月末资金需求的增加,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收紧。然而,央行有可能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以对冲短期的资金紧张。随后,随着财政存款逐步拨付,资金面有望得到缓解,流动性有望恢复宽松状态。总结来看,鉴于经济基本面对债市中性偏多,以及预期中的央行降准对冲流动性的短期紧缩,建议关注短期流动性较好资产。
2. 华泰证券:"强预期"有收敛且变数大,债市走强
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认为,确实看到经济数据的阶段性企稳和脉冲,但数据的结构分化较大。整体来看,"弱现实"有改善但不关键、"强预期"有收敛且变数大,市场逻辑有所反复。不过,在政策空窗期,股市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而债市则更为淡定、节奏上趋于抢跑,最终形成本周股市修复、债市走强的局面。
3. 中泰证券:明年广义财政赤字将达到12万亿元
中泰证券李迅雷认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长期偏低导致产能过剩,而之前被忽视的运能过剩,还在带动地方债务的增长,所以推动经济转型势在必行,短期应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刺激消费。明年广义财政赤字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即"5+2+5"。其中,专项债额度在5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至少2万亿元;一般财政赤字率有望提高到3.5-4%,所对应狭义赤字为4.6-5.3万亿元。
四、资产配置
1. 华夏基金:备战春季行情
华夏基金表示,"春季躁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据平安证券统计,2010-2023年,A股春季躁动行情兑现率较高(仅2022年缺席),行情多在1月启动但2月平均收益更好,平均持续时长约65天;历次行情指数向上弹性差异较大,上证指数涨幅在5%-33%之间(平均涨幅为12.4%)。
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具备科技、成长、小盘、新质生产力、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等标签的资产具备不错的配置价值,可以兼容多种资产配置策略。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