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平台已成最大“吸血鬼”,正在掏空你的钱包!

创业   2024-12-03 22:33   北京  

中国,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本应是消费的巨轮乘风破浪,然而现实却是消费市场如同被束缚住手脚,显得疲软无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黑手?是谁在悄无声息地操控着消费市场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这个看似繁荣,实则危机四伏的消费怪圈。

中间商消失的真相:就业岗位被“蒸发”,利润流向寡头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句口号曾几何时被奉为圭臬,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更是将其推向了顶峰。  看似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实则是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自杀。  电商平台以摧枯拉朽之势缩短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路径,然而,这被砍掉的中间环节,却恰恰是就业岗位的“蓄水池”和经济活力的“发动机”。

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到销售推广、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今,这些环节被平台粗暴地整合,就业岗位大量消失,直接导致了社会购买力的下降。

更可怕的是,被平台砍掉的中间环节,其利润并没有真正让渡给消费者,而是被少数寡头平台收入囊中,形成了可怕的利润垄断。  当大部分利润被少数人攫取,流入普通大众口袋的钱自然越来越少,消费乏力也就成了必然。

平台“变形记”:从“屠龙少年”到“吸血恶龙”

互联网平台在起步阶段,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与便利。它们以各种补贴、优惠券吸引用户,营造出一种“普惠大众”的假象。然而,当平台积累了足够的用户流量,形成了流量垄断,便会毫不犹豫地露出锋利的獠牙。

它们挟持着巨大的流量,以算法为武器,肆意操控着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低价”、“性价比”成了平台的指挥棒,消费者被诱导着去追逐那些廉价的产品,而品质、品牌、创新则被抛诸脑后。  为了迎合平台的低价策略,生产端不得不压缩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成了常态。

“酸辣粉缺粉”、“羽绒服缺毛”、“甲醛超标”、“卫生巾沦陷”,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是平台畸形导向下,生产端在生死边缘的无奈挣扎。

更令人担忧的是,平台收取的各种费用早已水涨船高,远远超过了实体店的租金成本。  曾经号称要帮助商家省去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屠龙少年”,如今早已蜕变成了披着互联网外衣、吸血无数的“恶龙”。  它们不仅没有消灭中间商,反而自己成为了最大的中间商,而且是最贪婪、最狡猾的中间商。

平台“三宗罪”:扼杀创新、压榨商家、扭曲消费观

平台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它还犯下了三大罪状:

1. 扼杀创新:  平台通过算法,让商家无需创新,只需抄袭低价爆款即可获得流量。  这种导向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了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创新精神被彻底扼杀。  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有动力去投入研发,去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2. 压榨商家:  平台推出全托管模式,进一步压缩了生产者的生存空间。  它们控制着产品的定价、销售、发货等所有环节,将生产者变成了平台的“打工人”,逼迫他们接受苛刻的条件,甚至亏本销售。  长此以往,生产端将彻底丧失自主权和议价能力,沦为平台的附庸。

3. 扭曲消费观:  从“包邮”到“退货包邮”,再到“超低价包邮”、“无限极退换货包邮”,直至令人匪夷所思的“仅退款”模式。  平台为了争夺用户,不断挑战商业底线,纵容了“薅羊毛”行为,扭曲了消费者的价值观。  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在平台“仅退款”的纵容下,成为了“白嫖”的主力军。

试问,这样的消费环境,如何能培养出健康的消费观念?又怎能指望新一代年轻人扛起消费的大旗,推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台操控下的消费困局

如今的电商平台,就像古代的诸侯,挟持着“流量”这个“天子”,肆意号令商家和消费者。 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平台低头,接受各种不合理的规则,甚至牺牲产品质量;消费者则在平台的诱导下,陷入低价陷阱,难以获得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而平台则坐收渔翁之利,赚得盆满钵满,却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矛盾抛给全社会。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给平台套上缰绳,重建健康消费生态

14亿人口的大国,消费市场却如此低迷,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如果任由平台巨头继续肆意妄为,即便有再多的人口,也难以拉动消费市场,最终将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电商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果断措施,给这些野蛮扩张的平台套上缰绳,重建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生态:

  1. 反垄断执法:  加大对平台巨头的反垄断执法力度,打破流量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 规范平台行为: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平台责任,禁止平台滥用算法、恶意竞争、压榨商家。
  3. 保护消费者权益:  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严惩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4. 扶持实体经济: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 重塑消费观念: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品质消费、理性消费。

只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真正解决消费市场面临的问题,让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消费市场的“血”被平台吸干,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顺应大时代
解读社会趋势、提供前沿洞察
 最新文章