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赏石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赏石艺术包装/宣传/展览/拍卖/交易/私洽/金融
乾隆四十三年(1778),上命内廷翰臣、时任大学士于敏中等八人负责编修《西清砚谱》。西清者,宫禁燕闲之地也,这里专指清代南书房。此谱精选宫中藏砚240方,皆有内廷供奉高手全形拓及绘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西清砚谱》共收藏研石95方,开篇即为古砖瓦砚,高古之气盎然,美纶美奂,堪称孤绝。
台北故宫博物院《西清砚谱》共收录砖瓦砚6方,其中第一件,款署“汉未央宫东阁瓦砚”,其余五件皆为“汉铜雀瓦砚”。未央宫是汉高祖刘邦七年(公元前200),定都长安时所建,费时九年方才落成。此砚在中大书“未央宫东阁瓦”六字,右有“大汉十年”四字,左方有“酂侯萧何监制”。汉代初始并无年号,汉武汉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始建。萧何居功封酂侯,命监未央宫。铜雀台于建安十五年(210)由曹操所建。相传未央宫、铜雀台砖瓦,或加以铅丹、胡桃油捣制,坚实细致,加之纹饰文字,发思古之幽情。宋代以降,未央宫、铜雀台、羽阳宫(秦)等建筑砖瓦,都被当时文人,争相制成砚材,而视为珍宝。由于宫殿砖瓦砚材珍贵,历代皆有仿制。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宣德中,江西宁府,新仿造汉未央宫瓦砖,专用作赏赐往来官员,其作极精致。
秦汉瓦当的发现,始于北宋。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谭录》载有“羽阳千岁”瓦,黄伯思《东观众论》载有“益延寿”瓦,是瓦当出土与收藏的最早文献记载。康熙年,闽人林佶游历关中,访得“长生未央瓦”,著有《汉甘泉宫瓦记》一书,当时名士多有题咏。乾隆年,浙人朱枫因僚官乾州,就养西安,搜获瓦当三十余种,著成《秦汉瓦图记》,上述两家著作,拉开了清代瓦当收藏的序幕。清代重臣兼学者陶澍有诗:“是时乾隆岁丙午(1786),秦中大府多嗜古,剜苔剔藓访籀斯,倡者秋帆和青浦。”秋帆即毕沅,清浦指王昶,乾隆中期,瓦当大彰于世,掀起收藏热潮,与毕沅、王昶相继为官陕西,门人幕客大肆搜访相关。毕沅曾担任陕西巡抚长达13年之久,孙星衍在《汉宫访古中》曾记述了当时毕沅幕府下诸名士,出游汉城搜访瓦当的壮观。王昶出任陕西按察使3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所获更丰。程敦因此编有《汉瓦当文字》、《金名萃编》等书,记载汉瓦当文字图录。书中所记伊秉绶藏“汉并天下”瓦,即为王昶赠纪晓岚之物。
乾嘉时期,瓦当收藏成为一种新的收藏时尚,阮元有:“好旧碑板,不为弄古砖瓦”之论。首先,“篆分遗意”成为共识。傅山有言:“楷书不知篆隶,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嘉道以前,古物出土供揣摩者有限,除碑额、印章外,砖瓦文字成为人们习篆的取法物件。再论,对于乾嘉时期的朴学及舆地之学研究,亦足补史籍记载之阙,故备受考据学者推崇。由于瓦当出土远在西北,对于江浙藏家获取不易,由此嘉道年间,古砖收藏异军突起。汉晋古砖书法艺术、文物收藏和考证史料诸方面,与瓦当难分伯仲,遂成并驾齐驱之势。
砖字通假或异体字甚多,《韵会》释:“甓也”。庄子则有“道在瓦甓”之云,语出《庄子.知北游》。吴昌硕33岁时,刻“道在瓦甓”印,款中说:“旧藏汉、晋砖甚多,性所好也,爰取《庄子》语摹印,丙子(1876)二月,仓硕记。”吴昌硕在湖州时,结识一位古董藏家为挚友,曾书“道在瓦甓”四字相赠。金杰以周秦古缶为答,吴昌硕遂以“缶庐”为斋号,时年39岁。同年4月,金杰赠“黄武元年”(222)砖一枚,吴昌硕将它制成砚台,并在砚侧刻铭云:“壬午,四月金俯将持赠,黄武之砖坚而古,卓哉孙郎留片土,供我砚林列第五。仓硕。”吴昌硕80岁时再书“道在瓦甓”,以表心志,亦祭老友。
在朴学风气熏染下,注重金石文献材料收集与研究的金石家越来越多。如钱大昕、阮元、杨岘、愈樾、吴大澄、叶昌炽、吴骞、黄易、僧六舟、钱松、赵之谦等不胜枚举。陈康祺《燕下乡脞录》中说:“乾嘉巨卿魁士,相率为形声、训诂之学,几乎人肆篆籀,家耽《苍》、《雅》。诹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砖,谓可以印制朴学也。”吴云致陆心源的信札中说:“文达(阮元)尝得汉’五凤’,诸砖谓:‘以年纪器,石勒工名,其学可观隶变,其铭可补志紊之遗’。”当时阮元有“八来吟馆”、张廷济有“八砖精舍”、谢启昆有“八砖书舫”等。根据学者梅松统计,清代至民国时期,江、浙古砖著作达近五十种,西北古瓦尚不在此数。
瓦甓在文化艺术上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据吴云致张之万札云:“又’千石公侯寿贵’一方,当年阮文达公仆八十生辰,门下张叔未解元亦七十四岁,持携此砖渡江祝嘏。文达大喜,属邗上精于篆刻者,镌《眉寿图》,图中设有长案,案上置‘齐侯罍’与此‘公侯寿贵’砖,师弟相对,白发飘萧,诗文咏歌,犹想见高年豪兴。吴昌硕依砖文墨法制二印,并以一方奉鉴。”也可见古砖对“西泠”的影响。
砖拓博古画,亦兴盛于此际。“博古”一词,典出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徽宗时,李公麟等绘《宣和博古图》,是“博古图”最早运用。全形拓兴于道、咸时期,其中马起风和僧六舟最为著名。徐珂《清稗类钞》云:“马傅岩,道光初年之嘉兴人,吴门椎拓金石之人,向不解全角,傅岩能之,释六舟得其传。”绘画与全形拓结合的艺术创作,被称为《博古画》。全形拓阴阳虚实无不逼真,画迹纵逸之致、篆、隶、飞白、铁笔亦皆传神,如此金石雅趣《博古画》,堪称集古生香之妙境也。
·END·
本文作者,《汇石融通》特约作者——文甡
【文甡——专栏赏析】
文甡:文人与金石-马衡
文甡:文人与金石(甲骨)-李鹤年
【文甡】文人与金石(甲骨)-王国维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咨询
客服电话:15901699489
邮箱:hsrt_hjcsrttx@163.com
汇石融通
中国观赏石金融服务平台
汇聚融通公众号 汇石艺术空间
长按,识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